虎啖张村长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虎啖张村长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虎啖张村长
虎啖张村长
这是发生在前清时期阳高县某村的故事。
清末某年。在现在的山西、河北北部发生了一
忽然有一日。村中响起了急促的锣声。原来是张村长在召集大家到龙王庙前议事。可是锣声响了半天。村人只去了聊聊几个。张村长见此势头。知道大家在此生死攸关的时候不会为一些胡七杂八的事多耗一丝力气的。于是只好强撑着沿街边敲边喊:“各位老少爷们。朝庭放的赈粮已运到阳高县府。刚才县老爷派衙门汉(即为衙役)到村中传信。令各村到县府领粮食。请大家速到龙王庙前商议领粮事宜喽!”
村中百姓听得要放赈粮。虽多日不曾食得什么粮食。但是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不多时就在龙王庙前聚了黑压压的一片。连妇孺老幼都出来了。
张村长清了清嗓子:“哼。哼!”又从左往右扫视了一大圈才不慌不忙道:
“各位老少爷们、婶子大娘!今日我召集大家来商量一下。如何把县府发给我们的粮食运回来。阳高城离我们这里说远不远。说近呢也不近。整整九十里地。平时步行一天可以打个来回。可这大灾之年。家家都已多日断粮多日。壮汉了也饿得直不起腰来了。更别说去扛粮食了。我知道大家都为难。我也为难。下面大家议一议如何?”
村民们饿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一心只想着粮食。根本不及细琢磨张村长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一时间都默然无语。
“大家议一议吧!”
“村长。莫不如由公中派大车去县城拉吧!大家这许多日不曾食得一粒米。全靠平时牲口都不吃的蒿草树皮继命。身子早掏空了。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如今若去阳高城背粮食。单去这一出九十里地恐怕就捱不到。何况还要背一口袋粮食往回返!路上肯定是凶多吉少。公中出车吧!”
众人见有此一议。纷纷附和:“是啊。是啊!公中出面总比这一家一户手提肩扛要好过百倍。”
张村长眼见众人都畏惧路远恐遭不测。不肯去背粮食。于是将商量的脸色换了去。转而一脸忧急:
“我说各位呀。县中的粮食可是有数的!我们若去晚了。粮食早发放净光。又找何人去要呢?我家和村中几家富户剩下的牲畜现如今饿得皮包骨头。死在路上反而耽误了大家事情。我看还是各家自出劳力。往县中去领粮食吧!”
村长如此一说。众人都觉在理。又纷纷议论了一番。就各自散去。回家准备第二日进城背粮。村中青壮四处搜罗可以充饥这物。以养些力气。可草木之物终究无法和食物相比。一夜过去众人力气反不如前一日足了。
次日一早。张村长带领村众向阳高城行去。一路上。众人凄苦万状。但思及家中老幼望眼欲穿。只得打起精神迤逦而行。大家心中明白这九十里的一个往返行得下来就是往后的生路。行不回来就是黄泉路。
好不容易捱到县城。府库之前早已是人欢马嘶。各村的车马都早早地到了。远远看见张村长与这一干人众提着口袋呼啦啦的走来。目光之中多有诧异。想这大灾之年人人都只剩下喘气的力气。张村长却将着这一干人来背粮食。真是不知死活!
张村长到了这一步田地心下已是悔恨不已。心想别村都是公中出人出车。只自己这一村徒步而来。若在回去的路有所不测。今后恐无颜面对村中父老。可是事已至此。绝无挽回的余地。只好硬着头皮让同行人等进库中领粮。同来诸人也多有抱怨。怪张村长只知惜护自家畜力及公中给费。不顾众人死活。张村长只当没有听见。知自己理亏。并不发一言以驳。只顾招呼众人领足钱粮数目。不多时。县府已依成例将所派数目尽数发放。众人清点清楚。都急着回去供家中老幼取食。所以不欲停留。即刻返程。
谁知这返时不比去时。众人多有脱力。无法将这粮食背将回去。于是只好他人帮衬。慢慢往回挪。路上有人在重负之下。竟一头栽在路旁。余人上前急忙扶起。任百般呼唤却不答应。以手试鼻息却已是气绝多时。众人不免心中悲痛。却不得忍住眼泪。背着这活命的粮食继续前行。路上又有多人因体力不支倒毙于途。众人愈发心中悲痛。好不容易回得村来。村人因见到这救命粮多欣喜不已。却不料那边却是呼天抢地。抚尸痛哭。那殁去的是都是家中的柱梁。思及日后的生路。家人多有昏厥于地的。可怜那死去的人。背着黄澄澄的粮食。倒毙于地。眼看着到手的粮食却吃不到口。真正是做鬼也心有不甘。
此后。每逢团圆佳节、亡灵祭扫。常有妇孺望空祷祝:张村长恶心害我丈夫(儿子、兄弟等)。致其命丧于途。我等恳求上苍派一恶虎取其性命。食啖其肉。以解我等痛丧亲人之恨。张村长知村人有此祈祷一事。认为只是丧亲者口宣愤恨而已。又深知已身所犯过失。所以只当不知。
如此不知过了几许岁月。又是一年中的深秋时节。这时每当夜幕降临。大地寂然无声。村民偶尔会隐隐听到三十里外的南山上传来阵阵虎啸。村中老人会告诉年轻的子弟:“山大王”又来巡山了。不过尽可以放心。“山大王”只管山上的事情。从来不到川上来。
张村长这一日吃过午饭。随手将瓜壳帽扣在头上。一人施施然向南堡门走来。一路上不断与行人搭讪:
“老大。吃了吗?”
“二兄弟。粮食都收回家了吧!”
“二婶子。你家过冬的柴禾可打得够用?不行再多打一些。”
不知不觉。张村长独自一人出了堡门。往南向官首道上走去。这是一天当中庄户人最感惬意的时候。暖洋洋的阳光照在人身上。两边收得净尽的田地泛着白亮的光泽。远近不时有农人来来去去。只要不闹年景。庄户人的日子总能过得去。自己这一村之长虽无衔无品。平日里只须动动嘴皮子。村里的大小事情没有搞不定的。这当村长的日子自然比普通百姓要安逸好多。
张村长这里正信步闲田。猛听得平空“嗷”地一声巨吼。一只斑斓猛虎从路边的水壕里一跃而起。带起的腥风刮得地上的枯枝败叶刷刷直响。远处的村民看到张村长作势欲跑。可老虎的两只前爪已搭在张村长的肩膀上。张开血喷大口向脸上咬了下去。张村长的脑袋登时没了踪影。
村民大骇。纷纷叫嚷:
“不好了。张村长被老虎吃了!”
“大家快跑。老虎往村子里来了!”
“大家快上堡墙。不要躲在家里!”
……
整个村子都乱作了一团。
这时只见老虎慢慢悠悠进了堡门。顺着街巷溜达了一番。进了一户人家的磨坊。再也不肯出来。众村民在堡墙上看得是心惊肉跳。这时村中有人骑快马往阳高县衙送信。请县府派人驱赶捉拿老虎。
一直到天色将暗。才见衙门汉骑着快马、背着火枪一溜烟从北边奔来。走得近前
村民纷纷从堡墙下来。近前观看。老虎已死得停当了。后虎皮剥下献于阳高阳今。以谢杀虎济众之恩。
张村长在大旱之年因一已之私念。不体恤村民多日不食的苦楚。反以花言巧语令村民冒死背粮。以致多人于路中丧命。余下老弱怨气凝结。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0/96942.html
以上是关于虎啖张村长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虎啖张村长;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5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