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心慈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心慈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心慈容
佛心慈容
元朝末年。浙江上虞县有一个人叫王友樵。他的妻子姓陈。她已经怀孕十月。马上就要生产了。
一天。王友樵正独自一人坐在家中厅堂内。忽然远远地看见一个浓眉大眼的异样高僧手执木盂。一边敲打着。一边径直地冲他走过来。等到那和尚离得近了。王友樵情不自禁。就站起身来向他行礼。然后又问他说:“大师。您从何处来?”“我从昆仑山上来。”那和尚一边回答着。一边却全然不顾主人的存在。径直冲内室而去。王友樵一见。心想这和尚竟然如此放诞无礼。居然冲着内室就径直去了!刚才我还向你行礼。把你当作一代高僧哩!这样想着的时候。再抬头一看。却发现那和尚已然掀起门帘。正跨步迈进内室中去;王友樵一见。赶紧厉声吆喝。一面从后面追赶过去。
可是。突然地。一声男婴清晰而宏亮的啼哭声。从内室中霍然传出;再一看。刚才亲眼目睹的那个和尚。哪里还有他的踪影?于是。王友樵在喜得贵子的同时。却又忍不住琢磨:难道我这个儿子便是刚才那个和尚的化身吗?
后来的事实证明王友樵的预感一点也不错。他的这个儿子后来果然成为了一代佛学大师!而这位佛学大师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字一云。号别峰的大同法师!
大同法师年幼的时候。聪明绝代。清越俊爽。只要有所研习。无不深究其中的玄奥道理;写起文章来。不仅文思敏捷。而且辞章翩翩。颇有令人赞叹的地方。他的父亲见了。自然是喜上眉梢。心里暗暗期望他长大之后能够继承家学。并发扬光大它。可是。他的母亲自打听说儿子出生时的异兆时起。尽管有些割舍不断。内心里却明白得很:自己的这个宝贝儿子肯定是个大有佛缘的人。尘世凡俗。哪里会留得住他呢?因此。平时也只是任由他念些书籍。从来不让他沾手其他劳务。
等到大同法师稍微年岁大了些。他的母亲就让他前往会稽(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崇胜寺剃度出家。做了一个和尚。
这时。有一位春谷法师。正在宣讲清凉一宗的法旨。一郡上下的人。大都前去听法会。大同法师听说了。也前去拜谒、听讲。凭借他的聪慧与勤奋好学的精神。不多久。大同法师便尽得春谷法师清凉一宗的真传。
后来。大同法师又到精四法界观拜谒古怀肇公。学业又有进益。
没多久。
于是。春谷法师又命大同法师前往钱塘县(在浙江省))。拜谒晦机熙禅师。大同法师刚刚来到钱塘。听法习禅。潜心修研。便顿觉自己以前的那种种见闻、学识。突然荡绝无存。全作烟云消散;而存乎头脑之中的。不过是一点点佛光孤明。耿耿自照。就这样。大同法师跟随晦机熙禅师习禅六年。深得禅师的钟爱。
之后。大同法师又听人说起。中峰法师修行高远。遐迩传名。于是便又辞别晦机熙禅师而去拜参中峰法师。
可是。令大同法师自己都吃惊的是。自己刚跟着中峰法师学习没多久。竟然就生出一种依附于他。终身伴他学生。从而继承他的衣钵的想法。而且。这种想法随着自己呆的时间愈久而愈强烈。于是有一天。大同法师终于忍不住把自己的这种想法和盘托出。详尽地报告给了中峰法师。
中峰法师听他说完 , 就平静地劝勉他说:“你以前修习的清凉宗。情势一日微弱一日了;可是。凭借你的才气佛法。则足以将它发扬光大。再现昔日昌盛。你何苦要守着我呢?”说完。中峰法师又特地作了一首偈颂。称道清凉宗。并把它抄正后送给了大同法师。
大同法师听完中峰法师的劝勉。若有所悟。又拜受了偈颂。高兴地说:“我今天才知道万法本自一心。而根本用不着探究谁习禅。而谁又从佛。”然后就来到宝林寺春谷法师座前。依旧尊他为师。并把中峰法师的话转告春谷法师。春谷法师早有传衣钵给大同的想法。从此对他就更加看重。不久即命他设坛讲说《杂华经》。
这时。有几位南宋遗老。像当年的旧僚徐天祜、王易节等人。对大同法师颇加推崇。到处张扬他的佛性慧根。竟然招惹得绍兴府范郡守大驾光临。郡守借口春谷法师年事已高。难以支撑寺院上下杂务。想讽喻他趁早退隐后殿。而让大同法师承继衣钵。住持寺院。
大同法师刚一听完郡守的建议。不禁
大同法师这一席话。义正辞严。掷地有声。郡守一听。不觉汗颜。马上避席谢罪说:“法师您果真是位非同凡常的人物。哪里是我们这些利欲熏心的小人所能望及项背的呢!”
这样一直到元仁宗延祜初年(公元1314年)。大同法师才离开宝林寺。出任萧山(今浙江省萧山县)净土寺住持;接着又迁任景德寺。到了光顺帝至元年间(公元1335—1340年)。又被任命为嘉禾(今湖南嘉禾县)的东塔寺住持。最后又回到了宝林寺。
可是。宝林寺却一直是清凉一宗的圣地。也是大同法师最初习学、随侍春谷法师时间最长的地方。无论是寺内僧众。还是附近人役。无不以大同法师作为自己这一寺、一方的荣耀。可是。正因为此。大同法师却始终高卧东塔。迟迟不肯赶任。
后来。宝林寺的僧众和寺院周围的民众五次三番、摩踵接顶般地往来延请。大同法师诚不得已。才终于起身。来到宝林寺。可是。尽管如此。他却又效法终南草堂的旧例。在宝林寺中特辟幽静清修精舍。借以招徕天下俊拔高僧。消息一传出去。那些颇负才学与佛法的异僧高人。无不纷攘沓至。使得宝林寺一时人才毕集。名动天下。
这时候。元朝有位大臣叫忠介
因此。到了元顺帝至正初年(公元1341年)。皇帝就特别颁发大同法师为“佛心慈济妙辩”。并赐给他合体并金和襕僧伽衣。以昭示他的佛学慈法。
后来。到了元末明初。天下大乱。宝林寺也毁于战火之中。这时。大同法师已然年迈岁高。却依然四方化缘。呼告万民。终于又将一代名刹重建起来。
等到明朝灭亡了元朝。太祖曾御命天下佛学大师在钟山设讲无遮大会。会后。太祖皇帝特地在武楼召见大同法师。但是。因为此时大同法师已经年高八十有余。所以。太祖就免去他行跪拜大礼。许其长揖为仪。第二天。皇帝又特地在内禁之中赏赐御宴。随后。又赏赐他内库白金数镒。其他珍奇异宝无数。然后才准允他荣归宝林寺。
大同法师长得神宇越迈。伏犀贯顶。身材修长。而又长于言辞。有一次。有一个顽劣俗人竟然目无法宝。声带鄙意地当着大同法师的面恶意攻击、嘲讽佛教。大同法师听着此人的无耻妄言越来越刻毒。越来越不像话。却也并不和他争辩。只是在一边正襟危坐。双手合十。诵念《华严经》不止。人们看上去。大同法师虽然慈容端庄。可眉宇之间却凝集着一团凛然正气。势可冲天。即使刀斧在前。也不能稍挫其气。就这样。没过几天。那个藐视佛法、大加排难的人便颓然毙命。一命呜呼了!
但是另一方面。大同法师在度化善男信女、弘扬佛法方面。却又恩慈有加。礼遇万民。对于佛教中的其他分支宗派。也极尽扶持、奖掖之力。从不以己攻彼。猜忌疑虑。比如像断江恩。他本来是少林宗弟子。大同法师却能一视同仁。把他介绍、推荐给国君。又如天衣天岸清。本来是天台教弟子。大同法师却提携他到圆通寺研修佛法。
大同法师曾经游学福建各地。沟通各宗各派。共同光大佛教。那时。有位古林茂法师;他是保宁寺的住持。却被一名无赖之徒搅扰。事情越闹越大。这名无赖竟然想到官府去告发古林茂法师。古林茂法师虽然一身正派。不屑与污俗之人理论。却每每被他缠得生烦。一天。大同法师在一家旅店里邂逅遇上了那个无赖之人。大同法师便请求旅店主人特地为自己准备一桌极其丰盛的宴席 —— 旅店主人奇怪。这位高僧怎么竟然撇弃自己几十年的佛学修养突然要开荤戒了呢!没想到大同法师自己却并不吃。而是用它来替一个从未谋面的教中朋友解难而宴请一位从不相识的无赖之人。 —— 等到那人酒足饭饱之后。大同法师这才对他说:“我其实也不认识古林茂法师。不过是风闻他的法号。听说他也是禅宗一大修习高迈的高僧。你现在五次三番搅扰这位佛学大师。大家视你为何如人也?二则大师如果稍一动念。你早已不知被折磨成什么样子了! —— 你还不悬崖勒马。不正是自取灭亡吗?”那人一听。诚惶诚恐。千恩万谢地去了。从此他再也不敢找吉林茂法师的麻烦了。
大同法师十分孝顺。是当时有名的至孝之人。遗憾的是。他的父亲却早早地过了人世。于是。只要是父亲的忌日。大同法师他都要前去祭奠。不管刮风下雨。不管年迈体弱。流泪哀号。令人心为之动。后来。他又四处访求名儒。给自己的父母亲题撰碑刻。以彰扬父母的养育大恩。
到了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十二月。大同法师知晓自己的内脏已显示出小疾病来。第二年的三月十日。大同法师登坛讲演佛学法旨。讲解完结之后。法师辞别门徒弟子。回到方丈之中。端坐而化。时年八十二岁。其中。僧侣生涯则长达六十五年。
大同法师一生。操持戒律十分严格。一只小小钵孟之外。别无长物。另外还有一堆积起来的五千多卷书籍。
大同法师的嗣法弟子也很多。像妙心寺的大衍、皋亭寺的善现、高丽国的若蘭、景德寺的仁静、姜山寺的明善、延寿寺的师显、南塔寺的国琛、福城寺的大慧、景福寺的性澄、妙相寺的道你、法云寺的道悦、净土寺的梵翱、宝林寺的日益等等。不-而足。
转自:如愿法师博客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4/14325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心慈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心慈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