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殊化身的戒阇黎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1-05 01:1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殊化身的戒阇黎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殊化身的戒阇黎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文殊化身的戒阇黎

文殊化身的戒阇黎

戒门阇黎是南宋台州临海人。俗姓娄。父名原佑。是一位仁厚长者。他的祖父曾官拜少卿之职。因为祖传世代有名望。加之又乐善好施。广种福田。菩萨因此托生其家。这就是行善者所得的善报。所谓端生福德智慧之男。

阇黎生而能言

其母张氏夫人。有一天。夜梦月光入怀而孕大士;一生下来就说了四句话道:

“善哉父母。生我劬

佛教中图画故事

劳;

长度群生。为世沃焦”。

父母闻言大惊失色。既喜且忧。此事秘而不言。为师取名曰“顿吉”。后来父母对人说。我子他日应宜出家。有一天小儿忽然对***妈说:“快快替我准备七个人的斋饭。”他的母亲惊奇的问是何故?他说我的同衣们要来看我。父母更为惊异。就为他准备了7人的素斋等候。果然不久就见7个和尚。抚掌打拍。徐徐而来其家。

请坐吃茶后。其父原佑居士。就合掌请问道:“大德何来?”7人中有一人答道:“我们是从南印度来。闻居士生奇子。特来相贺。”

吃过饭。众僧请抱儿相见。其母张氏将儿从房中抱出。众僧们见儿出。即对儿说道:

“仁者有情之轨。切莫被他蒙过须要惺惺。”儿乃抚掌而笑。众僧也就告辞而去。

他们走了以后。儿对父母说:“刚才七人。都是佛菩萨化现人间。”父母闻之欢喜不已。

发心出家

戒阇黎到5岁的时候。他就自称六和大师。志慕空寂。不乐俗事。到了15岁就告辞父母出家。走到杭州路上遇见慧光老和尚。说明想要出家。慧光和尚对他说:“天医波利多。居住飞来峰。你欲出家。宜往见之。”戒师到了飞来峰。波利多见面就问道:

“子何来?”答曰:“从缘来。”又问道:

“是何姓?”答曰:“是佛性”。又问道:

“子身尚俗。安识佛性?”戒师答道:

“我身虽俗。因俗证真。真俗圆融。洞然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波利多尊者异其根利。就为他落发出家。受具足戒。名之曰:“善戒”。从此云游参方。广度群生。

黄牛和尚

有一天戒师去参黄牛萨多波那和尚。和尚常骑黄牛。当时人都称彼为黄牛和尚。即日戒师见黄牛和尚骑牛而来。抚掌于途道:“披毛戴角汉!”萨多和尚即答道:

“笑杀老瞿昙。打破曹溪祖。”戒师大喝一声:“披毛带角。我向你道。一张大犁。任你拽倒。”

黄牛和尚大笑而去。

为五郎神说法

淳熙二年的春天。戒阁黎与他的弟子普明道全等人。往五台山。回到潼州。有一渡口名化生渡。对岸有一个神庙名曰五郎祠。五郎神很有灵异。乡人每天杀猪宰羊的致祭不辍。五郎神知道戒师行至此。就化为老虎挡住去路。不让戒师到那里去。戒师知虎为五郎神所化。以手格虎让路。来到五郎祠。指着五郎像叱道:

汝是一郎至五郎。

妄兴祸福宰牛羊;

老僧为说无生法。

免至冤家累世偿。

五郎神像一时塌坏。五郎祠也无火自焚。乡人惊骇不已。邪神显灵。妄兴祸福。愚人无知。杀生祈福。人神获罪。世人不觉。无世无人。无地不有。如来说为可怜愍者。若非菩萨威神之力。五郎神等。仍然执迷造业。妄兴祸福咧!敬希读此文者。普为劝化。功德无量。

慈济三昧妖魔现形

淳熙三年。戒阇黎来洛阳。洛阳有一富家。名李光弼。常常听信妖巫之言。沉溺迷信邪魔。戒师愍其愚痴。为邪魔所惑。就亲自来到他家里。端坐入慈济三昧。众魔惊恐。各现形相。均为邪魔外道。牛神怪鬼之类。一时无法遁形。向戒师哀求道:“我们没有智慧。作恶造非。乞为开导。”戒师道:“汝等众魔妖精。性本妙明。从今以后。不要再害生灵。”于是众魔如获大赦。作鸟兽散去。其家亦从此安宁。李光弼拜谢道:

“弟子蒙师哀愍救拔。当何以报答大德?”师道:

“我以慈悲。济诸苦难。为什么要你报答?”

从此。李光弼居士倾心奉持三宝。广结善缘。

人不行善死后为犬

淳熙四年。戒师来到杭州天竺山。行人禅师。勤修止观。与师同里而住。两人交往。颇为相得。行师告戒师道:“我要回台州兜率院。我们一齐去好么?”戒师一听。很高兴道:“好!”

他们两人结伴同行。来到绍兴居住旅馆。店主王伯恭见二师结伴而来。向前顶礼恸哭。戒师惊问何故?店主答道:“先君小祥。”戒师道:“你知道你父亲死后往生何处?”王伯恭道:“弟子不知。愿和尚慈悲。指示我父。所生之处。”戒师回头对行人禅师道:“这事怎么办?”行师道:“救诸有情。今正是时。”

戒师即呼其家犬到面前来道:

“汝身虽异。本性昭然。”

说也奇怪。那只家犬一听戒师的话。就忽然泪下。而且开口对王伯恭道:

“我是你父。以罪业故。受此报形。”伯恭道:

“既是我父。作何罪业。而遭此报呢?”其犬道:“我平生不信佛法。诬坏善人。自己不行布施。看见他人行布施。用言阻止。也不让人家布施。因此遭此报。愿汝念父子之情。哀求二师慈悲。为我说法得脱此形。”

王伯恭知道家犬就是父亲投生变的?顿足哀号。恳求二师救他父亲。戒师对着狗子说法道:

“心随境转。业花敷茂。心空境寂。业花自寂;罪无定罪。业非真业。心邪则业风自生。心正则业风自止。皆由汝心。非他所授。”

犬闻法后。至晚不食而死。伯恭因此也求戒师为他落发出家。法名道稠。追随戒师行化四方。行人禅师。专修弘净土。誓愿众生。同生极乐。

李文靖为盗死后变牛

淳熙五年的秋天。戒师赶回故居赴丧事。一日在门外眺望。忽见田野之间。奔来一群牛。来到大师前跪下。戒师知道群牛来意。故意问道:

“畜生!你们跪在我面前有什么事?”群牛叩头道:

“仰求菩萨慈悲救拔我等脱苦!”戒师又问:

“汝等所作何罪。令我救拔?”牛又答道:

“自作教他。业镜昭然。若无菩萨慈悲救拔。我们不能脱此苦果的。”菩萨又问:

“汝等中能知宿来因缘。为何遭此业报么?”

这时其中忽有一牛抬头答道:

“建真年中。岁比不登。当时有李文靖率领徒众。到处掠夺捉财。为寇作乱。领导作乱的李文靖就是我。群牛都是当时随我危害人民的徒众;以此业因。堕于异类。身虽异相。本性常存。求师慈悲。乞垂救度。”说罢流泪磕头不已。

戒师为群牛说法道:

“为善上升。为恶下坠。心差则万境纵横。心正则一道坦然!汝等欲免披毛戴角。心施勇猛精进;了达心空。都无所有。即得解脱。经云∶“譬如种子别。生果各殊异。业力差别故。种种相不同。”

群牛听戒师说法后。叩头致谢。各回栅栏。一夜之内。都一齐死去。后来。那地名就叫做牛跪岙;以志群牛跪此闻大士说法超生的纪念。

金屠夫放下屠刀

淳熙六年的五月间。戒师走到一所小街头。见一屠夫名金炳的人。正缚着一头羊。举起屠刀来正要向下斫去时。待宰的羔羊仍然挣扎哀呜。咩咩的叫声不绝。戒师愍然说道:

“你两脚不修。遭此活剥!”这一说奇怪。炳屠夫叉手而立。刀也不斫下去了。羊子也不咩咩的叫了。戒师也就为人羊说法道:

“人成羊。羊变人。只在转瞬之间。一切众生。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属。易生而受鸟兽等身。云何于中取而食之?汝等从冥入冥。报此躯壳。契他八两。还他半斤。若能返妄归真。从冥入明。脱此躯壳。应当皈依三宝。永不杀生。”

金屠夫听大士说后。放下屠刀。合掌礼拜。誓愿舍妻出家。用忏罪业。戒师为他披剃受戒。法名可化。

后来可化往天台山参石桥禅师。路上遇见杀人越货的强盗。诘问可化往那里去!可化答往天台礼石桥。盗贼们搜化有无携带银钱。加以痛殴。可化大叫“冤家苦哉”。盗贼们笑道:“正是冤家。”于是缚化树上。将欲活剥。这时有一盗首走来。追问经过道:

“他是出家人。那里有钱。杀了他也没有钱。放他去吧!”可化死里逃生。也不敢再去天台。仍然回来。到寺将经过行告诉戒阇黎。戒师说:

“若无老僧救你。

定还他八两了!”

可化也于言下大悟。

戒阔黎把糖给你吃

淳熙六年的秋天。戒师到永嘉礼真觉禅师的塔。有一个名王一真的女人。手捧着香来到戒师前长跪不起。请求戒师赐子给他。

戒师开示道:

“你要求子。应当心存孝敬。广行布施。还要供四圣。斋六凡。愍济贫穷。孝事翁姑。决定能育贵子。”

一真回去将此话告诉他的丈夫。其夫大喜迎师供养。那天戒师到下午才到。已经吃得醉眼昏昏。酒甜呕吐。和衣而卧。一觉起来。用手书空而语道:

“王氏无嗣。愿得贤子。”然后索纸笔大书数语。缄封后交王妇道:

“内有题记。应期开视。如值难产。须来见我。勿忘吾嘱。”说罢所长而去。

不久一真果然怀孕。临盆时难产。痛苦万分。忽忆师言。派仆人前往告急。在酒店里找到了戒师。戒师就微笑道:“我就知道你家子母未分。”说罢将桌上所剩的糖果交给来仆道:

“你赶快回去。就将这搪果掷进产母房中。口中同时说:“戒阇黎有糖果给你吃。产儿一定欢喜出来。”酒店的众人听他如此吩咐。莫不掩口大笑。仆人无奈只有持糖果急回。一一依戒师的方法而行。果然糖果抛进说了几句话。产儿降生。拆开戒师所留之封记看时。所记时日不爽。

龙神作乱师为说法

淳熙八年。戒师与释行人同游江心寺。听人说龙王庙的神。迭著灵异。常常现形给人看。有时兴风作浪。帆樯为之摧折。行船的人苦不堪言。行人大师对江心寺住持了公道:“从前文殊南游。到福城来说修多罗时。大海之中。有无量数龙神。来听菩萨说法。深厌龙趣。勤求佛道。舍去龙身。生人天中.此龙作梗。难道就没有能降伏的了?;

了公禅师道:“今戒公在此。你可以去和他商谈试试看。”戒师闻说此事之后。就到龙王庙中对龙神叱道:“往昔我曾为汝等说微妙法。而今汝族舍龙生天。汝以嗔恚。又堕苦趣。汝能不忘夙愿。皈依三宝。拥护伽蓝。仍能脱此苦趣。”戒师说罢.神像自毁。从此那地方海面再不兴风作浪了。

阇黎与周七娘

淳熙九年的三月间。戒师回到兜率院。一天与周婆游行街市嬉戏歌唱。周婆排行第七。人称周七娘。世居临海紫岩。她的父亲曾做过两浙运使之官;母亲于氏生周婆时就有种种神异。因此长大也不肯结婚嫁人。每天行乞于市。逍遥度日。甚至夜间也不回家。睡在善济桥下面。市人不识皆说她是疯婆子。可是常常与戒阇黎谈话。妙行莫测。时人不解。皆笑她为狂。

吐活虾子出来

有一天戒师买了很多虾子。煮熟而食。虾子吃下去;卖虾者来要钱。戒师以空囊相对。卖者见和尚没有钱。不禁大怒骂道:“你吃了我的虾子。现在不给钱。不行。不然你还我的虾子!”满以为吃下去的虾子怎么可以还出来呢?那知戒师闻言大笑。一张口喷了满桌子的虾子;一条一条都活泼泼地在桌子上跳。众人大骇。戒师头也不回。手携周婆。行歌而去。

为许盂贤吃鸡度母

淳熙十年的秋天。邻居许孟贤居士。他的母亲去世。请戒师念经超度。戒师笑道:

“老僧近来嗜食母鸡。听说你家中养的有。”

孟贤道:“等佛事做好。我一定将母鸡奉献。”戒师坐在道场内

台湾佛教典故动画故事

。入慈济三昧。照见六道

佛教里公主的故事

。这时许家的一只母鸡。忽然飞越墙外邻人家中。邻人烹而食之。当夜孟贤见母托梦道:

“我以宿业。致堕异类。今蒙菩萨度脱。能得往生。我儿为我叩谢戒师大德。不要忘记。”

第二天盂贤将梦中见母所说之事相告。戒师对孟贤道:“你信得过么?要知种善得果。为恶招殃。”孟贤因此一意专修净土。往生时异香满窒。家中人见有幡盖接引而去。

少妇生子不育之故

淳熙十一年八月间。戒师从吕国往海游。路遇一妇人哀号不已。戒师询问为什么如此痛哭不止?其妇哭道:“小妇人屡次生子不育。不知是什么冤业?”戒师道:“你想知道冤业么?老生唤来与你相见。”说罢用手一指地上。有一大蟒从地穴中出来。怒目睽睽。妇人大惊恐怖。戒师道:“你不要怕。这就是你的儿子。”这时大蟒忽作人言道:“你还知道杀我的事吗”妇人道:“我什么时候杀过你?”大蟒道:“你忘记了溺女的事吗?”为你所溺的女孩就是我。因此我常想报仇。阴曹因你舍钱修路。因此尚未害你。我今天受文殊戒师菩萨的戒法。不再找你寻仇了。”言罢不见。妇人也收泪作礼而去。再也不为丧子而哭了。

有很多人。重男轻女。先生女的就将婴儿溺死。后来往往生男不育。不知何故。总是哀哭丧子之恸。读此文者。可以省矣!

老龙化人入寺闻法

淳熙十四年。灵江有龙潜居。常常化身为老者。入寺听戒师讲经。有一天戒师说法后。将要关门时。老人靠门求见。戒师开口。老人走到师前。叩首不已。泪流满面的说道:“我以夙业。久堕龙身。幸有宿缘。值师在世。乞师开示法要。脱此苦趣。”戒师道:“汝求解脱。谁人缚汝?”老人道:“无人缚我。唯业身未能度脱。久闻正法。仍然心惑未离。”戒师开示道:

“心异千差竞起。心平法界坦然。心邪三毒萦缠。心正六通自在。心空一道清净。心有万境纵横。心猿意马。宜自凋伏。作佛证圣。以及堕狱受畜。皆自所为。非天所授。”老人仍未能在言下解悟。戒师又道“汝将何听?”老人道;“我以耳听。”戒师道:“耳听增惑。何不心听。……但自返照观心。则大光藏。悉得现前。诸惑自然消忘。”

老人闻法。顿然发明心地。伏地感谢。化作飞龙。潜伏西山。脱骨而去。

子骑父背父受子鞭

绍熙九年的冬天。戒师往城南有事。路上遇见陈天兴骑驴而过。戒师叹口气说:

“子骑父背。父受子鞭。”

那只驴子一听师言。忽然尽力的跳起来。陈天兴也被翻落地上。这只驴子跑到戒师前跪伏不动。戒师对驴叱道:

“陈茂荣!陈茂荣!

家富害人克众成;

佛法僧号都不信。

报此情形几时停!”

奇怪的是。此驴听了戒师叱责之后。竟能开口作人言说:

“我生不信因果。诽谤佛经。惟喜欢词曲小说。又与乡民们介绍房地等事。凡费钱百贯。则诈言千贯。克众敛财。为富不仁。又曾背着儿子。将百贯钱。聘娶幼妓。淫逸自乐。我死后两次作牛。偿还乡民钱债。辗转凡七易主人。始脱牛身。现在复生驴身。以偿我子。今受儿子骑打。口不能言。甘心受苦。今蒙大士。与我甘露。所以才能口出人言。惟愿慈悲。涤除罪业。会得解脱。不生畜类。”

陈天兴闻悉这常常被他鞭打的驴子。竟是他自己爸爸变的。不禁放声大哭。哀求戒师解救苦难的父亲。戒师为驴说法道:“诸法假名。无有真实。妄心才生。异相现前。”

驴子听师说法后。大吼一声。跪掷而死。天兴买棺将死驴盛殓安葬。当夜天兴梦见父亲来对他说:

“我以夙愆受此报形。今遇文殊菩萨说法。得度脱矣!”

天兴仍请戒师诵经说法。师为天兴说法道:

“汝父不信三宝。堕异类。法华经云:‘若生骆驼。或生驴中。身常负重。加诸杖棰。但念水草。余无所知。谤斯经故。获罪如是。’汝今既能皈依三宝。诵经忏悔。汝必决定能脱离畜类。”

那天夜间天兴又梦见父亲来托梦说:

“我二报已解脱矣!寄语世人。恭敬三宝。灭罪生福。毋得懈怠。”天兴知父二度托梦。脱苦超生悲喜不已。

三个猪头五斗酒

有一个知府名汪平父的汪太守。对他夫人说:“听人说兜率院

佛教敢于挡当民间故事

和尚戒阇黎。能够吃三个猪头五斗酒。我想试试这和尚的食量。”夫人也笑诺。具名相请。迎戒师来到太守府里。没有谈话先进酒。进食。

清佛教人物故事大地瓶

桌上的酒莱为之一空。太守见如此食量。也不禁称奇。可是太守的夫人在后面窥见有腾空而入的鬼神环卫。但见戒师掷之左右。众鬼接而啖之。事后夫人将所见之事告之太守。太守大骇。第二次再请戒师来吃饭。暗中偷窥。果如夫人之言。敬畏不已。

疯僧疯婆吃酒蹉跎

淳熙十三年。周七娘与戒师游戏街市。握手沿路经行。啸歌自得:

笑煞愚痴汉。营家无歇时;

四山若来合。妻子各分离。

又歌曰:

世人都笑我。我笑世间人;

如意摩尼现。无人识本真。

当时的人也莫测他们是凡是圣。只笑笑而已。戒师又为之歌道:

疯僧疯婆。吃酒蹉跎!

太守仁风阇黎神诀

绍熙四年台州大旱。五月不雨。黎民百姓。祈祷神只。也是不获感应。反而炎阳更加热烈。当时的太守赵邦彦。把城隍庙的神像都请出来暴晒。责其不能泽雨救民。并对神像说:

“谁职其咎。不恤民命。民为溺职。”

那天夜里神示梦说:

“汝知龙属。职司行雨。若无天命敕令。是不敢自专的。城东兜率寺戒阇黎。是文殊菩萨示现。力能致雨。试往求之。”

第二天赵太守斋戒沐浴。率领僚属。亲谒寺中求见。侍者道稠。为通诚悃。他们进去时正当戒师醉后呕酒。官吏把所见之秽告诉太守;太守不听。直进师室。惟闻异香芬馥。缁白奔进。遁相骇异。戒师问道:“明府来此何为?”太守焚香顶礼道:

“邦彦少德。报有微禄。恭膺敕令。牧守此邦。大旱为灾。民不堪命。邦含薄德。施政乖戾。上天降殃。以彰臣心。用是首愆思过。冀格天心。乞师慈悲。俯垂明证。愿求一滴天浆。永息万民热恼。不胜瞻望之至。”

言罢再拜不起。戒师道:“明府不用心忧。当有报命。”太守率众叩谢辞退。戒师即索纸墨作一锁馀书。取火焚之。不久大雨随至。四境沾足。那年秋天方能播种。然而收成大丰。农民以歌纪之曰:

仲春喜新晴。六月遭酷热;

太守扬仁风。阇黎妙神诀。

除热得清凉。欢声几时歇;

七月始种田。登场大有年。

讴歌遍村巷。快活似行仙。

现大神变后合掌坐化

一日戒师踊身虚空。现种种神变。还入本座。双手举示。连呼大众看着:左手现日。右手现月。大放光明。大众欢喜注视。戒师说:“老僧以此神力。转大法轮。”又见他口现莲华。放百宝光。灌诸人顶。大众惊叹。又着见戒师顶上毫光万丈。光中现出七佛。八廛中空。照遍世界。四众瞻仰。叹未曾有。最后对大众说:

“老僧世缘已毕。会与汝等作别”。四众悲泣。道稠出众请问道:“若大道场。当来如何?”师曰:

“我此道场。水火不漂焚。世世不泯绝。当来遭不祥。誓不成正觉。”

戒师合掌坐化后。太守赶来瞻拜。流泪沉痛的说:

“我以薄德。不获入室亲闻法要。负疚滋深。”施舍巨资为师建祠宇。

戒师迁化后。屹然不动颜貌如生。荼毗之日。抬之不起。道稠告四众道:“我师为七佛之师。方便示视。不应以凡火焚化。”为师开襟以待。忽然胸中迸裂。出三昧火自焚。五色祥云缭绕不散。舍利如雨而下。造塔于寺。永镇山门。

戒师圆寂时。有人对周婆说:“戒和尚化去了。”周婆问:“真的吗?”也于普济桥下瞥然而化。化生莲华。香光交错。里巷宣传。观者纷集。莫不惊叹不已。

当戒阁黎入塔后7天。忽然有一异僧。鬓眉皓白。衣衲跣足。携锡杖而歌曰:

戒师文殊。周婆普贤。

随肩搭背。万事流传。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9/185817.html

以上是关于文殊化身的戒阇黎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殊化身的戒阇黎;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343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