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谭嗣同与佛教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15 01:1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谭嗣同与佛教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谭嗣同与佛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谭嗣同与佛教

佛教-谭嗣同与佛教
佛教-谭嗣同与佛教

谭嗣同(一

投胎 佛教故事

八六五年──一八九八年),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年少之时即“倜傥有大志,淹通群籍,能文章,好任侠,善剑术。”甲午战争后,谭嗣同象许多仁人志士一样,忧国忧民,致力于国家民族的进步,发愤提倡新学,有一种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最后因参与戊戌变法而慷慨就义,年仅三十三岁。梁启超称他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
谭嗣同知识广博,好今文经学,喜读王夫之《船山遗书》,也尝学习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谭嗣同在京期间,会见了许多佛教学者,对佛学有了认同。这时,他觉得“平日所学,茫无可倚”、“徒具深悲”。他开始对佛教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且还进行学佛的实践:
“于是重发大愿,昼夜精持佛咒,少不间断”、

树的根佛教故事

“渐渐自能入定,能历一二点钟始出定。”
由此可见谭嗣同学佛是有一定的体验的,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认同。
一八九六年夏,谭嗣同到南京,结识了近代著名的佛学家杨仁山居士,从杨仁山受学佛学一年。就在这期间,他“闲户养心读书,冥探孔、佛之精奥,会通群哲之心法,衍绎南海之宗旨,成《仁学》一书”。
据历史学家吴晗考证,谭嗣同的这部名著《仁学》就是在杨仁山创办的金陵刻经处内写成的。谭嗣同《金陵听说法诗》序中自言:“吴雁舟嘉瑞为余学佛第一导师,杨仁山先生文会为第二导师,乃大会于金陵,说甚深微妙之义,得未曾有。”梁启超《谭嗣同传》也说谭氏因从学杨仁山

佛教故事愚蠢的问题

居士,才“遍窥三藏,所得日益精深”
谭嗣同接受佛学,是因为佛学博大精深,并且有着“自贵其心”、积极进取的救世精神。在学术上,谭嗣同认为佛学广大,“六经未有不与佛经合”,“故言佛教,则地球三教,可合而一。

佛教故事二十一集

”(《仁学》在应用上,佛学有着舍身救世的大无畏精神。“善学佛者,未有不震动奋勇而雄强刚猛者也(《仁学》)”。在谭嗣同看来,佛教积极入世、普渡众生的精神与“孔孟救世之深心”是一致的。“度众生外无佛法”。《仁学》一书,正体现出以佛法求世法、经世致用,积极入世的经世佛学思想。
谭嗣同最终因参加社会革命而慷慨就义,诚如梁启超所说:“然真学佛而真能赴以积极精神者,谭嗣同外,殆未易一二见焉。”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1/32403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谭嗣同与佛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谭嗣同与佛教;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868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