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天帝释供养佛缘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23 00:0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天帝释供养佛缘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天帝释供养佛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天帝释供养佛缘

天帝释供养佛缘


佛陀的堂弟提婆达多虽跟随佛陀出家修行,却心存憍慢,愚痴覆心,对佛常生嫉妒,百般娆害。一日,佛陀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精舍弘化,提婆达多却怂恿阿阇世王,颁布法令,禁止百姓至精舍供养佛陀。信奉佛陀的民众闻此禁令,莫不忧愁涕泣,悲愤之情使得天宫为之动摇。帝释天主大惊,即以天眼观察,宫殿动摇所由何来?原来是阿阇世王不得供佛的禁令,使王舍城的百姓悲戚嚎哭,故感天宫震动。帝释天主于是从天上来到人间,高声说道:「今日我将亲至精舍供养佛陀及其弟子。」说罢,

观音的来历佛教故事

便前往精舍谒见佛陀。
帝释天主至诚顶礼佛足,长跪合掌:「启请佛陀及诸比丘僧,终身受我供养!」佛陀默然不允。「若不受我终身供养,五年可否?」「若五年不行,五个月呢?」「若不受五月供养,能否受五日供养?」帝释天主再三启请,佛陀最终应允受其五日供养。帝释天主大为欢喜,随即以神通力将迦兰陀竹林精

印光大师讲故事一佛教论坛

舍化为七宝宫殿,与诸天众手持金盘银钵,盛满天上的百味饮食,供养佛陀及诸比丘僧。
此时,阿阇世王在皇宫的高阁上,遥见迦兰陀竹林精舍剎时已成七宝宫殿,帝释天主与诸天众亲执肴供养

婆罗门佛教的故事

佛陀及诸比丘之情景,不禁懊悔、自责,厉声喝骂提婆达多:「你真是个大痴人!为何教我对佛不恭,颁订如此愚痴的法令。」阿阇世王立刻带领群臣来到精舍,向佛陀忏悔。一旁的大臣建议废除先前的禁令,阿阇世王欣然答应:「自今以后,民众可自由至精舍设诸肴,供养佛陀。」佛陀即为在场大众演说法要,人人心开意解而证圣果,或初果、或二果、三果……。
眼前胜妙之事,令比丘们叹为希有,纷纷请示佛陀:「世尊,您宿世植何福德,感得今日帝释天主的殊胜供养?」佛陀开示:「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一佛出世,号曰宝殿。某日,宝殿佛与诸弟子游行教化至伽翅王国中,伽翅王率领群臣夹道欢迎,并长跪说道:『至尊至贵的佛陀,请

佛教故事无量寿经原文

受弟子以饮食、衣服、医药、卧具四事供养三月。』宝殿佛慈悲应请,且为说法要,并授记伽翅王未来世当得成佛,号释迦牟尼,弘法度众无数。」伽翅王即我前身,大众比丘则是伽翅王之群臣。由此供佛功德,让我无量世中,不堕恶道,于天上人间常受快乐,乃至今生得以成佛,并受帝释天主百味供养之福。
大众闻佛说此殊胜因缘,皆欢喜踊跃,依教而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二》
省思
丰衣足食,从何来?辛勤耕耘是必然,但土地若贫瘠,则难生出丰硕的果实;反观肥沃的良田,必能丰收累累。如何变贫地成沃土?修善积福是最直接、究竟的滋养。遇三宝良田,若能勤耕作、修福慧,必是岁岁丰荣,衣食无忧;乃至将此福德回向修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必能圆成福慧圆满的佛果!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1/320874.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天帝释供养佛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天帝释供养佛缘;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3179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上一篇:文化-常拳公主
下一篇:念佛-念佛功德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