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为道当行坦途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23 01:5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为道当行坦途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为道当行坦途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为道当行坦途

为道当行坦途


绵亘数里的高山峻谷间罕有人烟,除了入山采宝的商人外,就剩些亡命之徒藏匿其中。
这天,一列满载珍宝的商队取道经此。当中有一商人正得意地做着发财的美梦,但是所乘坐的车辆却因宝物过重,车轮不时发出抗议的声音,于是他渐行渐慢,与同伴间的距离愈拉愈远。
商人眼看着前行的同伴早已不见踪迹,后方又无来者,心中不禁一阵悚然。担心被劫的商人在慌忙之际,突然瞧见路边一条小径,顾不得许多的他,便转向前行;然而径窄崎岖,未行数里,一不小心便连人带车摔落山涧。
商人身虽无伤,但看着轴毁轮散,旷野无人相助,忍不住捶胸顿足,倒卧地上嚎哭了起来。万念俱灰的他,不但不想方设法寻找出路,也不肯修治朽车,只是任己涕泗横流,哀诉不绝。
此时,在祇洹精舍说法的世尊,以天眼观察到这位失伴落难的商人度化因缘已经成熟,便化现一人,端坐于旷野虚空当中。商人一见即大呼救助,于是化人运用神通,将他及车上的财宝送至祇洹精舍前。
奉佛命而出的比丘,领着在精舍门口的商人入内进觐世尊。商人一见佛面,心生欢喜,善根现前,即恳请佛陀为其剃度出家,世尊随即为他说法。新进比丘闻法清凉,离诸热恼,决定将所有财宝供养三宝,并且欢喜赞叹地说:「今日我逢大难无有损伤,皆因过去修善积福,才能有三宝的护佑。」世尊知其心已调柔,便又开示:「修行当依正法,远离欲爱不净垢秽之处,如御车时当行坦大宽

佛教故事五个子女

正之途,若舍大道而行邪径

佛教因果报应真实故事大全

,则将有翻覆折毁的危险。」比丘一听,惊觉:「世尊神力真是难以思议,竟知我今所遭遇之难。」于是信心倍增,一心谛闻法理,从闻,而思,而修,豁然开解,次第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圣位,最终证阿罗汉果,不受轮回后有。
现场共同听法的比丘中,恰有些心志不坚者,欲破犯戒法。佛陀以他心通知其所想,于是藉此因缘方便开化:「离开正法、忘失正念的人,因愚昧蔽心,如同行岔道之车,有折毁的危险。今日众中异心之人贪欲心炽盛,且于如来面前欺瞒覆藏,以为无人所知,真正是最愚痴的行为。殊不知老死若至,无法可救,对天号哭也是徒然!纵然泪如雨下,泛溢于四海,也不能免堕恶趣。我今出现于世,说究竟灭苦的方法,令众生不受贪火烧身的痛苦。你

佛教红莲的故事

们若在我法中执意犯戒不悔,饶是恒沙诸佛也救你不得!」
比丘们听完身毛皆竖,心中惊怖并深自忏悔。佛陀知道这些比丘已舍弃恶法,便再进一步开示微妙法义。世尊开示毕,多人证阿罗汉果,得六神通自在,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典故摘自:《出曜经˙卷六》
省思
《金刚经》云:「汝等比丘,知我说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者,指的是清净、无染、解脱的道理,如同坚牢稳固的大船,能运载行人至安稳地;非法者,贪瞋痴等造作不净,将牵人堕入恶道。修行须先以善法舍弃恶法,最后善法也要放下,心中没

佛教故事大全视频讲述

有一丝的执着才是真功德。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1/32085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为道当行坦途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为道当行坦途;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3182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