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经经典故事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1-24 01:5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经经典故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经经典故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经经典故事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佛经经典故事

  01.母鹿断肠  许真君就是晋朝许逊。字敬之。汝南人。(今河南省汝南县)家住南昌。少年时代。喜武功。善射箭。爱好打猎。有一天到野外。射中一只小鹿。鹿母痛怜爱子。奋不顾身。冲向小鹿。以舌舔伤痕。因箭深伤重。小鹿不救身死。鹿母惨痛徘徊悲鸣。也死在当场。真君见此情景。非常惊奇。当剖开母鹿腹部时。发现柔肠寸寸断裂。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只好就地埋葬。原来母鹿因哀怜儿子惨死。悲伤过度。以至肠断。真君大生悔恨。感悟人畜虽然有别。爱子之心。天性相同。怨艾自己。竟然如此残酷。伤害了天地骨肉之情。于是折断弓箭。从此不现畋猎。后来荐举为孝廉。官旌阳县令。感晋室朝政紊乱。弃官司归隐。追随仙人吴猛受三清法要。入深山潜修。证了仙道。于是周游江湖以道术为民除害。太康初年飞升成仙。因常显灵迹济世。宋帝追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也简称为许真君。或称许旌阳。

  02.释迦牟尼佛割肉饲鹰  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遇见一只饥瘦秃鹰。正急迫的追捕一

传教士的佛教故事

只温驯善良的鸽子。鸽子惊慌恐怖。看到菩萨。苍惶投入怀中避难、秃鹰追捕不得。周旋不去。显露出凶恶的样子对菩萨说:“你为了要救鸽子的生命。难道就让我饥饿而死吗?”菩萨问鹰说:“你需要什么食物?”鹰回答:“我要吃肉。”菩萨一声不响。便割自己臂上的肉来抵偿。可是鹰要求与鸽子的肉重量相等。菩萨继续割自己身上的肌肉。但是越割反而越轻。直到身上的肉快要割尽。重量还不能相等于鸽子。便问菩萨道:“现在你该悔恨了吧?”菩萨回答说:“我无一念悔恨之意。”为了要使秃鹰相信。又继续的说:“如果我的话。真实不假。当令我身上肌肉。生长复原。”誓愿刚毕。身上肌肉果然当下恢复了原状。于是秃鹰感动佩服。立即回复了天帝身。在空中向菩萨至诚恭敬礼拜赞叹。原来这只秃鹰。是天帝变化来考验菩萨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伟大事迹。

  

  03.天台智者大师凿放生池  隋唐时高僧。天台宗第三代祖师智者大师。讳名智凯。隋炀帝尊称他为智者。大师曾发起佛教徒。乐捐钱财。购买浙江临海一带洼

前世的佛教故事视频

地六十多所。延长起来共有四百多里。开凿放生池。普劝世人戒杀放生。并奏请朝廷。下令立碑。禁止捕鱼。直至唐贞观年间。依然存在。自后。也有很多明君高僧倡导。唐肃宗乾元二年。下诏天下州县。各立放生池。宋真宗天喜元年也下诏天下广立放生池。杭州西湖。就是宋朝时设立的放生池。现在成了有名的胜地。到了明朝莲池大师。也在上方、长寿两处设立放生池。并以戒杀放生文流通天下。因此。自古以来景仰德风。发心慈济物命之仁人君子。真不可胜数。可惜世代久远。提倡者离世而去。时局变更。善法也败坏了。如今渔火。已如星布。夜半电鱼者。飘飞水面。平时又有钓鱼比赛等残害物命的活动。实在令人悲叹!

  

  04.隋侯放蛇得珠  汉姬姓诸侯隋侯。有一次出使齐国。途中见一蛇。被困在热沙滩上打滚。头部受伤流血。隋侯怜悯。急忙以物用药敷治。然后用手杖挑入水边让它恢复体力后游去。后来隋侯从齐国回来。又道经此地时。见该蛇口衔一颗宝珠。等候赠送隋侯。以报救命之恩。隋侯心中明白。但是不敢接受。当晚。梦见脚踏一蛇。惊醒一看。却发现床头一对明月宝珠。直径一寸。纯白色。夜里发光。可以照耀全室。世称为隋侯宝珠。  

  05.大树仙人护栖怀鸟  古时有一仙人。在深山修道。时常静坐在一棵大树下。屏除杂念。修习禅定。是时。正值冬天。气候非常寒冷。时近黄昏。有一只饥寒小鸟飞来。就栖息在仙人怀中。希望获得一些温暖能延续它的生命。仙人惟恐惊动鸟儿。因此盘膝打座。身体不敢摇动。让鸟儿无忧无惧安处怀中。等到翌日小鸟飞往别处栖止。仙人才出定。慈悲爱护动物的心怀。竟然到了如此程度。

  

  06.寿禅师赎鳞虫得度  宋朝永明大师。讳名延寿。莲宗第六代祖师。平生喜欢买物放生。吴越王钱文穆镇守杭州时。大师当余杭县的库吏。常挪用库钱买鱼虾等水族放生。因此犯了“监守自盗”的罪名。依法应处死刑。吴越王信仰佛教。深知他盗用库钱。全在放生。因此命执行刑罚官。在临刑时。注意观察他的言词容色。前来禀报。大师身临刑场。脸上毫无忧戚的表现。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大师说:‘我对库钱。毫无私自使用。全部买物放生。如今死了。直生西方极乐世界。岂不是一大乐事?“吴越王听了他的话。就赦免了他的罪。大师从此出家为僧。勤修禅定。礼佛拜忏。获得无碍辩才。大师涅槃后。抚州有某僧生病。神识入冥间。见阎罗王大殿左边。供一尊僧像。阎罗王时常出座恭敬礼拜。某僧感觉奇怪。主吏回答说:“阎罗王礼拜的是永明寿禅师。永明禅师在世时修持精进。如今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证上品上生。阎罗王特别尊敬大师的德化。因而设供每日经常礼拜。”

  

  07.孙真人救龙子传方  孙真人是历史上大名医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人。七岁就学。便能日诵千余字。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学说兼好释典。精于阴阳推步医药之学。后来隐居太白山修道家功夫。练气养神。专精探究医药。以济世活人为心。当他尚未成就仙道时。有一次外出遇见村童。捕捉一蛇。殴打戏弄。蛇身出血将死。孙真人怜悯蛇无辜遭受伤害。便向村童买回。用药敷治救活。然后放生于草泽中。经过月余。孙真人在静坐间。见一位青衣少年前来邀请。真人跟随。到了世人称羡的水晶宫。见头戴合帽。身穿绛衣的龙王出来迎接。延请上座并说:“小儿前日出游。被人所伤。幸遇道人拯救。不胜感激。”即召青衣小官出来。再三拜谢。并殷勤设宴款待。留住三天。临行拿出奇珍异宝赠送。以表谢意。真人坚持不受说道:“久闻龙宫甚多医病秘方。愿能传我。以救世人。远胜金玉。”龙王为感激救子之情。便赠送玉笈三十六方。命仆护送真人到家。经过屡次试验均有灵效。于是编入千金方中传世。从此医术更加精通。行医救人无算。后来证了仙品。活到一百二十岁。到了唐高宗永徽三年二月十五日早上起床。沐浴更衣。遗下形体。仙化而去。经过月余。形体颜貌不变。举尸入棺。轻如

佛教掌中沙的故事

空衣。时人都惊奇赞叹!世称为孙真人。   

  

  08.沙弥救蚁得高寿  佛在世时。有一比丘已证道果。得六神通。知道随侍身边的小沙弥。再过七天。性命将尽。因此命沙弥回家探省母亲。并吩咐他说:“八天以后再回来”其目的就是要他命终在家中。小沙弥在家度过了八天。就回到师父的身边。比丘觉得很奇怪。于是入定观察究竟。原来沙弥在回家途中。看见蚂蚁穴被水浸入。千万蚂蚁被困水中。将要淹死。沙弥顿发一念慈心。随即脱下袈裟堵住水流。并以竹作桥救渡。万千蚂蚁因而得免溺死。由此功德。转短寿而成长寿。后来沙弥活到八十高寿。并证罗汉果。永离六道轮回之苦。

  

  09.毛宝以放龟免溺  晋朝毛宝尚未成名时。有一次在途中遇见渔夫?带一只大白龟出售。毛宝心生怜悯。将它买来。放生江中。后来毛宝当大将军。镇守邾城。敌将石季龙率兵数万。大肆围攻。毛宝领兵对战大败。士卒六千人纷纷四散逃跑。部分投江。都被溺死。唯独毛宝披甲投江时。好象觉得堕在一块大石上。水中有物承托着他行走。因此免得溺死。等待到达对岸时。仔细一看。原来承托的。竟是从前所放生的那只大白龟。所谓因果报应如影随形。白龟报恩这就是当生的显报。

  

   10.宋郊活蚁占大魁  宋朝宋郊宋祁兄弟两人。同在太学读书。有一次。遇见一位高僧。能观人相貌。预知吉凶祸福。特为他们兄弟俩相命说:“小宋今科将高中状元。大宋虽登科甲。但名位不高。”事后。有一次。宋郊到野外。偶见蚂蚁穴。被暴风雨水所浸。无数蚂蚁将被淹死。宋郊心生慈悯。编竹作桥。救渡了无数蚂蚁的生命。到了科试时。兄弟两人同时参加应考。考毕。尚未放榜。又遇见那位高僧。一见宋郊。大为惊奇地说:“先生相貌已改。必有大阴德。好象曾经救活数百万条生命。”宋郊回答说:“贫儒哪有如此能力?”僧说:“不然。凡是小动物。都有生命。”郊就将救蚂蚁的事实说出。僧说:“这就对了。先生之令弟当中状元。但是先生功名。将不在令弟之下!”放榜点呼名次时。宋郊果然选居第一。当时章献太后认为小弟不可位居兄长之先。于是该祁为第十名。以郊为第一名。这时两人才深信高僧的话。果然应验。

  

  11.孔愉以救龟封侯  孔愉是晋朝山阳人。本是一名小官。有一次。经过余干亭。见一只龟被人所囚。孔愉心生慈悯。将龟买来放生于河中。龟浮游水面。屡次引颈回头。仰望孔愉。表示无限谢意。然后才没入水中不见了。后来孔愉因讨伐华轶有功。封为余干亭侯。当铸造侯爵官司印时。印上龟纽

坚强的佛教故事

头部。往后回顾。铸印官司将它融毁。重新铸造。但是融铸了数次。仍旧模型正直。龟纽向后回顾。铸印官司大感奇怪。便将经过情形。报告孔愉。孔愉忽然想起从前放龟。龟屡次回头顾望。这才恍然明白。如今得以封侯。定是放龟功德的善报。于是保留这颗回顾侯印。佩带使用。

  12.屈师纵鲤增寿  屈师在元屯地方。遇见淦翁捕捉一条赤色鲤鱼。鱼望见屈师。跳踯挣扎。似有求救之意。屈师心中不忍。便将它买来放入河中。让它优游而去。后来梦见龙王邀请他到龙宫中。对他说:“先生本来寿命已尽。因救龙子一命。增延福寿十二年。”屈师救鲤鱼时年四十八岁。后来寿达六十。子孙满堂。无疾善终。

   

  13.舍巨鳖厨婢愈疾  程氏夫妇平素喜吃鳖肉。有一次偶然买回一只大鳖。吩咐厨婢宰割烹煮。当时夫妇有事暂时外出。厨婢心想:“由我亲手宰杀的鳖命。已经不可计数。今日我决定要释放这只大鳖。甘愿挨受鞭打。不忍心再宰杀了。”于是偷偷地将鳖放生于池中。主人回来索取鳖肉。厨婢禀告说:“刚才不留意。竟被它走失了。”主人非常愤怒。执起鞭子狠狠地毒打厨婢。直到气消才罢休。可怜厨婢。遍体鳞伤。始终忍痛不说。后来有一次。厨婢感染瘟疫。发高烧。病得奄奄一息。主人怕她死在屋里。把她抬到池中水阁里。等待命终。当晚。忽然有一动物从池中爬出。身上负有湿泥。在厨婢身上涂敷。使她顿觉凉爽。高烧因而解退。于是疾病痊愈。得以更生。主人惊奇她病得如此沉重。没有吃药。怎能好转。厨婢便将事实经过相告。主人不信。到了晚上。隐藏暗处偷看。果然是从前失踪的那只大鳖来救她。全家惊奇感叹。从此永远不吃鳖肉了。

  

  14.鱼族送行  宋朝时。诸暨县令潘华。是虔诚佛教徒。修习普贤忏法。仰体上天好生之德。万物和乐之心。严禁地方百姓。不可入江湖捕网鱼类。若有违犯禁令者。一律加以罪刑。因此在潘县令在任期间。江湖水族。得以无惊无忧。自由自在。游乐生存于水中。后来潘县令奉旨。将入朝为官。夜梦江河中数万鱼类。哀号哭泣。说道:“长者要离开本地。我辈不免要遭受烹杀了。”说罢哭声直上天空。潘县令醒来深觉奇异。便作梦鱼记。叮嘱后来接任的县信。也能保护水族。当潘县令临行时。江湖水中。忽然发出一阵很大悲号的声音。好像失却了保障。如同丧失父母一般痛切。附近百姓皆亲耳听到。大家无不惊奇感叹。

  

  15.救雀受衔环之报  汉朝杨宝。天性仁慈。年纪才九岁时。有一次在华阴山北。看见一只黄雀被鸱鴞追逐搏伤。坠落地上。又被许多蚂蚁困咬伤口。黄雀痛苦挣扎。杨宝深为怜悯。便把它救回。敷治创伤。小心畜养在竹箱里。又用黄花喂它。等到创伤痊愈。羽毛生长后。就放它飞去。当夜梦见黄衣童子。向杨宝再三拜谢说道:“我是西王母使者。在飞往蓬莱仙山途中。遭受伤害。承蒙拯救疗养恩德如今我要返回南海了。”说罢。便以白玉环四枚赠送杨宝。继续地说:“祝愿你子孙洁白。位登三公。就如同这玉环一样。”后来杨宝子孙。杨震、杨秉、杨赐、杨彪四代。果然都位列三公。清风亮节。贵显无比。

  

  16.放狐脱陷井之灾  从前有一僧人。向来不务修行。却有投机取巧之能。听说中药黄精。能使人长生不老。为了试验是否灵效。便把黄精放在枯井里。然后引诱人陷入井中。再用磨盘盖住井口。被害人在井内急迫惶恐。无计可出时。忽然来了一只仙狐。靠着井。告诉陷井说:“请您不必忧虑。我教你方法脱出。我是通晓天道的仙狐。在坟墓里作穴居住。卧在穴下。目光注视穴中。时间久了。便能飞出。这就是仙经上所说的”神能飞形“的道理。您就一心注视磨盘上的孔洞。时久便能飞出。以前我曾经被猎人捕获。承蒙您慈悲赎命救我。因此特来报恩。望您不要忽视”。陷井人便照仙狐的方法。经过十多天。果然从井飞出。脱离灾难。僧人大喜。以为这是黄精的功效。  于是自己告别众人。带着黄精入井。吩咐人家。加盖磨盘。不料过了半个月。打开一看。僧人已经饿死在井内。真是可悲可叹!原来僧人不知前人脱离陷井灾难。乃是狐狸为报旧恩特来相救的。这不但说明了因果相报的事实。也正说明了不落实修持的后果。

  

  17.蜈蚣听经  明朝穆宗隆庆四年。莲池大师行脚止宿一寺。见人擒捉数条蜈蚣。用竹弓系住头尾。大师怜悯买来放生。但多数已经半死了。只有一条全活。急速逃生而去。后来有一夜。大师正和一位朋友坐谈。壁上忽然出现一条蜈蚣。用木尺从旁边用力敲振。想驱逐它走。竟然不去。大师说:“难道以前所放生的就是你吗?你是为谢恩而来的吗?假若是的话。我当为你说法。愿你谛听:‘一切有情。唯心所

佛教智慧故事 母剑莲救母

造。心地狠戾的。化作虎狼。心地恶毒的。化作蛇蝎。你若除去毒心。就可解脱这个形体。’说罢叫他走。却不用驱逐。就慢慢的从窗外走出去了。朋友在坐。不禁同声叹为希有。

  

  18.饷即瘗(yi)之  戒牛录上记载:宣城庚本淑的祖父辈。都遵守不吃牛肉。已经很久了。有一次。庚本淑生病。服用医师开的药方。用牛脑作引子。又曾经有人赠送牛肉。庚本淑自己虽然不吃。却给仆人吃。自以为这样就没有罪过。有一天。庚本淑梦见头戴冠帽。身穿赤色朝服的神。呵斥他说:“你是吃牛肉的人吗?身体竟如此腥臭难闻?”庚要淑回答说:“我并没有吃牛肉。”神既命随从官司吏检阅善恶簿。接着说:“你虽然未吃牛肉。但因病破了戒。面且送牛肉给仆人吃。由于这个罪过。应当夺减你的阳寿。姑念你尚有反悔之心。你若能劝百家不吃牛肉。就还回你的寿算。”庚本淑不敢回答。心想:“世人能信戒不吃牛肉的人很少。怎能劝导百家呢?至于平时若有人赠送牛肉应当怎办?”神知道他的心理。便微笑地说:“有人赠送牛肉把它理葬就行了。只恐劝导的心不坚定。何必忧虑推选不广呢?”庚本淑醒来就将梦中所见经过记载下来。流传劝化世人。戒吃牛肉。

  

  19.十一世牛  因果实录上记载:河南省归德地方的医师尹某。好吃牛肉。每到病人家中诊病。请他吃饭时。若见桌上没有牛肉。便以为不够诚意。就会抱怨不吃而去。有一天突然死去。神识到了冥罕。遇见同里杀牛屠夫。跪在堂下。正接受阎罗王的审问。屠夫见医师尹某来到。便指着说:“他不吃。我不杀。”尹某跪在地上。对答说:“他不杀。我不吃”双方为了卸责。争辩不止。阎罗王听了。大怒说:“牛竭力劳苦。代人耕田。养活人命。你们不但不知感恩。竟然忍心杀它吃它。至于吃牛肉与杀害牛命。罪孽相等。你们知道多吃必然多杀。少吃便少杀。不吃便不杀。互相关连的道理吗”杀牛者心地残忍。手段毒辣。即刻罚入地狱受报。尹某在阳世好吃牛肉。而且曾经误用药物。杀死十一人。罚你十一世为牛。以偿十一条人命。”此段事迹。是湖北省孝感县杜嗣麟先生。神识入冥间所见。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1/112882.html

以上是关于佛经经典故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经经典故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537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