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婆达多」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提婆达多叛逆遭报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提婆达多」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提婆达多叛逆遭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提婆达多叛逆遭报
提婆达多叛逆遭报
佛陀自从证得正觉以来。无论甚么人。都可以皈依佛陀。出家的男子叫做比丘。女子叫做比丘尼;在家的男子叫优婆塞。女子叫优婆夷。究竟有多少人做佛陀的弟子。佛陀从没有计算。佛陀在灵鹫山宣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光是在王舍城的一地听众。就有以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等为上首的比丘弟子一万二千人。有以摩诃波阇波提为上首的比丘尼及其眷属六千人。有以观音、文殊他方而来的诸大菩萨八万人。此外还有国王、大臣、学者、人民。其数之多。是很难统计。
在那么多的弟子中。有着种种不同的人。那是不用去说。读到上面的人就可以知道。佛陀的慈悲。对一切弟子。只要他真心求道。佛陀就从不舍弃他。虽
在这些变志的人中。有一个企图征服佛陀。夺取佛陀的弟子。他就是当初七个出家王子中的提婆达多。
提婆达多生来的本性就是具有野心而不安本份的人。他见到其它的王子很得佛陀的慈爱。而自己一向是受佛陀的冷落。甚至给佛陀摈斥。他怀着不平的心。瞋恨佛陀。他不知道他自己心中的不净。佛陀完全明白提婆达多的性格。有时佛陀委婉的叫他去还俗。做在家弟子来拥护佛法。千万不要在僧团中惹事生非。但提婆达多并不肯接受
提婆达多也很认真修道。但他没有从净化身心做起。他的修道。只是沽名钓誉。只想显异惑众。就为这个原因。他无法得到佛陀的信用。
有一天。他要求佛陀教他学习神通法门。可是佛陀一向总是叫他先在人格修养上完成。不要贪求神通。因为神通与德行毫无关联。所以佛陀就拒绝提婆达多的要求。提婆达多心中不服。又瞒着佛陀去请求舍利弗、目犍连等大阿罗汉僧。舍利弗等也洞悉提婆达多的恶性。和佛陀同样的拒绝他的请求。只教他观察佛陀说的诸法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已。
提婆达多住在竹林精舍里。怀着阴谋的计划和险恶的心在等待机会。他不报复。不兴风作浪。就不甘心。没有势力的时候他也会俯伏低头。
他等了好久。一个机会来了。因为阿难教他学会神通。潜在的恶念就逐渐萌芽。他想:「佛陀是生在释家。我也是生在释家;他过去是太子。我的父亲也是大王;因为他有神通力。天上人间。来去自在。无量数的人对他恭敬供养。我现在习会神通。何不来施展一下?」提婆达多作是思惟后。因为他知道频婆娑罗王是佛陀不退转的弟子。他知道对他无法。所以他只有以神通力诱惑频婆娑罗王的太子阿阇世。阿阇世太子真的就皈依他了。
因为提婆达多的念头不正。不久。他就又完全退失苦心学会的神通。
但是。阿阇世太子对提婆达多仍旧是非常恭敬供养。他在王舍城附近。为提婆达多建筑了富丽堂皇的僧院。每天以五百车的物品供养。就因这样。提婆达多的门下有了五百人之多的弟子。他的名望日渐增高起来。甚至佛陀的弟子有些都潜逃到他的地方去。
他到处批评佛陀的年龄日渐衰老。僧团中都是收的无用的人做弟子。若不从根本上来改良。不久就要毁灭。他说。唯有他才能做佛陀的继承者。
他充满野心。一般的人不知道他的心。都给他的花言巧语欺骗。但大圣者佛陀早就洞悉他的阴谋。有时也注意那些褒奖提婆达多的人。佛陀告诉他们道:
『愚痴的人。接受太多的布施。这正是为自己播下恶的种子。贪瞋痴三毒盘据在心中。不修清净之行。每天只想多收弟子。只想在人之上。一方面求丰富的供养。一方面想证清净的涅槃。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不合法理。本来是求正觉涅槃的心。一变而为贪求名闻利养的心。这不但伤害自己。而且也伤害别人。你们大家不要见到提婆达多受了很多的供养而羡慕。你们的心不要给境界诱惑摇动!』
佛陀的明智。虽然早就防备不幸的事故发生。但意志薄弱的人。见到提婆达多的物质享受。心中很是不安。他们有的也还不能舍开人情的弱点。
佛陀静静的看着僧团中不安的现象。又再向他们比喻说道:
『芭蕉、桂竹、芦苇。中间实起来的时候。这是离死期不远;骡马怀妊的时候。不久也将丧身;小人贪图供养。其结果也是相同。』
提婆达多的势力一天一天的大起来。不过他的内心仍然是畏惧佛陀的威德。但他又恨佛陀。他要报复。尤其领袖欲在心中增强他的恶念。
提婆达多要想做领袖。他不得不起杀害佛陀的心。起初。他以金钱收买很多恶汉。叫他们行刺佛陀。有一天。他知道佛陀在王舍城的耆阇窟山钦婆罗夜叉的石窟中坐禅入定。他就指派恶汉前来行刺。他们这八个恶汉。满怀着杀心而来。但一见到佛陀。那如日月之光的佛陀。都失去杀意。而惊惧起来。他们都给佛陀的精神力征服。给佛陀的威德感动。一个个的都闭目合掌平伏在佛陀座前。掷去手中的刀。皈依佛陀作了弟子。
在提婆达多派人行刺后不久。有一天早晨。佛陀走到院外。见到很多的弟子手拿木棒禅杖。集合起来。声音很是嘈杂。佛陀问他们做甚么。他们回答道:
『我们现在听说提婆达多要杀害佛陀。为了保卫佛陀。以防万一。所以才集合在这里。』
佛陀微笑着告诉他们说道:
『佛陀的生命。不是用人力可以防护的。这是异教徒的作风。佛陀不是常常对你们这样说吗?如果遇到斗争的时候。必须要有真正的准备。才不畏惧对方。你们用棍棒刀杖对棍棒刀杖。不是究竟的办法。不是最好的准备。佛陀早就准备好。你们安心。佛陀的应身没有到要离开世间的时候。即使将来要涅槃。佛陀的法身。仍然会永远的活在世间上。你们去修道。守护自己的心要紧!』
比丘们给佛陀开示以后。非常感动。他们就惭愧的散去。虽然大家散去。但心中仍好象有甚么人要来进攻的样子。有很多修行未熟的比丘或比丘尼。都感到不能安心修道。已经觉悟的人。心中则很安定。人格业已圆满。自性业已清净的佛陀。则更镇静。和平常没有一点不同。
有修养的人。见到佛陀解脱的风度。非常佩服;没有修养的人。都认为佛陀太软弱。他们觉得以后总要发生大骚动。暴风雨的场面终有一天会得到来。
佛陀和阿难有一次经过耆阇窟山的山下。适巧给提婆达多看到。他就用巨大的石块推下来伤害佛陀。佛陀没有躲让。阿难则奔逃避开。大石滚在佛陀的身旁。阿难很慌张的前来问佛陀道:
『没有甚么事吗?不知是甚么人又想害佛陀。可能又是我的哥哥提婆达多。我真难为情。佛陀的处境太危险了。』
佛陀安祥的回答阿难道:
『阿难!用暴力或阴谋想来危害佛陀。这是不可能的事。你说。投石的人是提婆达多。可能是的。但也不一定。你不要难过。各人造业各人当。佛陀的处境不危险。我看危险的是你。你看你刚才的样子。』
阿难羞涩的笑道:
『我慌张恐惧的样子给佛陀看到了。』
佛陀也笑着。用手抚摸着阿难。然后又再前进。
大石投下来。不知能否击杀佛陀。提婆达多很是不安心。但佛陀并未把此事挂在心怀。佛陀对于死的这个问题。是看成太小的事。可以说死在佛陀的心中是等于零。
可是佛陀的弟子是把佛陀的生命看成是大事。大家知道以后。都恳切的要求佛陀以后要留心。但佛陀若无其事似的告诉他们没有关系。
又有一天。佛陀和侍者阿难走在路上。忽然看到提婆达多和他的弟子迎面走来。佛陀很快的避开道路。阿难怏怏不乐的问佛陀道:
『佛陀!你为甚么要避开提婆达多呢?他是佛陀的弟子。难道佛陀还怕他吗?』
佛陀知道阿难心中的不平。就安慰他道:
『阿难!我不是怕他。不过不要和他相逢。何必要同愚人见面呢?我们都不要同他在一起。也不要同他辩论。他现在满怀着邪念。如同打恶狗。恶狗更加狂暴。所以不要触犯他。一切麻烦就会减少。』
阿难对佛陀的宽大很是不服。但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
佛陀虽然不要记着提婆达多。但提婆达多决意不放过佛陀。他欲陷害佛陀。是不择一切手段。他知道阿阇世太子虽然相信自己。但频婆娑罗王依然信奉佛陀。他觉得频婆娑罗王是一个危险的人物。将来一定会与他不利。他想要打倒佛陀。一定就先要打倒频婆娑罗王。
因此。提婆达多就进行煽动阿阇世太子。他们阴谋计划开创新的世界。妄想要将摩竭陀国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就这样。频婆娑罗王被他的太子和太子的心腹之臣而拘囚狱中。并禁止一切人前往探监送饭。阿阇世太子接了王位。提婆达多登上国师的宝座。国中的人民心中虽怀怨恨。但给新的威力压迫。又不得不假装着服从。
频婆娑罗王给自己的太子关进狱中。又不准人送饮食给他。他虽然养了如此忤逆的儿子。但他很能看破。心中总安慰自己。这是过去的因缘。
频婆娑罗王越受到艰危困苦。越想到佛陀对他说过的话:「天地、日月、须弥、大海。没有不变易的时候。有成必有坏。有盛必有衰。有会必有离。有生必有死。有乐必有苦。有喜必有忧。世间上没有永久不变的快乐。唯有苦才是绵绵没有尽期。」
佛陀的这些话在频婆娑罗王脑海中浮现出来。好象并不光是佛陀说的话。而是世间的真实之相。
频婆娑罗王在狱中。不时用佛陀的真理安慰自己。佛陀曾说过:「身体是集合四大五蕴假因缘和合而成。这个虚幻的色身。就是众生识性寄托的地方。人之死。等于还本归源。假若没有『我』和『我所有』的执着。即能进入涅槃。涅槃才是永远平和的世界。比这再快乐的是没有。」
频婆娑罗王虽是这么想。但肉体上的痛苦、死亡的恐怖。还不能说完全没有。他叫监守的人向阿阇世为他传言说。王位他是不希望再要的。阿阇世欢喜的话可以让给他。他希望阿阇世能准许他到佛陀的座下作一个沙门。恢复他的自由。
阿阇世知道自己的父亲。他并不怕他的父王。但怕人民对他父王的拥戴与信赖。
提婆达多也在怂恿阿阇世太子说:
『请你务要留心注意。人民的心仍然还在你父王的身上。如果你让你父王一旦自由。得到有力的支持。你一定还是会失败在他的手中。我们要创造新的世界。理想的王国。一定要彻底把他们毁灭。你父王的生命你负责。不要让他存在;佛陀的生命。则由我来设法加害。不过。加害佛陀。人力都已用尽了。现在我想向你借头狂象。等佛陀出外弘法托钵时。就以狂象放去。狂象是不通人情的畜生。绝不会给佛陀感动。佛陀终会亡身在狂象的蹄下。』
阿阇世太子没有考虑就回答道:
『你说的话很对。我也没有想给父亲再活着的心。如同放矢出去。是不能再让他回来。你察看佛陀的行动。如有需要。宫中的狂象。可以给你自由调用。』
提婆达多听后大喜。他以为摩竭陀国的新王和新佛的理想不久就可实现。
有一天。佛陀带领弟子在王舍城外托钵乞食时。城中奔出巨大的狂象。诸比丘一见大惊。要求佛陀赶快避开。免遭狂象的凶暴。
佛陀没有一点慌忙的说道:
『诸比丘!你们不要为我恐怖。成就佛陀大行的人。还给外来的暴力陷害致死的话。是没有这样的事情。』
佛陀说话时。狂象已走到身边。多不可思议的佛陀。狂象一见佛陀。即刻跪下并驯服在佛陀之前。佛陀为其授说三皈。大象双目滔滔的流下泪来。
外来的暴力虽不能加害业报已经清净的佛陀。但频婆娑罗王囚在狱中。其初就不能像佛陀那么自在解脱。佛陀曾派富楼那尊者前去向王说法。佛陀说业力招感来的色身。总要感受苦报。修道最要紧的目的就是能消灭业报。获得解脱。死亡不必恐怖。当生的时候就注定有死。所恐怖的是对于死有没有把握。频婆娑罗王听到佛陀叫富楼那代为宣说的法示。心中得到无限的安慰。目犍连也以神通力来为王授说八戒。
频婆娑罗王在狱中能得到富楼那和目犍连以神通来为他说法及授戒。真感到意外的欢喜。他对于生命的自由。精神的解脱。充分的有了信心。
频婆娑罗王虽然数日不进饮食。仍然是和颜悦色。无有怨言。
频婆娑罗王被囚的消息。终于传闻到国太夫人韦提希的耳中。韦提希即刻来到阿阇世太子处。问他说道:
『你怎么做出这样残忍不孝的事来呢?你的父亲和我。为了养育你。费的苦心。真是一言难尽。你的父亲爱你的心。可以说无时不在希望你长大起来。你现在反而恩将仇报。想不到你是这么可怕的人。你的良心呢?』
阿阇世太子没有把母亲的话听在耳中。他充满杀气的回答道:
『请你不要噜苏多说。我现在是国王。你虽然是我的母亲。但你也得听我的命令。老实告诉你。父亲的政治作风叫我不能满意。我早有杀害他的心。事到如今。已经一切不能挽回。你再多说。我也会以对待父亲的手段对你。』
韦提希国母一听大惊。流泪满面的说道:
『让我见你父亲一面也不行吗?』
阿阇世王凶恶的回答道:
『见一面我可以允许。但不准带东西给他吃!』
『难道你是希望我一刀把他杀死?』
『呵!可怕!怎么养了你这样的儿子!』
『养我的人到今天才知道!』阿阇世王的话像是嘲笑他的母亲。
韦提希夫人哭着退了下来。想到要救那被囚禁受饿的王夫。她即刻香汤沐浴。洗净身体。在身体上涂了麸蜜。进入狱中。以此奉王。
频婆娑罗王没有感到饥饿。韦提希夫人哭着。王反而安慰夫人道:
『你不要难过。我想这一切都是因缘。我现在想起佛陀的言教。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佛陀所说的真理。才是黑暗迷途中的灯光。我此刻像开悟一样。坐禅之中。努力要达到无念无想的境界。没有我执。也没有贪爱瞋恨。我什么都不怕。过去积的罪。现在正给我一个忏悔的机会。我静静的思维。想到昔日全非。即使给人杀死也不要紧。我个人的事。你不要挂念。一个人能够在安静快乐中死去。实在是再幸福没有的了。
『我们真是幸福。过去好象是生活在梦中一样。我现在已经明白这种道理。并不想到提婆达多危害佛陀。阿阇世杀害我是不幸的事。反而觉得很幸运的事。这是助道的增上缘。至少这是给我一个忏除行业的机会。
『想到被毒蛇啮死的优波先那比丘尼。他最后的说话。佛陀之教理实在说就是那样。我死后怎样得救现在还不知道。但佛陀不会辜负到我们的虔诚和我们的信仰。他会指示我们的
韦提希夫人听到频婆娑罗王这些见道的话。非常安心。但她仍然是流泪不止的说道:
『提婆达多真是一个最可恐怖的人。他和阿阇世狼狈为奸。我们现在只有想这是前世的业报注定因缘。你能看得开我就欢喜。我现在也是更加怀念到佛陀。想到佛陀过去常常遣派阿难尊者和目犍连尊者来慰问我们。现在能见到佛陀对我们再作一次最后的说法就好。』
韦提希说此话后。佛陀领着目犍连和阿难即刻站在他们面前。
这时王和夫人惊喜的举身投地。号泣向佛陀说道:
『慈悲的佛陀!我们宿世何罪。生下如此恶子?佛陀以何因缘。怎么会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我们现在知道。这一个世界是五浊恶世。地狱饿鬼畜生充满其中。多是不善相聚一起。唯愿佛陀为我等说清净极乐世界。我等愿生彼国。不闻恶声。不见恶人。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佛陀慈颜微笑。身放光明。为频婆娑罗王及韦提希夫人说出得救的方法道:
『我知道你们最后的愿望。我很欢喜来此告诉你们的得救之道。告知你们也告知未来一切众生一个最后归宿的去处。在此娑婆世界的西方。有十万亿佛土的遥远。有一世界名曰极乐。救主阿弥陀佛。现时正在说法。在阿弥陀佛的国土中。无诸苦恼。受诸快乐。若有众生欲生彼佛国土。则要一心念佛。修学净业。要成就净业。当修学三福:
『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第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身心清净。
『第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假若有众生修此三福。再加一心称念彼佛名号。即得往生彼佛清净国土。
『大王!夫人!你们照我所说的去做。具备信愿行的条件。你们的未来比现在是会更幸福快乐。我此刻要回到耆阇窟山去。提婆达多的噩梦还没有醒哩!』
佛陀说后。即领阿难和目犍连默默的点头向王及夫人告辞。频婆娑罗王此刻更是安定。遵照佛敕而行。不久他就静静的往生去了。
频婆娑罗王往生以后。阿阇世王以父王病死的理由向外发表。事实上秘密终会流传出去。但每个人都怕阿阇世王。不敢公然的非难。
提婆达多知道频婆娑罗王去世的消息。他想。今后天下是他最有权力了。不久。他即带领他的弟子。公然到佛陀的地方。要和佛陀摊牌。
提婆达多来时。佛陀的弟子主张拒绝他的见面。但佛陀说让提婆达多把心中的计谋施展完的时候。不平之气总有消散的一天。
佛陀坐在法王座上。等着提婆达多。弟子们为佛陀的安全都很挂心。提婆达多和信他的人则意气洋洋的走进来。
一方是集合以佛陀为中心的弟子。一方是提婆达多等众人。双方对面。这场合异乎往日僧团中所有的集会。在提婆达多的那一方充满杀气;在佛陀的弟子中。也有些是怒目而视。但是伟大的佛陀。和他的一些大弟子们。则都安静如常。
『请问你。有甚么事吗?』佛陀问提婆达多。
『当然有事才特别来的!』提婆达多回答。
『不知你有甚么事?请不要客气讲吧!』
『那么我就不客气的说了。』提婆达多说道:『佛陀!我看您现在年龄已日渐衰老。为了保重身体。最好现在请您退隐。以后弟子们需要领导。我可以来负责。』
提婆达多这么一说。佛陀的弟子对他的企图大惊。而且。他们全副的精神贯注在佛陀的身上。全身的神经都集中在耳朵上听佛陀怎么回答。
佛陀满面慈和。很平常的答道:
『关于这个问题我不想跟你说。我想退隐的时候我自己知道。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等。他们才能继承我的法统。领导我的弟子。你应该还要虚心学习才好。』
佛陀的弟子们一听大喜。提婆达多的面容燃起瞋恚之火。他用脚踢着棹椅。怒气冲冲的骂道:
『我是一片好意。为了您的身体打算。您反而这样看轻我。好!我一定要向您报复!』
提婆达多去后。佛陀的弟子有些都恐怖惊慌起来。但佛陀像没有发生甚么事一样。默默的。静静的站起来。回到自己的房中。佛陀的心是平静如常。但提婆达多的心却七上八下的不得安宁。
提婆达多回去以后。他对于佛陀说他没有领导的能力。越想越气。他也知道他的修道不及佛陀的诸大弟子。但他以为他有阿阇世王的势力。他竭尽全力计划和佛陀作战。他和他的心腹的弟子俱迦利、迦留罗提舍、干陀骠等终日商量报复的计谋。
提婆达多向忠于他的门徒说出他的决心和他的方法道:
『既然用暴力不能加害佛陀。但我们可以夺取他的弟子。我就是为这个而遭遇任何不幸。甚至死亡。我也要和他奋斗到底。我们要夺取佛陀的弟子。第一、大家先要知道佛陀教团中的弱点在那里。第二、我们应如何宣传我们的教法比佛陀的还要纯正。佛陀的教团中最大的弱点就是他有些弟子还吃鱼肉。佛陀为他们诡辩。说身体弱的人或有病的人可以方便。但很多健康的弟子仍然也在吃鱼吃肉。人家都在后面这样批评。我想就以这个作为攻击他的材料。』
俱迦利等一面称赞。一面又现出为难的样子问道:
『以这个作为攻击的材料固然是很好。不过你以后自己就不能再吃。关于这一点。你能做到吗?』
提婆达多回答道:
『我想以后就不吃鱼肉。你们怎么样?最少我们也要以这个胜过佛陀的弟子。还有一点我们也是要攻击佛陀。佛陀穿著的服装。看起来实在太奢华。我过去就有这样想法。我们现在可以穿著粪扫衣。这才能取得民众对我们的尊敬。因为摩竭陀国和鸯伽国的国民。都相信苦行。我们以苦行为号召。每天吃一餐。就不怕佛陀不失败在我们的手中。他有很多的弟子。都是为了沽名钓誉。一定会投降到我们这边来。』
俱迦利等都一致佩服提婆达多的见解与方法。他们商量以后。就决定向外发出下面的五法宣言:
第一、穿著衲衣。
第二、每日一食。
第三、不食荤腥。
第四、不受招待。
第五、安住草庵。
这五事发表出去以后。提婆达多和他的门徒们很有自信。以为既有阿阇世王做背景。苦行又能迎合人心。胜利的把握。绝无问题。他们想到佛陀的弟子中一定也有很多和他们同感。提婆达多就等着胜利的时机来临。
有一天。他以为这个时机来了。他看到佛陀在王舍城乞食以后返回精舍。集合大众在讲堂休息。提婆达多就带俱迦利等走到讲堂里来
『佛陀!我最近常常在禅定中思惟。做沙门的人。第一应该穿著粪扫衣。不宜穿得太奢华;第二每日一食。不应该不依乞食法而行乞;第三要行托钵。不应该给人家请去供养;第四夏天住在露地。冬日住在草庵。不应该住在堂皇的精舍之中;第五要守杀生戒。不可以再吃鱼肉。如果能奉守我所说的五法。就能够少欲知足。自然具有精进、持戒、清净的道德。我想唯有这样才能更容易获证涅槃。我想依此五法来给大家遵守。您的意思怎么样?』
佛陀没有感到意外。自自然然的回答道:
『你假若想到这样好。你可以自己去奉行遵守。我不但不来禁止你。而且我更要褒奖你。但是你可不能强制大家来行。身体柔弱的人也有。人家的好意也不能不接受。诸比丘和合的僧团。你想用如此的计谋来破坏。特别小事大提。非常行法说是常行法。这就是你的居心吗?』
提婆达多很不服气。他提出很多的抗议。佛陀是看透他的心。就闭起眼来一句话也不回他。
俱迦利急忙的插口责问佛陀道:
『佛陀!您要了解提婆尊者说的话是实在的道理。您应该把弟子们交给他来领导。不要妒嫉他。不要这么和他为难。』
佛陀睁开眼来看看。慢言慢语的道:
『愚痴的人!我那里有甚么嫉妒的心!你们肆无忌惮的毁谤佛陀和僧团。果报到的时候。佛陀很为你们怜愍。
『过去的诸佛。允许穿著粪扫衣。我也允许;同时。在家信众的供养。衣衫穿著得庄严。也不是甚么罪恶的事。
『过去的诸佛。行乞食法。我也是行乞食法;同时我也允许在家信众的请求供养。因这样可以让他们多种些福田。
『过去的诸佛。行过日中一食。这我也准许;但身体弱的人。每日二餐三餐。我也认为可以。食以调身。只要不过份贪取食欲。这并不能说为非法。
『过去的诸佛。允许修行者居住露地。这我也许可;不过居住精舍讲堂。便于过集体的僧团生活。这也是极其自然的事。
『关于食肉的问题。我曾经说过。见到杀。听到杀。特为杀的三种不净肉是不可以吃。但我也准许在不得已的环境之下。是可以吃三净肉。
『这些不是甚么严重的问题。你不要想得那么利害。你们想没有这样不容易进入涅槃。这反而妨害你们。』
佛陀说后。站起来独自的进入室中坐禅。
提婆达多非常得意。向大家高声说道:
『能够守五法的人站起来!』
提婆达多的门徒都站起来。佛陀的弟子则一个也没有动。
提婆达多对大家斥责道:
『你们都没有勇气守此五法吗?你们怎么有资格配做沙门?阿难!你是我的弟弟。你也不能守此五法吗?』
阿难冷冷的对提婆达多说道:
『今天真是你的幸运。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如果在座的话。一定不会容许你放肆。你是这么凶恶。想到你未来不幸的果报。我真为你忧愁!』
提婆达多大怒。但也没有其它办法。只得不好意思的把他的弟子带走。
没有凶恶的计谋。见不着慈悲的心肠;没有卑劣的行为。见不到崇高的人格。正因为提婆达多。佛陀的威德。像朗朗高照的太阳。像巍峨耸立的高山。更使人敬仰!崇拜!皈依!
提婆达多的势力不会长久。镀的金一定要剥落的。剥落的时候就无法收拾。提婆达多后来有人说他失踪。其实他是犯了五逆重罪。招感的果报是即身堕入地狱。地狱之苦。绵绵无尽期。提婆达多的命运是够悲惨的!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0/103133.html
以上是关于「提婆达多」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提婆达多叛逆遭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提婆达多」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 提婆达多叛逆遭报;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5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