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鼓山韦驮显灵的真实故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鼓山韦驮显灵的真实故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鼓山韦驮显灵的真实故事
鼓山韦驮显灵的真实故事
那是在清朝雍正十二年(1773年)间。鼓山涌泉寺的老方丈圆玉禅师因要协助朝廷编修《藏经》。无法管理寺院。于是他把
法印是宁化人。姓李名象先。这一年年仅十六岁。自幼出家。刻苦好学。聪慧颖悟。但让这样一位毛头小子来管理一个四五百僧众的大寺院。一些资格老的僧人虽然心中不满意。因碍于是老和尚推荐。明里不敢吱声。背地里却都在看象先的笑话。象先正式就任方丈后。更加埋头钻研佛学。刺血写经。寺中大小事务。只交给别人。自已从不过问。
过了一段日子。管粮仓的僧人前来禀报。说寺内粮食只够僧众四、五天伙食了。让方丈及早想办法。象先这才着急起来。他派人下山购粮。但仍然不够寺内所需。急得象先拜了大雄宝殿的如来。又拜天王殿里的弥勒。最后他转到护法天神韦驮像面前。拈香祷告。心中求韦驮帮助渡过难关!
这天夜里。象先和往常一样在禅床上静坐。忽然觉得身体懒懒的。意识有些迷糊。似醒似梦中。韦驮出现在面前。对他说:“明天一早有人送米来。快派人赶到江边去挑米。”象先惊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觉得有失戒律。急忙起身盘足静坐。可是一颗心总是静不下来。忐忐忑忑一直到天色微明。才走下禅床。草草洗过脸。就
等到众僧到齐后。象先双掌合十﹔默默祷颂一番。提高声调对大众说:“昨晚韦驮托梦与我。叫我们今早下山。到江边挑米。年老体弱留在寺里。年青的快去准备扁挑。跟我一起下山去吧。”这句话可把大家听呆了。有人大担提问:“山下果真有米吗?”
他很有把握说:“下了山就知道了。”众人不敢违拗。分头去准备扁挑、麻袋。有几个年老的本来可以不去。因为是属于“走着瞧”的。也跟大伙一起下山凑热闹。一行一百多人。翻过灵源洞。浩浩荡荡沿着一条通往魁岐的小路下山。刚走到半山腰。就看见江边已有一艘海船被一队官兵团团围住。
原来雍正年间。海禁很严。走私一被查获就要问斩。被围住的正是一艘走私船。偷运白米往暹罗国贩卖。暹罗平时不乏大米。因国王泰萨罗驾崩。众王子为争夺王位引起一场战争。造成粮荒。走私船航行途中遇狂风。只得就近折入闽江口避风。不料被盘查哨发现。一直追到魁岐。在此停泊受检查。米商惧怕杀头。编造谎言。说是运米前来施舍给鼓山涌泉寺的。哨官哪肯相信。正在盘问间。看见山上来了这么多手执扁挑的僧众。就问:“米商说。事先没有和你们联系施舍之事。你们怎么知道来这里挑米?”
象先急忙回答:“我昨晚梦见韦驮显灵。所以才下山接米。”
那米商机灵得很。也凑上前插话:“是呀!我们在海中航行。突然狂风大作。大雾迷濛。也是韦驮显灵指引我们进入闽江口的。
哨官也很信佛。听说韦驮显灵。也就不敢再追问。允许卸米。那米商保住头颅不搬家。已
大米一进门。等不及进仓。大伙就拥到韦驮像前答谢。只见韦驮混身冒着大汗。好象累得站不起身来。这就奇了。土塑木雕的神像哪能冒出汗水呢?众僧惊异之余。一齐俯伏叩拜。高呼:“韦驮天王。您太辛苦了!请休息吧。”
象先立即传寺内塑工。再塑一尊韦驮坐像。让他在大殿休息。这就是鼓山特有的“坐韦驮”来历。
鼓山韦驮显灵的故事。很快被传开了。登山瞻仰的人很多。施舍也跟潮水一般涌来。涌泉寺再也不愁没有粮食了。
象先所立的韦驮坐像。“文革”初期被几个红卫兵破“四旧”砸了﹔1988年。特聘民间著名雕塑家陈世善重塑一尊。仍陈列在大雄宝殿的东北偶。新塑的“坐韦驮”如常人一般高大。踞坐在一方岩石上。全身披甲。一手持杵。杵尖斜指地面。状似降妖伏魔。象先所刺血书写的经卷。侥幸保存下来。现
后来砸韦驮坐像的那几个红卫兵。不知道怎么回事接二连三出了事。知情的人都说干坏事遭了报应。谁说天理昭昭没有神知哩!
网络转载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9/19101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鼓山韦驮显灵的真实故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鼓山韦驮显灵的真实故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3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