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供佛斋僧续佛慧命--供僧果报公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供佛斋僧续佛慧命--供僧果报公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供佛斋僧续佛慧命--供僧果报公案
※斋僧的意义
斋僧我们又称做「饭僧」。也就是请出家众、师父们吃饭的意思。在往昔生中有五个比丘去闭关。五个人都很精进。精进当中。吃饭跟洗衣服就发生问题了。就有一个人退出。说你们四个人精进。我来护关。这个护关的人就负责打点。让这四个人都证得阿罗汉。这护关的人就没有证得阿罗汉了。当他们四个出关的同时就告诉这个护关的说:「以我们四个人的功德加持力来加持你。现在你发个愿。我们绝对让你满愿。」这个人就这样发愿。他不贪心。只这样讲:「愿我生生世世富贵第一。然后见闻佛法。证阿罗汉。」这四个人都答应了。所以这个人生生世世都富贵第一。他出生的时候。家里也跟着出生了一只小象。这只小象跟别的象不一样。人家象吃完东西是拉大便。这只象吃完东西是拉黄金。一堆一堆的黄金。太子跟他年纪一样。看了这只大象很喜欢。就硬要把这只象带回皇宫去。当时国王在世。不准他这样做。但是国王要死的时候。这孩子的父亲就跟他说:「国王死了。太子一定会来要这只象。你恐怕命会难保。你还是舍俗出家。释迦牟尼佛现在成佛了。你赶快去。」于是他就出家了。国王死了。太子真的来要这只象。就带回去三天。这只象就不吃不喝也不玩。就这样失踪了。结果他出家以后。这只象又跑到他的身边去了。就在道场里面跟着他。因为他富贵第一。世尊看到这种情形以后。说:「这不行。你要叫这只象走开。因缘到这里。你已经出家了。牠就要入灭了。」结果大象就在这个小沙弥的劝导之下。就遁地而去。接着世尊跟他开示:「诸行无常。寂灭最乐」的道理。他就当下证得阿罗汉。
有好多大德平常不接受供养。包括红包。只在安居期间才接受人家供养。你能够在道场内打斋是殊胜的。我们能够有这种机缘。大家广结善缘。也广结善知识的缘。也广结法缘。这当中个人修法都不同。我们能够欢喜赞叹。成就大家的法身慧命。也是为我们自己普种善根芽苗的好机会。
大家都知道:护法与供僧能结很好的法缘。各位。你在护法之余是不是能够这样发愿?尽心尽力地服务这些已觉醒、要好好办道、在了生死之余有能够弘法利生的准阿罗汉?你不要担心你发的愿太贪了。因为你护持的是修行人的法身慧命。使之能够充分地展现出来。让正法在这世间得以传播。这个功德再大不过了。更何况发愿生生世世富贵!
※公案一:
在北魏时。孝文帝为了斋僧请了好多的出家住众。皇帝就在自己的斋堂门口一个一个迎接这些出家人。出家人也一个一个鱼贯而入。这当中来了一个又破又烂、全身一股霉气的老朽。是个出家人。孝文帝不给他进来。这么多出家人衣冠楚楚。居然出现这全身是霉味的。让他进来怎么行呢?正想把他拦住的时候。他动作很快就溜进去了。皇帝就跟在他后面一直赶他。后来没办法。就说:「好!你就坐在最角落的地方。不要出来影响别人。」当大家吃得兴高采烈的时候。皇帝出来供养红包。一个一个地来供养。供养到他那边的时候。还跟那位老和尚说
我们发现。凡夫会设定目标。他要请谁、要请什么样的人、哪个有名的、哪位大德。这种发心不够清净。虽能斋请很多的僧人。但是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
※公案二:
当年。迦业佛的末法时代。有位阿罗汉。这位阿罗汉接受一位员外的供养。员外很有钱。就在家里盖了一栋精舍来供养这位阿罗汉。员外的家人因为每天都要去买菜。就跟一位卖猪肉的谈判。今天买这些菜、买这些肉是要供养阿罗汉。卖猪肉的小贩就觉得很奇怪。供养
到了地狱的夫妻俩。阎罗王这么一问:「你们造了这么多的杀业。在人间时。有没有做什么善业果报好减轻你们的罪?」「只有一次。就是曾经斋僧。请罗汉吃饭。」阎罗王心想:「既然曾经斋僧。怎样又会到地狱来呢?」就详细地问他们夫妻俩。他们回答说:「当时我们跟他请法。他也不说话。」阎罗王又心想:「怎样会这样子呢?」所以。阎罗王就请地藏王菩萨来。因为阎罗王想要说服阿罗汉是不可能的。就问地藏王菩萨这该怎么办。不然这段因果摆不平。人家斋僧。请阿罗汉跟请一般人不一样。这功德何等盛大!因为没有开示。所以他们又继续造业。这因果算不完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这两位施主花了这么大的心。请阿罗汉吃饭。吃完饭就拍拍屁股走了。这好像不太对。所以请地藏王菩萨找阿罗汉讲讲。这地藏王菩萨一看。阿罗汉在那边。就去跟他讲:「你再投胎去做人。把那两个杀猪的夫妻度过来。」也跟这两位夫妻说。再让他们回人间去做人。这位阿罗汉来到人间。就是负责要度这两位夫妻。这两位夫妻再到人间来。就是要被度的。双方都必须了结前辈子的因缘。
再到人间来。这夫妻还是一样在杀猪、卖猪肉。这罗汉也继续修行。也证得阿罗汉。有一天。这阿罗汉就走到夫妻这里来。说:「你们做生意很辛苦。还要资本什么的。这些要多少资本啊?」大概要二百两的银子。」「二百两。我给你们。」这夫妻就很不好意思。说:「那要怎么报答呢?」「不用报答。当我要肉的时候。你们要给我肉就好了。我要肉
现在的世间人。常常再计较「我在供养。我在布施」。供养这么多。到底有没有福报呢?又是在哪里呢?你不用担心。尽管你这样供养。遇到挫折感。没有满足你世间的想法与欲望。但是在因果中是不泯灭的。尽管是到了地狱。还是会给你公平的交待。如果你用心思去计较。会使你种的福田夹杂着很多的烦恼。希望各位在广种福田、广修供养的时候。能够以「清净心」供养。
※布施、供养
通常布施有分内施、外施、财施、法施。另外有「形相上的布施」跟「用心的布施」。
钱布施是财施。钱布施也是一种形相布施。同样是用钱。怎么样才是用心?人人都有布施的心。也有布施的兴趣。但是。真正布施的问题是发生在该布施的那一刻。那一个当下的地点、时间。你能不能「勇于当下承担」?这个才是重要的。很多人往往都是在事情过后才懊恼当时为什么不布施?这个就犯了很严重的过失。
有个员外。六十岁日的时候。想要请一百二十位师父们吃饭。因为一百二十等于六十加六十。是成双成对。于是他就把公告贴出去。要请一百二十位高僧大德。到家里来斋僧。眼看着开饭时间就要到了。人也陆陆续续来了。来了七、八十人以后。又来了两个小沙弥。这两位小沙弥都是八、九岁的孩子。也跟着要进来。员外就说:「不行!今天人众这么多。一百二十个位置可能不够。你们两位。改天我再请你。」小沙弥说:「不行!你说要请高僧大德。我们就来了。」就在这个时候。人数就一直增加。增加到一百多了。越是不给他们进来坐。这两个小沙弥就一定要进去坐。这两位小沙弥开始捣蛋。跑来跑去。抓也抓不住。员外跟家丁就这样想:「不赶快把他们赶出去。等一下吃饭的时候大闹。那还得了!」正要把这两个小沙弥抓起来、轰出去的时候。两位小沙弥质问说:「你们到底斋不斋僧?供不供僧?」员外说:「我们是要斋僧。但是不供小沙弥。小沙弥应该要出去。」小沙弥又说:「你们到底斋僧、不斋僧?」大家要知道。这里已经告诉我们。不要有分别心。沙弥虽小。但终究会成佛。员外不懂得佛法的道理。看是小沙弥。就要把他赶出去。员外正想要把他们请走的时候。小沙弥就故意把一盆水踢倒。结果员外摔跤。很火大了。就喊着人要来打这小沙弥。这两位小沙弥突然间腾空一跃。一位骑金狮子。一位骑大白象。全场的人都错愕在那里。眼看着文殊菩萨跟普贤菩萨在冉冉升空而上。员外就说:「菩萨就下来啊。我们就请你吃饭了!」这两位菩萨就不讲话了。骑着座骑走了。到这个时候才请菩萨吃饭。已经来不及了。
其实。菩萨到你家的机会很多。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1/21345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供佛斋僧续佛慧命--供僧果报公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供佛斋僧续佛慧命--供僧果报公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3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