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念佛人的“死亡”可以诗情画意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1-02 02:0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念佛人的“死亡”可以诗情画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念佛人的“死亡”可以诗情画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念佛人的“死亡”可以诗情画意

中国佛教的祖师们。因证得生死自在。所以能够自由选择死亡的方式。他们通过对佛法的真实了解和体证

佛教故事水牛

。勘破生死的阴霾。穿越时空的限隔。对生死都能坦然面对、无所畏惧。所以。死亡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是一件自在的事。是一件快乐的事。佛门中人对生命的超脱。是任何名人都难以媲美的。宋朝德普禅师的遗世。便十分洒脱。一天。他把徒弟都召来吩咐说:“我就要去了。不知死了你们如何祭拜我。也不知我有没有空来吃。与其到时师徒悬念。不如趁现在还活着。大家先来祭拜一下吧!”弟子们虽觉得奇怪。却也不敢有违师命。于是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祭拜一番。谁知道第二天一早。德普禅师真的去世了。这种先祭后死的方式虽很奇特。却也不失幽默!

宋朝另一位性空禅师坐水而死的事。也很有传奇性。当时有贼人徐明叛乱。使生灵涂炭。杀伐甚惨。性空禅师十分不忍。明知在劫难逃。还是冒死往见徐明。他在吃饭时做了一首偈自祭:“劫数

叶曼佛教故事26

既遭离乱。我是快活烈汉。如何正好乘时。请便一刀两段。”因此感化盗贼。解救了大众的灾难。后来禅师年纪大了。当众宣布要坐在水盆中逐波而化。他坐在盆中。盆底留下一个洞。口中吹着横笛。在悠扬的笛声中随波逐流而水化

观看佛教经典故事

。成就一段佛门佳话。他留下一首诗:“坐脱立亡。不若水葬:一省柴火。二省开圹。撒手便行。不妨快畅;谁是知音?船子和尚。”原来过去有位船子和尚也喜欢这种水葬方式。性空禅师因此又作了一首曲子来歌颂:“船子当年返故乡。没踪迹处好商量;真风遍寄知音者。铁笛横吹作教坊。”性空禅师和船子和尚这种吹笛水葬的死法。不是很诗情画意吗?

很多禅师们离世的姿态皆千奇百怪:丹霞天然禅师策杖而死;隋朝惠祥法师手捧佛经跪化;遇安禅师自入棺木三日犹能死而复活;唐朝良价禅师来去自如。要延长七日就延长七日而死;古灵神赞禅师向弟子说:“你们知不知道什么是‘无声三昧’?”弟子

不知道的佛教故事

们答不知道。神赞禅师把嘴巴紧紧一闭就死了。而庞

佛教穷人与明珠的故事

蕴居士一家四口的死法亦各有千秋:先是女儿灵照抢先坐在父亲的宝座上化逝。庞公只好卧着死。儿子在田里锄地。一听父亲去世。就丢下锄头立化。庞夫人见他们个个都去了。也拔开石头缝隙。随口留下一偈而去:“坐卧立化未为奇。不及庞婆撒手当;双手拔开无缝石。不留踪迹与人知!”

这些得道禅师、居士在人生的最后时刻。轻松潇洒。又幽默自由。快活自在。真令人羡慕。他们以各种自如的姿态走向死亡:站着、坐着、躺卧、倒立、跪化、说偈而死……真是充满诗情画意!对真修行人来说。死亡是一次快乐的返乡之旅。

我们这些没有证悟的罪恶凡夫。是很难象过去祖师一样这种令人称羡的死法了。好在有阿弥陀佛的临终接引愿。只要我们深信切愿称其名号。他会和诸圣众一起来接我们。我们也会死得很安然的。死亡对我们来说。其实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是业报受完。相当于所作已办。欣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比在这五浊恶世受苦受难不知好多少倍。

所有念佛行人其实只要愿意。也可以象历代祖师一样洒脱地自在地充满诗情画意地往生的。南无阿弥陀佛!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0/19588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念佛人的“死亡”可以诗情画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念佛人的“死亡”可以诗情画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317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