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陀开示给你的美容心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佛陀开示给你的美容心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陀开示给你的美容心法
佛陀开示给你的美容心法
——节选自畅销书《佛度有心人2》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时下人们的爱美之心似乎非常炽盛。要不。美容整形行业为什么那么火爆呢?男人们津津乐道于追求美女。女性都渴望自己貌若天仙。然而。在佛陀眼里。分别美与丑的心。其实是痛苦和烦恼的根源。美与丑。只是内心的虚妄幻象罢了!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弘法。
王舍城里。一位名叫莲花的妓女。长得非常漂亮。可谓绝世佳人。这天。忽然她起了善念。想远离人世间的烦恼。做一位参学与持戒的佛教修行者。于是。她前往灵鹫山去拜访释尊。途中。她走到一条清澈的河流。想喝水止渴。当她瞧见自己在水中反映的美貌时。不禁愈看愈自喜。秀丽的眼睛。高挺的鼻梁。樱桃似的嘴唇……不论那一部份。都足以令人心魂荡漾。
“原来我长得这么漂亮。为什么要抛弃美好的身体。而去出家修行呢?倒不如凭这副美貌。及时行乐。只有傻瓜才去做修行者!”顷刻间。她的想法完全改变了。她返身回去。
她的心念释尊早已知悉。释尊暗想:现在正是助长她的善心成长的好时机。于是。释尊运用神通。化身一位比她更漂亮的少妇。在半路上等她来。
当然。莲花对于此事一无所知。她内心里只浮现各种及时行乐
佛教吃肉的故事
的光景。当她从山上走下来。突然看见一个陌生的绝世美女。姗姗而来。
“我从来没看过你。你一个人要上哪儿去?怎不跟先生在一块儿呢?你的孩子和兄弟不在身边吗? ”莲花竟也被对方的美色迷倒。忍不住开口问她。
“我是城里的人。现在打算回家去。一个人的确很寂寞。如果不嫌弃。我们结伴同行好吗?”
于是。两人一块儿走下山来。途中经过泉水旁边。她们坐下休息。开始热烈地开聊出来。
不料。这位美人竟将莲花的膝盖当枕头。呼呼地睡着了。莲花仔细一瞧。她的呼吸忽然停止了。片刻后。那美女尸体逐渐浮肿腐烂。臭气冲天。皮破肠露。蛆虫蠢动。发脱齿落。死状惨不忍睹。
莲花目睹这样的巨变。吓得脸色发青。心里暗忖:“像这样漂亮的女人。一旦断了气。尚且变成这样子。难道我就能永远保持美丽吗?不错。还是该去拜见佛陀。求佛陀救度才对。”
莲花下决心后。拔腿就跑。回头攀登灵鹫山的原路。她见到佛陀时。双膝跪地。一五一十地把刚才看到的情形。禀告了佛陀。
释尊用慈悲的眼睛注视她。为她解说世间有四件事。永远无法如人愿: 一、不论青年、壮年。都会日渐衰老;二、再壮健的人。也难逃一死;三、亲朋好友。虽然聚集一堂。快乐无比。也终有离别的时刻;四、纵使百万富翁。也会离开财富而去。 莲花聆听佛陀的教谕。始知此身不是永远属于自己的。唯有佛法。才是永恒的真理。她向佛陀表示。自己愿意修行。佛陀答应。她的黑发即刻脱落。呈现修行者的外貌。在修行期间。由于她能积福培德。很快证得阿罗汉果。 纵使你美若天仙。也难逃生老病死。人老珠黄。最后要
十大经典佛教真实故事
变为一具枯骨。更何况。自古就有“红颜薄命”的谶语!在生老病死面前。美者与丑者是平等的。与其疯狂地追求转瞬即逝的美貌。不如潜心修行。早早脱离生死轮回之苦海。 以前有一位很有名的大画家。备受大家的赞叹。他觉得受到如此的肯定。自己要更上层楼。就想创作一幅尊贵的佛陀画像。于是。他花很多年的时间。慎重寻找一位模特儿。最后才找到一位长得轮廓分明。看来非常庄严的年轻人。画家觉得这就是他想表达的圣人形象。 于是他重金聘请这位年轻人当模特儿。当这幅画完成、展出时。的确很震撼艺术界。大家都很赞叹。画家的名气更是轰动一时。过一段时间后。画家又想:如何让佛像显得更完美。最好的方法就是至美与最丑的并列比较;佛是最庄严的。而恶魔最丑陋。那么是不是也该画一幅最丑陋的恶魔像? 于是。他又开始寻找一位长得很丑恶的人。要画人间最凶恶、让人看了心惊胆颤的邪恶形象。最后他终于在监狱中找到一名死刑犯。 当画家快要画完的时候。这名死刑犯忍不住哭了出来。抽泣道:“几年前。我也当你的模特儿。那时你画的是佛像;几年后你画恶魔。竟然也选
佛教四大爱情故事说明
中我!” 这位画家听了。整个人愣住了。他说:“怎么会这样啊?你以前让人看起来很欢喜。为什么会落得今天如此的地步?” 死刑犯告诉他:“那时你画完之后给我很多钱。我就去吃喝玩乐。甚至耽染了不好的习惯──吸毒、赌博。钱花完了就抢劫、杀人。做了种种罪业。才落得今天的下场。” 这位画家听了。心里感慨万千。也为这位年轻人深感惋惜。 真是相由心生!当时这位年轻人的心很清净。无私无欲。没有迷失。所以能成为画佛相的模特儿;后来因为有了钱而迷失。一踏入陷阱后。再也不能自拔。所以做尽坏事。变成了恶魔的形象。多可怕啊!可见。所谓的美丑。都是由一心所造啊! 按照佛家的因果来讲。一个人的美貌不是用手术刀和化妆品“修”出来的。而是自己心性修行的果报。 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胜鬘夫人虽然地位尊贵。但面貌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教化众生的时候。胜鬘夫人来到佛前顶礼佛陀之后。很恭敬地向佛陀提出几个问题: “世尊!为什么有些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穷苦卑贱?为什么有些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但是大富大贵? 为什么有些女人长的美丽出众。却很贫苦。出身卑贱? 为什么有些女人长的美丽端庄。清秀可敬。有财有福。身世高贵?” 佛陀慈悲地逐一开示说: “胜鬘!女人面容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贫苦卑贱。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暴躁。容易发怒。有人稍微说她不是。就心怀怨恨。气愤憎恶;同时她也不以吃的、用的、以及各种财物。或是香花之类布施沙门(出家修道的人)、婆罗门;又生性善妒。看见别人得到财物、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就生妒忌。因忌生怒。 “胜鬘!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但却大富大贵。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暴躁。有人说她不是。她就生气、怨恨、愤怒、憎恶;可是。她却常以吃的、喝、用的。及一切财物、建地或房舍。以及香花水果等布施供养沙门、婆罗门;且又没有妒忌之心。看见别人得到财富、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她能随喜赞叹。 “胜鬘!女人面目姣好。美丽动人。但很贫苦。身世卑贱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温柔。有人讲她坏话。也不生气。又能忍让;可是。她对沙门及婆罗门却不肯作任何供养布施;又生性善妒
佛教本生故事
。看见别人得到财富、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她就生妒忌。常自傲慢。 “胜鬘!女人长的端庄美丽。清秀可敬。品行高洁。多财富且福德高贵。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温柔。又能忍让。人说她非。毫不计较。亦不生气;她又能以一切财物、建地、舍宅、香花、水果、饮食、医药。恭敬供养布施沙门及婆罗门。广行善事;对别人不生嫉妒之心。言行谦
在佛教里的故事
逊有礼。而且对他人之好。时常随喜赞叹。 “胜鬘啊!这就是妇女们贫富贵贱和美丑的缘故了。” 胜鬘夫人听了世尊的开示。很惭愧而又欢喜的说道!“世尊!我听了你的开示。完全明白自己长得丑陋!” 当今追求美貌与富贵的女人们。读了佛陀的开示。该有所悟吧!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2/122644.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佛陀开示给你的美容心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佛陀开示给你的美容心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5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