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难王弃国学道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日难王弃国学道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日难王弃国学道
/* Generator: eWebEditor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日难王弃国学道
过去有一摩天罗国。国王名叫日难。常自思惟︰「这个身体终有一天会毁坏。纵为一国之王。终究难逃无常生死的逼迫。王位又有何值得珍爱?」于是。放弃荣华富贵。独自一人到杳无人烟的山中修行。每天只吃一钵的食物。就这样独自居住在山林约三十年的时间。
一日。行经一棵大树下。看见旁边有个深坑。深坑中有位因追捕鹿而掉入坑中的猎人。及误落坑中受伤的蛇和鸟。恐慌无助的猎人一看到修行人。便难以自制地放声大哭。修行人靠近坑边告诉猎人:「不要悲伤。现在你已经安全了。我马上就会救你起来!」
因为修行人的救助。猎人得以保存性命。于是非常感恩地对修行人说:「因您的慈悲救获
修行人的慈悲愿力。让猎人深深感动。说道︰「你就如圣者一般。怀着宽恕的心。救济大众又不显扬自己;假如你有任何需要。请一定到我家接受我微薄的供养。」乌鸟就说︰「我叫钵。如果您有难时。只要呼叫我的名。我一定会马上出现。」蛇也说:「我叫长。如果您有任何忧患。呼叫我的名字。我必定立即前去以报答您的恩惠。」大家说完便告辞而去。
有一天。修行人行经猎人舍宅。猎人远远地便看到他走过来。于是急着告诉妻子:「有一位不祥的人正走向我们家。我会假装命令你快去准备菜肴。你记得要面有难色地回答:『已经过了日中。不可食了。』」于是他们便假装热忱地演了一出看似供养。实际却极尽虚伪的戏。
修行人没有得到供养于是又回到山上。看到乌鸟。便喊:「钵」。乌鸟听到问说:「您刚从哪里来?」修行人说:「刚从猎人住处回来。」乌鸟又问:「您吃饭了吗?」言:「因为他们过午不食。我去时已过了正午。所以只好离开了。」乌鸟说:「这个恶劣的人。完全没有慈悲济世的心。而且还违恩背义。虽然我没有食物可以供养。但您请坐着等我一下。我飞去般遮国。一回儿就回来。」
乌鸟飞到般遮国。看到王后寝宫中有一颗明珠。便将此珠衔回。供养修行人。王后小憩起来找不到明珠。急忙告诉国王。国王于是立刻下诏。如果有拾获此珠者。赏金银各千两;如果有知而不报者。则受重惩。修行人得到此珠并不贪着。便拿去转送给猎人。猎人一见此珠。也不问来龙去脉。便将修行人捆绑送到王宫。国王生气地责问修行人:「从哪得到此珠?」修行人心想如果说出来处。国王一定会将全国的乌鸟都杀害。让这么多的众生丧命。实非佛弟子所应做。所以无论国王如何审问。修行人始终一言不发。于是国王便命人杖打修行人。虽身受苦楚。修行人心中却非常平静。既不怨王。也不恨猎人。并慈悲地发愿:「愿我成佛度化众生。令皆离苦得乐。」国王在施以苦刑仍得不到任何答案的情况下。便将修行人关进牢里。待明日处死。
修行人在狱中想起蛇临别时的叮咛。于是呼叫「长」。蛇听
太子昏迷后三天。王下令:「只要有人能救活太子。就把国家分给他治理。」修行人得知此消息便说:「我可以救活太子。」王一听心中非常欢喜。赶紧将修行人招来。用药治愈了太子。
国王依承诺要将国家分于修行人。修行人说︰「我受知有愧。」于是将事情的本末告诉国王。王听了以后感动地泪流满面。便下令召猎人:「你有功于国。赶快前来。寡人将好好赏赐。」等到猎人到来后。国王即因他违背仁义。又欺瞒国王。于是将他治罪。然而。修行人仍未接受国王
省思
众生的心总是随者境界起伏波动。逆境瞋恼、顺境欢喜。在不能作主中徒增贪瞋痴的烦恼。修行就是要「忍」。定力从忍耐中涵养出来。有了定力自能彰显本具的慈悲智慧。真正做到「逢苦不忧。遇乐不喜」。生活无处不是定力与智慧的妙用。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4/138620.html
以上是关于日难王弃国学道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日难王弃国学道;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4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