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张百忍的故事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1-20 00:4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张百忍的故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张百忍的故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张百忍的故事

张公教育家族处处突出和字和忍字。他本身就是“忍”与“和”的楷模。相传。张公艺以忍治家。九代同堂。共有村民2000余人。和和睦睦。相安无事。他不但倡导家庭内互相忍让。对外也胸怀大度。宽洪海量。有人来借钱粮。有则偿还。无则作罢。有的借去牲口犁耙和车辆。因困难所迫。用后便给卖掉。张公艺也不许追究。再来求助。仍然救济他们。

一次。有人告诉他:“有人骂你。”他听了笑笑说: “他又没提我的名字。你怎么知道是骂我呢?”又一回有人告诉他“有人提着名字骂你。”他听了笑笑说: “我俩向来没有恶意。他不会骂我的。虽然提了我的名子。恐怕天下同名的多了。”

又一次。有人给他家点了一把火。被他看见。他竞装作视而不见。并暗暗衷告放火人:我有何做得不当之处。请你直言。你千万不要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这事我替你保密。以后有什么难处。请你开诚说话。有求必应。

还有一次。有人偷他的庄稼。张公看见了。赶忙避开。但还是被小偷发现了。他就诚恳地将小偷的大筐装满。放他走了。

张公艺的这些行为传到天宫。玉皇大帝也知道了。便派太白金星查阅了张公艺的身世。太白金星经过观察。发现了别人不能忍。张公艺却能忍的九十九件事。玉皇大帝心想:如果他再有一忍。我就给他建一座百忍堂。

一日。张家门前敲锣打鼓。客人来往。热闹非凡。正为一年轻人操办喜事。一天的忙碌。迎来了全家人的欢笑。辗转夕阳西下。已到掌灯时分。这时玉皇大帝就将自己的金拐杖化做一位和尚。来到张家门口。说是贫僧要见擅越。有人禀知。张公艺出门相见。这和尚向前打了个问讯。说道:“贫僧远道而来。到宝庄欲求借宿一晚。”张公艺说:“此事好说。先请师父用饭。然后于客房内安排。”和尚说:“既蒙擅越许诺不胜感激。用饭倒不必了。只是借宿事贫僧还有一说。适见擅越正为儿辈操办喜事。能否腾出洞房。叫贫僧于新妇房内一

佛教故事补救福德

宿”。本来结亲的日子和尚进门就不吉利。又听了这种话。无不气愤。有的人就要发作。把他赶走。可是张公艺摆手示意制止了家人。便说:“好吧。既是师父有此心愿。今日又恰逢寒家子侄结亲。洞房已装饰一新。就请师父洞房一宿吧!”新郎新娘另择房子。把这和尚安排到新房里了。一夜易过。第二天早晨日高三竿。和尚还不起床。张公艺推门进去。见和尚还蒙头沉睡不醒。便说:“师父失晓了。斋饭已备。请起进餐。”连喊几遍。不见答应。揭开被头一看。哪里有什么和尚。原来是个金人。这时张公艺才想起昨晚做了一梦。梦见玉皇大帝把他的金拐杖赐给了自己。让建修“百忍堂”。张公艺便用这堆金子盖起了“百忍堂”。以“忍”为本。教育后人。从此。玉皇大帝也没有金拐杖了。

后来“百忍堂”的各宇越传越远。很多人都想去看看。他们怎么个“忍”法。一日有一个神仙路过那里。也想去看一看。于是便装

佛教故事忧呼

成一个乞丐来到百忍堂门口。百忍堂的人看见他。

佛教故事 动物托梦救它

就很客气地请他进屋。问寒问暖。又拿出饭来给他吃。行乞老人向他们讲了自己几十年来贫病交加的辛酸遭遇。百忍堂的人听了很同情他的身世。就叫老人先住下来。安心养病。等病好后再走。经过百忍堂的精心照料。老人的身体渐渐恢复了健康。一住不觉半月。老人准备要走了。百忍堂的人说:“过两日是我们四少爷结婚的日子。你老人家等喝完喜酒再走吧。”

到了四少爷结婚那天。百忍堂家里宾客满堂。远近的人都来庆贺。非常热闹。百忍堂的人对老人也象对待自己的亲戚朋友一样热情招待。按惯例。结婚第二天早上新婚媳妇要倒水给家公、家婆洗脸。百忍堂的人没有忘记行乞老人。也叫新媳妇倒水给老人洗脸。由于老人身上和脸上的脓疮还没有全好。洗下的水是相当污秽的。行乞老人就叫新媳妇把这些污水用坛子装起来。放茬新房里。新媳妇也毫无半点怨言照办了。

第三天早晨。新媳妇又给老人端去洗脸水。却不见了老人。只看见台上放有一张纸条但自己不识字。便拿到家公处。老爷一看。大吃一惊。才知那行乞老人是个神仙。便按照纸条上的吩咐。叫新媳妇拿出昨晚的那坛臭水。揭开盖子一看。里面竟是满满的一坛金子银子。

我国北方人都喜欢吃饺子。这还要从张公艺一家分居说起:就是张家有个人叫张九龄。在朝廷内当过宰相。他早就看出安禄山久后必得叛乱。当时安禄山是范阳节度使。张九龄向唐玄宗进言。要他削安禄山的兵权。可是唐玄宗正迷着杨贵妃。安禄山又认她做干娘。玄宗对这位宰相的话哪能听得下去呢?现在安禄山真的叛乱了。但不知这位宰相说的话是否传到了安禄山的耳朵里了。如果传到他耳朵里。这还了得。安禄山不杀他全家才怪呢!这该怎么办呢?全家一商量。只有分家。别无良策。分开以后。留下一部分人。目标小了。大部分人逃到外地去了。一提分家。男女老幼都非常难过。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为了表达在一起生活的意愿。临别吃了一顿饺子。还约定以后每年春节第一顿饭都要吃饺子。是取意念念不忘这个

如来因地佛教故事

团结的大家庭。另一条。是以包饺子为诫严口舌。外逃后不能说与张九龄是一家。这本是张家分居时的统一布署。后来人效仿。外出时亦包饺子饯行。意予口紧。少说闲话。口动神气散。舌动是非生,以免招来麻烦。至今每年春节或家人外出都亦包饺子为食。包饺子必须边缘捏紧。不能露馅。现在人们还常比喻说:“口紧”。作手势捏着

佛教故事野狼报恩

。也是这个来历。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3/125991.html

以上是关于张百忍的故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张百忍的故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491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