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普劝大众戒除邪YIN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秦昭」普劝大众戒除邪YIN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普劝大众戒除邪YIN
世上有一种极其惨烈、极为深重的祸患。往往使人丧失性命。可是人们却大都沉溺于其中。甚至不惜以身相殉。至死都不肯改悔。这便是对色欲的贪爱!那些道德败坏之流。放纵情欲。寻花问柳。偷香窃玉。做下种种毁坏社会伦理的恶行。致使家庭衰败。父母受辱。自己恶名远扬。连累后代子孙。他们活着时寿命被削减。不能尽其天年。死后还要永久
佛教女鬼故事大全
堕入恶道。这些人所受的报应姑且不论。即使是夫妇之间的正当性关系。一旦沉湎其中不加节制。由此而丧生的人。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也是数不胜数。本来是想贪图快乐。结果却招致死亡。鳏夫、寡妇的茕苦不幸。实际上多由自己造成。并非命该如此。那些平日沉迷于床第之欢不能自拔的人。可以说是咎由自取。但也有平时房事并不过度。只因为不知道应当注意的各种忌讳。贸然为之。因而招致死亡。这样的事例也为数甚多。在《礼记·月令篇》中有这样的规定:当惊蛰节气即将到来。春雷震响前三日。要由官吏振响木铎。宣告政令。警示人们在此期间禁止房事。以免胎儿发育不全。古代圣王的爱民情怀。真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各种忌讳事宜。在《寿康宝鉴》中有详细说明。应该一并购阅。)我常说世人辞世的真正原因。由色欲而直接致死的占十分之四。间接致死的也占十分之四。这是由于贪着色欲使身体亏损。当受到其它风寒、病毒等感染而死去。一般人总把这些人的死。归之为他们的命不好。不知贪色的人突然死去。其实并非他们生来注定寿命短促。因为只有那些心地清静、品行端正、不贪欲事的人。才能活到自己命定的寿数。而贪色的人全都是自我戕害宝贵的生命。以致过早去世。这怎么能说是命中注定呢?其中真正能依命而生、命尽而死的人
哪一幅壁画属于佛教故事画
。只占到十分之一二而已。由此可知。世上多半都是贪着色欲而枉死的人。这一祸患之严重。再没有别的能与之相比。这是多么令人深感哀痛。又是多么的令人深怀畏惧!然而也有一种方法。
佛教故事相关的书
既不用费钱。又不用费力。却能成就至高的德行。享受至大的安乐。给子孙留下无尽的福荫。使自己来生有贞良的眷属。这便是戒淫的善行!夫妻间的性生活。前面已略说其中利害。暂且不论。至于各种不正当的邪淫行为。却是无廉无耻。极秽极恶。完全是以人身在做畜生的事。所以当有艳女前来私会。或是妖姬投怀献媚。君子则视为莫大的祸殃而予以拒绝。因此而福星高照。天神眷佑。小人则视为莫大的幸福而欣然接纳。因此而灾星降临。鬼神诛戮。君子则因祸而得福。小人则因祸而加祸。这便是古人所说的“祸福无门。唯人自召”。世人若于女色关头不能彻底看破。便是以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至高德行、至大安乐。以及子孙无穷的福荫、自己来生的贞良眷属。全部断送在片刻的欢娱之中。这是多么的令人悲哀啊!清代周安士先生所著的《欲海回狂》一书。对内容作了细致的分类。加以详尽的剖析。用雅俗共赏之笔。写下了既有诚挚劝勉。又有严厉训诫的感人文字。对古往今来不淫而获福、犯淫而致祸的诸多事例。原原本本作了详细地记述。作者在书中大声疾呼。不遗余力。宛若暮鼓晨钟。发人深省。就是想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得到幸福快乐。健康长寿。各尽天年。须知此书虽是为戒淫而作。其所阐释的义理与准则。无论是国家治理、自我修养、家庭完善。还是探寻宇宙人生的奥妙、悟明自性、了脱生死。全都圆满地包括无遗。读者若能细心领会。身体力行。融会贯通。一定会达到圆融自在、触目是道的全新境界。安士先生的忧世救民之心。真可谓至深至切!
附录:懿德堪钦 (《扬州甘泉县志》)元代秦昭。扬州人。二十多岁时准备前往京城。已经登船就要出发。这时有一位朋友邓某。持酒前来送行。两人正在饮酒时。忽见有轿子抬来一位美丽的女子。邓某让这位女子拜见秦昭。并说:“这是我为京城某部的一
佛教的故事或传说有哪些
位官员买的妾。正好你进京城。就请顺路帮我送去吧!”秦昭觉得二人孤身在外。一路上多有不妥。于是再三推辞。邓某生气地说:“你为什么如此固执?我信任你。才把此事托付给你。若是你把持不住。那就把她送给你。也不过两千五百缗钱而已!”秦昭迫不得已。只好答应下来。当时天气已热。蚊虫很多。这位女子随身没带蚊帐。在船上倍受蚊虫叮咬之苦。秦昭只好让她也一起睡在自己的蚊帐里。船途经内河。过了几十天才到达京城。秦昭让旅店的老板娘帮助照顾女子。自己拿着邓某的书信去找那位官员。见面后。官员问秦昭:“你来京城。一路上带家眷了吗?”秦昭回答道:“就我一个人来。”官员听后。脸上顿时有怒色。但因为有邓某的信。只好勉强把女子接到家中。到了晚上。才知道她并未失身。这名官员惭愧感慨不已。次日就立刻派人给邓某送信。盛赞秦昭品德高尚。随后又前去拜访秦昭。说道:“阁下真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千古少有。昨天我还非常怀疑。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感到十分惭愧!”[按]秦昭的心中若不是已完全断绝私欲。达到纯然的道义境地。与这位美丽的女子同吃同住几十天。能没有情欲吗?秦昭固然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这位女子也是一位贞洁的淑女。美好的品德。纯洁的心灵。多么令人景仰!因此把这则事例附录于此。以使其广为流传。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释印光谨记。
在无边无际的轮回中。众生的罪业深广如海。其中最难断除的就是色欲。世间万象纷繁扰扰。其中最容易触犯的便是邪淫。拔山盖世的英雄。因此而国破身亡。文采绚丽的才子。因此而身败名裂。从古至今。无论贤良与愚昧。全都在所难免。况且世风日下。古道沦亡。不仅放浪轻浮之人沉迷于色情场所。多才多艺的文人也慕恋风尘女子。嘴里说要节制欲望。欲望却更加强烈。耳中听到戒除淫欲。淫心却倍加旺盛。路边遇到娇美的女子。便不停地注目张望。闺中见到美丽的容颜。就情思缠绵难以排解。这都是由于心灵被肉体所驱使。理智被欲望所迷惑。相貌平平的女子。偶然打扮一番。就觉得像西施一样美丽。模样难看的村妇。一旦涂脂抹粉。便忘记了她原来的丑陋。哪知道这一念邪淫之心。天地难容。神人震怒。若毁坏别的女子的贞操。就会在自己的妻女身上偿还。若是玷污了别人家庭的
佛教老罗讲故事
名誉。自己的子孙也受到同样的报应。断子绝孙的原因。无非是刻薄狂妄。妓女的祖先。必定是贪色的浪子。本应家财富有的。被上天的神明所剥夺。本应地位显贵的。被从科举的金榜中除名。在世时遭受责打、杖击、劳役、流放、死刑等酷刑惩罚。去世后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忍受罪苦。从前种种恩爱。在这里全成泡影。昔日的雄心壮志。到此时荡然无存。普劝青年志士、才学名流。应当及时醒悟。破除色魔迷障。红润白皙的面颊。其实是带肉的骷髅。妆扮美丽的身体。不过是穿着衣服不断向外排泄的厕所。面对如花似玉的美女。也要像对自己的姐妹和母亲一样。没有犯下邪淫过错。须谨防失足。曾经做过此类恶事。务必悔改回头。更请展转流通戒淫书籍。使更多的人受到劝化。人人走出迷途。步入觉悟的正路。若以为劝人戒淫不过是迂腐之谈。请看冒嵩少所得的善报。如以男女风流韵事为佳话。金圣叹的结局便是前车之鉴。冒嵩少(《冒宪副纪事》)明代江苏如皋的冒嵩少先生。名起宗。己未年(1619)在科举考试中落第而归。在注解《太上感应篇》时。他对“见他色美”一句。下了很多功夫。当时帮助他抄写的。是他家请来的私塾老师罗宪岳。后来罗宪岳回到南昌。在崇祯戊辰(1628)正月时。梦见一个道士装束的老者。左右有两位少年陪从。老者手中拿着一本书。叫站在左边的少年朗读。罗宪岳悄悄听着。正是冒嵩少先生对“见他色美”这一句的注解。读完。老者说:“应该得中。”然后又叫站在右边的少年作诗。这位少年咏道:“贪将折桂广寒宫。哪信三千色是空。看破世间迷眼相。榜花一到满城红。”罗宪岳醒后。确信冒嵩少先生一定会中进士。就写信把这一吉兆告诉了他儿子。等到发榜时。冒嵩少果然登第。后来官职一直做到宪副。
金圣叹(姑苏盛传)江南的金圣叹。名喟。学识广博。喜欢涉猎奇闻异事。才思敏捷。自以为世上没人能超过他。他写了很多含有色情内容的书。以此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他所点评的《西厢记》、《水浒传》等。对书中淫秽的内容。往往引用佛经加以评述。当时人们敬佩他的才华。因此流传很广。他还写了一本《法华百问》。以个人的错误见解擅自解释经文。混淆视听。贻误众生。顺治辛丑年(1661)。忽然因事被逮捕入狱。后来竟被处死。暴尸街头。 (原文作“荆某”。因为当时还有所顾虑。现在已过去很久了。所以特加订正。)
同样是人。有的劳心。当官治理他人。有的劳力。终身受人役使。有的享受荣华富贵。有的忍受贫穷困苦。这难道是天道不公平吗?其实还是由自己所招致。《诗经》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周易》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今世富贵的人。都是前生修福行善所得。子孙能够享褔。全是因为祖上积德所致。这一切都遵循着必然的因果法则。然而享福的时候。还要注意继续修福。就像耕田种地。年年收获。还要年年播种。如果仗着权势寻花问柳。岂不是孟子所说的得人爵而弃天爵吗?难的是处于顺境。容易沉溺于享乐之中。因此而丧失善念。滋长淫欲之心。若能于此时蓦然悔悟。便是真正的福德深厚。一愿天下太平。社会安定。灾难永除。人民幸福安康。
二愿世人常修其心。常治其身。善心增长。常闻善法。
三愿圣贤常驻世间。宣讲善法。
四愿常随恩师身畔常听教诲。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19/193004.html
以上是关于「秦昭」普劝大众戒除邪YIN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秦昭」普劝大众戒除邪YIN;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3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