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机锋无限:高沙弥对答药山禅师见性者对戒的理解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1-21 00:0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机锋无限:高沙弥对答药山禅师见性者对戒的理解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机锋无限:高沙弥对答药山禅师见性者对戒的理解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机锋无限:高沙弥对答药山禅师见性者对戒的理解

机锋无限:高沙弥对答药山禅师 见性者对戒的理解

师一日辞药山。山问:“甚么处去?”师曰:“某甲在。众有妨;且往路边卓个草庵。接待往来茶汤去。”山曰:“生死事大。何不受戒去?”师曰:“知是般事便休。更唤甚么作戒?”山曰:“汝既如是。不得离吾左右。时复要与子相见。”  这位高沙弥。乃是药山禅师座下的禅众。有一天却来向药山辞行。药山禅师乃关心地问:“你又准备往那里去呢?”沙弥答曰:“我如果继续待在这里。恐怕对大众会有些不太方便的!”为什么不太方便呢?事实上。高沙弥在这之前。就已被印证见性了。而一位见性者的所作所为。往往就会跟凡夫大众不一样。而一般人不明究理。反会指谪他不随众、不合群。所以他想一想:还是离开这里。对大家都会比较方便。  “且往路边卓个草庵。接待往来茶汤去。”我且在路边盖个小庙。并以茶汤来接待往来的行者。这茶汤。并不是饮用的茶汤。而是禅法也。其意思是:可方便接引一些有缘人。以入禅法之门。  药山禅师说:“慢着!你还是未受大戒的沙弥。生死事大。我看你还是先去受大戒。再说吧!”高沙弥说:“知是般事便休。还得受什么戒呢?”药山禅师说:“虽说得有道理。但还不得离吾左右。且时复要与子相见。”  “不得离吾左右”。这意思并不是不许他离开。而要把他牵系在身边。在禅法中。所谓的“见我、不见我”。不是指见过某人的形相。而是谓“与其心法相不相应”。故如说:我已见过某某禅师。即表示我既开悟。且被印证了。故“不得离吾左右”。即是提醒他:你虽有见性的体验。但还要经常提

佛教小故事割肉补肉视频

携、保任。而不要忘失了心法。这也为初学者。即使有一些经验。却不一定能经常保任在悟境中

佛教神话故事大全集免费听

。所以还是要经常发起警惕心。以期时时刻刻把心。从世俗的习气而回向于心性的觉悟上。这才是“不得离吾左右”的真义也。事实上药山禅师还是默许他离开的。  “时复要与子相见”。这也不是时常要见你的意思。既见师。是指心法而言;也见子。是指心法而言。故“时复要与子相见”。乃谓:且要时时勘验。看你功夫是否进步?  在以上的对答中。药山禅师对高沙弥的想法。基本上还是认可的。你不去受戒。也没关系!因为既见性了。就应当知道怎么来调理自己的身心和行为。所以徒具形式的戒。对他而言。已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的。乃是要经常提起见性的体验。

佛教故事不违背承诺

而继续往内去修持。  “知是般事便休”。既见性者。即不着相。更有什么可守的戒。既不守戒。亦不犯戒。  何以“知是般

佛教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事便休”呢?以知是般事。即是见性的意思。而既见性者。即不着相。故“便休”即谓不着相也。以不着相故。还有什么可守的戒呢?  但也可以反过来说:还有什么可犯的戒呢?众生以放不下执着、放

佛教少数故事视频

不下贪瞋痴故。才会违法犯戒。于是以会违法犯戒故。才需要守戒。若不会违法犯戒。当然也就不用刻意去授什么戒、去守什么戒。所以虽不守戒。事实上他也不会犯戒的。既无戒可守。也无戒可犯;这却非初学者。所能模拟的境界也。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2/124592.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机锋无限:高沙弥对答药山禅师见性者对戒的理解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机锋无限:高沙弥对答药山禅师见性者对戒的理解;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498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