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典故事·贪迷世宝堕牛身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典故事·贪迷世宝堕牛身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典故事·贪迷世宝堕牛身
佛典故事·贪迷世宝堕牛身
过去。有一对兄弟。家财万贯。父母双亡。兄弟俩无所依仰。相依为命。然而。虽是兄弟。志趣各异。哥哥喜欢修道听法。弟弟则坚守家业。喜欢经营世间的官爵俸禄。 在他们居家附近。有一间鸡鸣精舍。哥哥专爱去精舍学习佛法。弟弟看哥哥不乐衷经商理财。结交权贵。只知去精舍亲近沙门。心中很不高兴。 有一天。弟弟对哥哥说:“我们同为兄弟。父母早逝。应当一起经营家计。但您却弃家业于不顾。整天跟着沙门听受佛经。难道那些沙门能够供您衣服财宝吗?我们没有把家产积极的扩大增加。恐怕别人都要笑我们荒废家业。灭绝家门了。人家说。为人子女的。理当承续父母的
哥哥听后告诉弟弟说:“守五戒、修十善;供养三宝。广行六度。坐禅修定。以出世道法来度化双亲。这才是真正的大孝。道俗观念相反本来就是很自然的事。修道人喜欢的。世俗人觉得厌恶;世俗人所珍视的。则为修道人所轻贱。智
弟弟对哥哥的这番话并不信受。内心不满。低头不语。哥哥看他如此。便接着说:“你既然贪恋家业。以财为贵。而我则爱好佛法。视智慧为最上珍宝。不如就让我舍家修行。归命三宝吧!人命寄世。犹如飞尘。飘忽无定。无常一到。罪业缠缚。便要受报。因此。我要舍离世间的一切。躲避欲乐的危险。以达到究竟的安乐。”
弟弟见哥哥向道之志如此坚定。也就不再多说;而哥哥则离家去作沙门。
出了家的哥哥。日夜精进。诵经坐禅。一心念道。思惟佛法。无有懈怠。不久便通达三十七道品。成道证果。
证了圣果的沙门。再次前往弟弟所住的地方。想劝他奉持佛法。于是告诉弟弟:五戒、十善是生天的根本;布施、研经是道业的基础。弟弟听了这些话更加生气。驳斥沙门说:“您荒废家业这就算了。不必再来教训我。请您赶快出去。不要管我的事。”沙门见弟弟如此。只好离去。
弟弟贪恋家业。汲汲不休。经营家计。对于佛法始终不愿接触。不久。寿尽命终。堕入牛身。长得又肥又壮。商人买下它后。便让它载盐四处贩售。如此过了数年。牛渐渐羸弱。力气不如从前。
有一回。在一段上坡路中。老牛累得走不动。卧倒在地。商人挥起皮鞭猛力抽打。老牛虽然使尽全力。仍无法前进。就这样躺在地上痛苦的呻吟着。这时。
于是沙门以其神通力让老牛看到自己的前身。老牛悟知了自己的因果宿命。不觉泪下。悔恨以前不修善业。悭贪嫉妒。不信佛法。轻慢圣众。我行我素。不听兄长的话。以致今天堕牛身中。疲乏困顿。苦不堪言。实在是悔不当初啊!
沙门知道老牛悔疚的心意。也为它感到难过。于是。便向牛主人道出事情的本末:“这只牛原是我的弟弟。因他不信三宝。悭贪嫉妒。贪求世俗的财宝而不行布施。所以堕入畜生道。您看它现在又老又瘦弱。已没有力气为您做事。请您可怜它。把它送给我。让我救救它这条残命。好吗?”
商人听了老牛的故事。起了怜悯心。便将牛送给了沙门。沙门把老牛带回寺里。劝它一心系念三宝。不久。牛便命终。往生忉利天。
商人辗转将此事告诉他那些从事买卖的朋友。大家都有所醒悟。叹言:“我们为了生活勤于赚钱。丝毫不感厌倦。既不懂得布施。又不奉持佛法。将来死后。恐怕也不免要堕入畜生道!” 于是。商人们决定放下一切。求作沙门。
公案出自《杂譬喻经》
省 思
《憨山大师劝世文》云:“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富贵如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4/13614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典故事·贪迷世宝堕牛身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典故事·贪迷世宝堕牛身;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4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