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裸捐”自古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慈善」“裸捐”自古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裸捐”自古有
如今。“慈善”、“裸捐”已成为媒体上经常出现的热门词
所谓“裸捐”。是指慈善家把自己已有的主要财富都捐给慈善事业。并非自己家中连一
又据史料。东汉光武帝时的名臣宣秉。一生节俭。把薪俸大部分赠予贫苦亲族和孤寡之家。到他谢世时。“自无担石之储”;南北朝时北魏“良吏”阎庆胤任东泰州敷城太守时。正遇荒年。他把自家千余石粟米“裸捐”出。“赈恤贫穷”。帮助许多困难家庭渡过难关。
史籍中类似上述记载不胜枚举。
中国古代扶贫济弱之类的善事多由寺院和官府成立的专门机构来做。到明清时期。民间慈善事业才逐渐兴起。
据专家考证。中国最早的民间慈善组织是同善会。明万历十八年(一五九○年)。河南虞城县乡绅杨东明组织创立了第一个同善会。随后。同善会便在江南地区流行起来。同善会一般都由地方乡绅举办。经费主要依赖有钱人(会员)捐献。许多同善会还置有土地。以地租收入来维持运营。同善会的救济对象首先是生活无着的孝子、节妇。其次是未被养济院(官办的慈善机构)收容而不愿以乞讨为生的贫老病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1/108369.html
以上是关于「慈善」“裸捐”自古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慈善」“裸捐”自古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5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