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叹!莫怪神佛不救难,早有劝言人不识!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1-02 01:5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叹!莫怪神佛不救难,早有劝言人不识!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叹!莫怪神佛不救难,早有劝言人不识!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叹!莫怪神佛不救难,早有劝言人不识!

叹!莫怪神佛不救难。早有劝言人不识!

作者:夏紫如

“宋朝时期。风景优美、依山而建的村子里有一家人正在欢天喜地的迎娶新娘。新人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全村的人都高高兴兴来吃吃喝喝。吹吹打打。好不热闹。洞悉世事的济公和尚摇着他那把破扇子。疯疯癫癫的也来了。他告诉村民。大山将忽然倒塌。埋没整个村庄。济公的话被人们当成疯话。村里人推推骂骂。新娘劝住大家。供给疯和尚一碗饭。济公心生一计。一把抢过新娘。背起来就跑。疯和尚强抢新娘。这还得了!于是正在喝喜酒的人全部跑出来。追赶出村。这时。村后的那座大山忽然倒塌。村子荡然无存.....”

这就是著名的《济公抢亲》的故事。在我们东方的文明历史中。留下了很多神明在危难之时点化救人的故事。这里特别收集了几个与朋友们分享。也许对我们今天的人们有所帮助。

“筷枣梨。大火烧”

文/翔龙

定陵是明朝神宗的陵墓。是神宗朱翊钧从几处风水宝地中挑选出来的。但这处建在风水宝地上的陵墓确遭到过几次大火的焚烧。

一般说来。坐落在风水宝地的皇陵是很少会遭遇大火破坏的。而定陵为什么会几次遇到大火的破坏呢?原来。在神宗生前就受到过火神的警告。

神宗朱翊钧是明朝的第十三个皇帝。他十岁登基。二十一岁就兴师动众的为自己选址修造陵墓。然而陵墓建成后。神宗却二十五年不再上朝。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这期间。其不听劝谏。不仅自己在后宫任情纵欲、寻欢作乐。也放纵朝中文官集团的党争。致使明朝政治日益腐败黑暗。东北的女真趁虚兴起。从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而被后人称为昏君。

传说。神宗正在一日的睡梦中。看见了红脸、红发、穿红衣的火神爷。火神称由于昏庸无道的神宗劳民伤财大兴陵墓建设。致使天下百姓怨声载道。因而上天命火神来惩罚他。将烧毁他的定陵。神宗梦中受到惊吓。醒来后其左眼竟不能睁开。不久就彻底的瞎了。从此神宗便神志迷乱、一病不起。没几天便死去。然而奇怪的是。神宗“驾崩”后其右眼睛始终睁着。什么办法也无法让其闭上。在神宗遗体安葬完毕后。有人发现定陵石碑背面的右上角立即出现了一个白圆形的东西。每逢阴历的月底和月初。这个白圆形的东西就发亮。人们便称其为“定陵月亮碑”。有人说。因为怕火神烧陵。那碑上白圆形的东西是神宗的左眼变的。想和那没闭上的右眼一起来看护自己的陵墓。

就在神宗葬入定陵不久。附近的村内来了一个穿着破衣烂衫的老头来讨饭。村里的善良人都可怜他。每天都轮换着给他一些吃的。唯独村里的几户财主不仅不给吃的。反而还把他骂出了家门。有一天。讨饭的老头竟然换了一身干净点的衣服来到村里。在街上摆了个小摊儿。上面放:筷子、红枣、梨以及几个大火烧。奇怪的是。老头使劲地喊:“筷、枣、梨。大火烧。筷、枣、梨。大火烧。”有人想买东西时他却不理你。只是慢吞吞的拉着长声喊:“筷——枣——梨——大火烧。筷——枣——梨——大火烧。”老头一连来村里喊了三天。到第四天老头就不见了。此时。定陵石碑上的“月亮”却更亮了。这时。村里有人联想神宗梦中遇火神的事。琢磨老头的喊话。发现是不是“快早离(筷、枣、梨)。大火烧”的意思吧。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大部份人都搬到亲戚家去了。唯独那几户不信谐音警告的财主因为舍不得家中的财产而没有动静。就在这天的五更天。一场大火把定陵宫和定陵村烧的干干净净。那几户不信警告、不舍得财产的人家全被大火烧死了。从此定陵的石碑也不会发光了。

有人说。那老头其实就是火神变的。他心疼村里那些还善良可救的人们。便用谐音的形式警告他们早点逃离危险。随后。在烧毁定陵之时也同时惩罚了那些不善良和不信警告的人们。

被大火烧毁的定陵虽又经过几次重修仍难逃被火烧毁的命运。最后。干脆不再是烧陵了。而是借助红卫兵的手在文革期间直接把神宗的尸骨砸烂、焚烧了。

从定陵和定陵村被烧的事情来看。苍天是有眼的。一生纵欲、敛财建陵的神宗朱翊钧终于受到了天谴。哪些不信警告、自私贪财的人们也逃脱最后的惩罚。

佛家故事:傻和尚

文/佚名

清朝康熙时期。在一座小城热闹的街市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和尚。没有人知道这个和尚从哪里来。也没人清楚他的法名是什么。只知道这个和尚整天疯疯傻傻。满身污垢。远看和乞丐无异。无论寒暑如何变化。他总是只穿一件破旧的衲衣。街市上的人都称呼他为“傻和尚”。他与人说话从不正经。当时听着总觉的是些痴言疯语。可过后一些事情真的发生了。人们才话中真正的含意。

城中富家王少宰的母亲蒋老夫人。常日里吃斋念佛行善积德。经常接济有困难的人。在城中颇受人尊敬。老夫人平时听说过这位傻和

佛教哲理故事汇

尚。对这位傻和尚非常敬重。老夫人亲自寻访他。还有意把他请到家中。傻和尚一见老夫人。便十分高兴的跟着她来到家中。老夫人天天把他奉为上宾。一日三餐盛情款待他。傻和尚在王少宰府上也仿佛到了自己的家。非常随便。整日都很高兴。常与老夫人对答。旁人十分不解。可老夫人却显的精神饱满。

一日晚饭后。傻和尚突然嬉皮笑脸。

佛教中的悲惨故事

像个孩童一般傻呵呵的到老夫人面前说:“太夫人。我今天……”太夫人见他这样。便问道:“请问高僧今天想怎样啊?”傻和尚犹豫了一下。大声说道:“我今天晚上想睡你的床。”说完便哈哈大笑。一旁的仆人们大怒:“傻和尚。平日老夫人对你盛情款待。奉为上宾。今天你却如此放肆。是何道理?当心我们像打狗一样把你赶出去!”傻和尚不理不睬。依旧嘻嘻哈哈。老夫人沉思了一下。对仆人说:“不要多言。今天高僧如此放狂卖傻。我想必定有不可言表的禅机。今天我睡到别的卧室去。你们把我的卧室收拾好。给高僧安歇!”仆人看到老夫人这样。也不敢多讲什么。只得依从。可心里却嘀咕着老夫人是不是傻了。

这夜。和往日一样。上下都安歇了。闲的格外安静。更声不时从远处传来。突然。“轰隆”一声巨响。惊醒了所有的人。仆人急忙起来查看。发现老夫人卧室房顶塌了。卧房变成了一堆瓦砾。屋内家具被砸的乱七八糟。这时老夫人闻声赶来。面对着残垣断壁。不禁黯然泪下。叹声到:“哎。我本应遭房塌压身之劫。高僧也早已知道。他却感念我与他的情谊。竟以身相替。这让我该……”话未说完。却听的瓦砾废墟哗啦啦直响。只见傻和尚满身尘土的从中间爬了出来。他拍打着身子。笑呵呵的向夫人走来。老夫人惊呆了。连忙走上前。关切的看着他。疑惑的问:“高僧。你没事吧?”和尚拍拍衣服说:“没事。”老夫人细细端详。果真未伤一点皮肉。只是有些灰尘。他接着说:“您瞧。也不知道是谁这样小器。看我睡您的卧室就气成这样。还把房子拆了。哎。多可惜。这么好的房子!”说完便哈哈大笑。王府上下顿时明白了和尚想要睡老夫人卧室的缘故。几年后。老夫人寿尽归西。傻和尚便搬走了。谁也挽留不住。

看了这个故事。我想这个疯疯傻傻的和尚并不是真的傻。那可能是其修炼状态所造成的一种现象。这位傻和尚预见到老夫人的卧房要垮塌。但又不能明说。所以提出要睡老夫人的房。幸亏老夫人悟性好。按傻和尚说的做了。否则真的是危险了。

“你捎了我了。我可就不捎(烧)你了。”

文/佚名

听许多老人讲。在很多年以前。河泉发生过一场罕见的大火。烧的整个村庄很惨。粮食、衣服全都烧光。人却安然无恙。更奇怪的是:其中一家人一点也没有被大火烧着。

据说在发生火灾之前。河泉有一位姓刘的老人牵着一头小毛驴在進城(济南)回来的路上。走到兴隆庄南头一个叫陡崖子的地方。正好扒崖。遇上一位老汉。让刘大爷捎着他。因为是上崖。刘大爷很不情愿。老汉就说:“你捎我几步吧。我实在是走不动了。”因为刘大爷很善良。就答应叫老汉上来。到了庄头上。这位老汉很轻松的自己就跳了下来。对刘大爷说:“你捎了我了。我可就不捎(烧)你了。”刘大爷觉的他说的话有点奇怪。也没在意就回家了。

时间不长。河泉就发生了这场大火。据说当时目睹这场大火的人讲:火是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来回转着烧。人们把粮食、衣物放到井里、地窑子里、土屋子里都不管用。全烧光了。烟消雾散后。看到只有刘大爷一家房子没被烧着。这时。刘大爷才想起

佛教教化真实故事

那位老汉对他说的话。后来人们也悟到:原来是神在点化刘大爷。

听很多老人传说。神已经点化这里要发生火灾。因为在那个时期是中国混乱的时候。天上的神看到人间乌烟瘴气。就下凡查看。化作要饭的走了多少家都不肯给他吃的。后来又到了一家要饭时。这家里的人说:“把给孩子的那张饼拿来给他。”下凡查看的神回到天上后。就把自己经历的事情上告了天神。天神听后大怒:人间太没道德了!于是他命火神。从南天边烧他七十多个村庄。给人间一个警告。

因为火神是慈悲的。不愿烧这么多村庄、连累更多的无辜。他查到:河泉的庄南头就叫“南天边”。所以就从河泉的庄南头开始烧。烧了河泉就代表全烧了。他好回去交差。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很久以前。河泉会发生这么特殊的一场大火。

通过火烧河泉这个故事。我们也看到了神确实是慈悲的。不论人间发生什么事情。“头顶三尺有神灵”。就像刘大爷遇上的那位老汉。就是在点悟他。只是刘大爷当时没有悟到。当事情过后。才恍然大悟。

山阳城的沉陷

文/翔龙

在杭州湾的一片海域埋葬着一座曾经繁华的城市。顾邑城。民间又称之为“山阳城”。

在乍浦沿海地区流传着一句已有上千年历史的顺口溜:“沉掉山阳城。氽起乍浦城”。史书记载这山阳城应该叫顾邑城(又名东顾城)。据《九山补志》云:“顾邑城。高一丈周三里。汉海盐县治。又有横浦通城下入海。”海宁《顾氏宗谱》记载:“顾氏之先系勾践支庶。封于顾邑。子孙遂以顾氏为姓”。这顾氏之先说的是汉朝顾荣。由于顾邑城位于(九山)之阳。所以民间又称之为“山阳城”。这座山阳城在唐朝末年时沦陷入海。

这山阳城原也是千年古城。曾经作为海盐县的县治180多年。至唐朝末年时期更是一座人烟稠密、市场兴旺的繁华城市。人们都过着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日子。后来。在这座城市中的闹市区来了很多北方的豪门贵族。这些人全都身穿长褂、礼帽。肩搭筒篮。手捧水烟锅。他们凭借政治上的权势相互勾结肆意鲸吞、掠夺平民百姓的财富;平日还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时间一长。许多当地人也都学会了相互欺诈、坑蒙拐骗的伎俩。穷富之间也渐渐的人人为敌、相互仇视。最后发展到有地位权势的人与富商狼狈为奸、坑害百姓。而一些不安分的穷人为了追求富裕也开始了偷盗、抢劫。一个好端端的山阳城。被折腾的整日里乌烟瘴气、怨声载道。本分的百姓竟状告无门、苦不堪言。

这天。山阳城里来了一位挑着货郎担卖油白胡子老翁。老翁走街穿巷时遇见好人便说:大水要淹山阳城。可是一直到过了大年初二还是无人肯信。大年初三这天。卖油老翁走到南城门口时已近黄昏。此时来到一户只有母子俩人的人家。好心的母子俩见这么晚了卖油老翁还在四处奔走。便端上烫茶热饭留卖油老翁在家一起用餐。茶饭之后。卖油老翁意欲以香油相谢。但母子俩一定要用自家的鸡蛋来调换。卖油老翁本来对山阳城的人已经心灰意冷。现在遇上如此好人那能不讲。于是告诉儿子邓华:“山阳城中。众多害逆。恶贯满盈。玉皇大帝已发旨沉没全城。你每天凌晨必须摸黑去城隍庙门口看看那一对看门的狮子。若是狮子的眼睛变红。下沉的日期便已到了。马上背你母亲向西北方向逃难。”邓华听了卖油老翁的话竟十分相信。一连三天都早起察看。正好被一个杀猪的师傅看见。杀猪师傅问清情况后。却以为是痴人说梦话。第二天早晨。那杀猪的想耍耍邓华。便端了碗猪血抹向大石狮的眼睛。邓华看到大石狮的眼睛出血。急忙回家背起老母亲向西北方向奔跑。边跑边喊:“山阳城要沉脱了。快逃命啊!”周围很多人都以为邓华在发神经病。只有少数好心的人怕邓华出事就跟在他的后面。邓华背着老母亲到了陈山脚下就再也跑不动了。谁知邓华跑后不长时间。人们发现在那邓华跑过后的土地都在下陷。远处的海水中的滚滚大潮也紧随着汹涌而来。很多人这时再想逃命已经来不及了。而邓华停下的地方的土地竟没再下陷。那海水就涨到了这里。

邓华回头看去。那远远的山阳城早已成了汪洋大海。就连山阳城旁那高大的王盘山也沉入海中仅露出几个小小的山头。跟着邓华跑出来的人都随他進了陈山唐家湾。多年后。在这里一座漂亮的乍浦城终于建了起来。

整个山阳城沉陷了。只有邓华等不多的好人活了下来。

柘城传说带给人们的启示

文/佚名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份。我随军去河南省柘城县收新兵。听那里的老人讲述柘城县的来历。老人们说:从前不叫

佛教金刚力士的故事

柘城县。叫海宁县。就因为整个县城都沉到地下去了。所以才叫柘城县。

据说海宁县在沉下去前。有一个白胡子老头每天都敲着铜锣在城墙上转圈走。敲一下铜锣。喊一声“早逃”。连喊七天。在这七天之内。凡是信神的、信佛的、悟性好的都认为这是神仙救人来了。可能要发生什么事。所以信神信佛的人都搬走了。只有那些什么都不信的人无动于衷。到了第八天的时候。整个县城城墙以内全部都沉到地下去了。那些什么都不信的人都做了地下之鬼。

奇怪的是四方形的城墙和南侧有一寺庙完好无损。后来人又接着旧城墙在南侧又建造了一座新城。起名叫柘城。新城有南关、东关、西关。没有北关。因北关是旧城沉到地下去了。一片汪洋全是水。

听老人们讲述这个故事之后。我就约了几位战友前去旧城观看。果然是一大奇观。四方形城墙非常完好。周边水浅。长满了芦苇和水草。水里还有野鸭、白鹤等水鸟。那座大寺庙巍然屹立。听当地人说里面的神像都被当地政府给破坏掉了。现在被当作展览馆了。展的是什么。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没有進去看就回去了。

发生在河南省柘城县的这件真实的故事。提醒世人一个事实。在以前。当人类将要发生什么劫难之前。都有神仙来世间救人。那么。为什么现在发生地震、海啸、山体滑坡等劫难之前。就没有神仙来世间救人呢?其实不是没有神来救。只是世人碰到神来救人时却

蛛儿佛教故事

不信。就像当年随着海宁县沉到地底下的人一样。

结语

神佛是慈悲的。他们不忍心看着人被淘汰。总想再给人最后一次机会。可是慈悲却不是无原则的。无可救药的人总要随着旧的历史被翻过。能得救的也一定是经受住考验的好人。有朋友可能会想。那些被淘汰的人难道就完全没有一点善念吗?也许。但真正的“善”不是想一想的。而是要看行为的。试问。连来救他的人都不能善待的人。甚至加以讥讽嘲笑的人。这样的生命还能够被救度吗?

朋友们。善待您周围的人。善待您不认识的人。倾听劝善的声音。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也许您就已经为自己的未来买下了一份保险。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0/196320.html

以上是关于叹!莫怪神佛不救难,早有劝言人不识!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叹!莫怪神佛不救难,早有劝言人不识!;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316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