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古人糟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古人糟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古人糟粕

佛教-古人糟粕
有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工匠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桓公说:
不知君王读的是什么书?
桓公说: 圣人之言。
轮扁叹了一口气,说: 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
桓公大怒: 寡人读书,匠人怎能随便议论。好!如果你说得出道理便罢,倘若说不出道理,我可要把你处死!
面对桓公的震怒,轮扁仍泰然自
佛教故事老妇人的毒誓
若,从容回答:
臣以所从事的工作观察。斫车轮,慢了就松滑而不坚固,快了就滞涩而难入,不徐不疾、得心应手才是真功夫。但是这样的功夫,我无法口传给我的儿子,他也无法承继我,所以七十岁了,还在斫轮。圣人所得也是如此的,也因此,君王所读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
《庄子·天道篇》这一则记载,借由轮扁斫木为轮,虽得心应手,却不能以口传授个中奥秘给自己的儿子,告诉齐桓公不论是技艺、学问都必须透过实践,才能领会其中玄奥,才能成为滋养生命的养分。
佛教提出的闻思修三慧也是如此强调,要体得佛法大义、透得本来面目,唯有亲身实践,身体力行,否则所读所闻只是“古人糟粕”,谈不上是修学佛法,对我们的人生也如同浮云、轻风,
佛教婚姻因果报应真实故事
无足轻重罢了!
所以,德山宣鉴禅师一旦明白“穷诸玄辩,若一
银佛教故事
毫置于太虚”,
佛教故事三世因果视频
便把《青龙疏钞》焚毁;临济禅师八十高龄,仍然行脚十方;鸟窠禅师对白居易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凡此种种,无不是在告诉我们实践的重要性。
为学、修行之道无他,踏踏实实,步步躬身实践即是。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1/32312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古人糟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古人糟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9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