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1-28 02:0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

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

降伏恶魔以后的太子。志愿更加坚固。心中更加平静。深入在三昧的禅定境界中。已经到达无念无想的领域。可以说光天化日的觉悟世界。就将现在眼前。

  在这个时候。太子已经能够知道久远以来的自己。生在些甚幺地方。叫过些甚幺名字。作过些甚幺事情。百十万年。生死往来的历史。一切都能清楚了然。他觉悟到自己以及一切众生。无量阿僧祇劫以来。轮转在生死界中。有时作人的父母。有时作人的儿女。有时作人的老师。有时作人的弟子。都是有着因缘牵连的关系。可是。被现实所迷惑的人。却不知道别人都曾作过我们的眷属。终日给名利爱欲所囚。一点都不顾念他人。太子在这一切冤亲平等的真理上生起大悲的心肠。不觉双目滔滔的流下泪来。

  太子此刻对一切森罗万象。心理上已渐渐的明白。对一切事理已有正确的了解。他更感到「生」和「死」本来是不二的。没有执着的必要。太子的心、生命。此刻已觉得明显的扩大。可以说。已经和宇宙同化了。

  相反的。太子现在觉得烦恼是不可思议的东西。为甚幺会有烦恼?这原因明明的浮现于太子的心中。太子欢喜得雀跃起来!他反复的思惟吟味。终于知道自己证得正觉!这是一点不错的。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地方。忘记了一切。对一切都没有分别。对一切都很明白。这绝不是睡眠。这是正觉。这是解脱!

  我们现在不要再叫他太子啦。

敦煌佛教故事乘象入胎

我们要尊称他为「佛陀」!

  已经开悟的佛陀。附带的证得五眼六通。他看这个世间。知道一切众生都是在六道轮回的生死大海中升沉。不觉生起无比的大悲心。这六道的众生(地狱、饿鬼、畜牲、阿修罗、人间、天上)。终日营着虚假不实的生活。有清净的。有不清净的;有善的。有不善的;到了命终的时候。随着各人的造作。在六道中又受着种种不同的苦和乐的果报。

  佛陀觉悟的是缘起的正法。仔细的观察这个世间。流转的经过是十二因缘。流转的主体是苦。由这个主体展开。所以有生老病死的现象。人为什幺会有「老死」呢?因为有「生」所以才有老死;再来观察生又是从什幺地方而起的呢?这是由于一切善恶行为的业的结果。这个生绝不是由什幺天神之力而生。生是没有自体的。这样说。生并不就是没有原因。好象竹子才破了一个节。其它的结都有关系。这个生死的原因就是行为

佛教的故事中的四大天王

的「有」业。由于这个行为的

佛教故事海獭

有业所以生出「取」来。如火要有薪才会燃烧。这个好比薪的取又从那里生的呢?这就是由于叫做「爱」的而生。好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这个爱又是从那里来的呢?这是由「受」而生的。好象感到苦痛就需要安乐。感到饥饿就需要饮食。希求(受)一切。所以对一切就生出爱来。受是爱的原因。这个受又是从那里生的呢?这一切的受是从「触」而生的。感到一切的苦。想到一切的乐。因为有触才知道的。触是从那里生的呢?这个触是从众生自己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而生。好象一个盲人。他就不能完全生起六入的触力。这个六入是从那里生的呢?这是从「名色」而生的。名色好比是芽。六入好比是茎是叶。茎叶是由芽逐渐而生长的。这个名色的根源又是什幺呢?这是「识」。识就好比生出名色之芽的种子。不过。有的时候。识是从名色生的;也有的时候。名色是从识生的。好似人有时候在船上前进。有时拉着船前进。也有时船与人同时并进。识是从名色生出来的。名色是从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而展开的。这中间有一种作用名叫「行」。这个行的根结何在?这就是所谓「无明」。亦即是生死的根本!由无明而起行。由行而有识。由识而展开名色。由名色而生六入。由六入而感触。由感触而有受。有受而生爱。有爱而执取。有取而造业。由于业而有生。有生即有老死。一切众生所以轮回流转的生生灭灭。都是这样。

  一切众生和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现在佛陀终于从千辛万苦中证得这甚深微妙的真理。

  为着便于了解明白佛陀亲证的宇宙人生缘起的真理。兹将十二缘起列表说明如下:

  十二因缘:

  过去二因:

  无明-无明为过去烦恼的总称。它的体是痴。以迷闇为性。由此无明妄动。众生就轮转世间。故为生死之本。

  行-行是造作为义。即依过去的无明烦恼。发动身语意的三业。而造成罪福。不动诸业。名之曰行。

  现在五果:

  识-识为初入胎识。即由过去惑业动力。使感异熟报体的阿赖耶识。遇缘托胎。以完成现实之生命体。

  名色-名色为胎相之完成。名是精神。色是物质。即组织有情的要素。胎相初成。六处未圆。故称名色。

  六入-六入为六根完具位。示名发毛爪齿位。谓于胎中。由名色渐次增

佛教故事怀孕传说

广。因此诸根具足。故名六入。

  触-触是觉触。为认识之开始。谓出胎后与境相触。生起认识。然因未能识别境界苦乐。故名为触。

  受-受为领纳。即情绪作用。谓于触对境界时。而于违顺中庸境上。生起苦乐爱舍之感觉。名之为受。

  现在三因:

  爱-爱以染着为义。由受而来。即于相续之三有自体所取之三有境界。于乐爱合。于苦爱离。名爱。

  取-取是驰取追求。由爱而来。即由种种之执取。于是三业繁兴。而集成未来身心之苦。因名为取。

  有-有是存在之义。谓由爱着驰取之不已。发为纵我役物之行。而构成潜在业力。感后有报。名有。

  未来二果:

  生-生是未来受生。即由能生身心之潜在业力。而于六趣及四生中受生。完成未来之新生命。名生。

  老死-老死为身心演变的必然结果。未来之世。既然受生。则必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而与之俱来。

  佛陀证得这宇宙人生的真理以后。又在菩提树下静思二十一日。圆融无碍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即说于此时。佛陀慎重其事的反复吟味着他所觉悟的真理。思惟他所觉知的生死之源。最后他终于决定发出他正觉的宣言:「流转的相是生。无明的迷惑是生的根源。众生如果想要不死。唯有不生。唯有断除无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皆灭。诸垢既净。自心清净而无碍的光明朗照。那就是能建筑真实的悟界。就能获得不生不死的解脱自在。」

  已经成就正觉的佛陀。从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起来。他认为一切众生要解脱这个世间上生老病死的苦痛。唯有修学八种正道。了解这世间的实相是「正见」。分别视察这实相是「正思维」。不敢妄语恶口两舌是「正语」。不行杀生偷盗邪行是「正业」。过着合理的经济生活是「正命」。努力精勤的修学正道是「正精进」。正心诚意使精神集中的是「正念」。积聚思索修养的深行是「正定」。这是修学佛陀之法的人应修行的八种正道。心里是坦坦白白的。行为是正正当当的。断除「我」与「我所有」的执着。把从无明生出的薪火灭去。这才能进入真实的解脱。这才是究竟的第一义。

  佛陀在正觉以后。就想起救度众生的大事因缘。他想起这个问题。心中不觉为了怜愍众生而难过起来。佛陀心下想道:

  「我现在已经遂了我久远以来的志愿。我已经成就佛陀的大法。但是。我现在不能去救济众生!因为我所证悟的真理。是与世人错觉所见的相违!我若用这究竟第一义的正道去向他们解说。必定遭到他们的毁谤和讥嘲。他们对无上至尊的佛陀。对清净究竟的真理。若毁谤讥嘲。与我并没有关系。但他们将来必定堕入恶道。遭受很大

佛教的励志故事

的不幸!你看。一切众生都沉没在贪瞋邪见的深渊中。他们怎幺了解这甚深微妙的解脱的真理呢?不如我还是涅槃免得众生的毁谤而造罪吧!」

  佛陀从悲悯众生的心中。虽然流露出真挚恳切的关怀。但世界上若没有佛陀正觉的真理之光照耀。这个世界将永远的黑暗下去。希望求解脱的人类。失去佛陀的法雨甘露。将永远摸索不到自由解脱的门路。正在这个时候。天空忽然现出一群天神。向佛陀敬礼道:

  『至尊至贵的佛陀!我们是一群天神。我们在这里向您致最恭敬虔诚的礼拜。我们是来祝贺您获得正觉的解脱。您在这个世间上。能走上不生不死的境界。实在是这个世间上所有众生的幸福与光荣。您像一盏慧灯。黑暗的世间需要您的光明。您不要忧虑愚痴的人类毁谤您的正法而造罪。这是他们自作自受!您应该依照您的本怀。传播您的福音。让那些迷途的羔羊。早日能够回头。早日登上觉岸。希望您佛陀。伸出慈悲的手。垂无缘的大悲。永作这世间上的救世主啊!』

  佛陀听了天上善神至诚劝请的言辞。心中非常欢喜。即刻离开伽耶山菩提树下金刚座。怀着一颗救济众生的大悲心。预备向迦尸城的方向走去。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0/101137.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577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