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习凿齿-为了争夺一个僧人,两个国家兵戎相见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12 17:2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习凿齿-为了争夺一个僧人,两个国家兵戎相见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习凿齿-为了争夺一个僧人,两个国家兵戎相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为了争夺一个僧人,两个国家兵戎相见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摘自《星云禅话·养深积厚》,原题为“弥天释道安”,主人公是东晋佛门领袖道安大师,另一位是当世大名士、文史大家习凿齿,精通玄学、佛学、史学。


习凿齿-为了争夺一个僧人,两个国家兵戎相见
习凿齿-为了争夺一个僧人,两个国家兵戎相见


十万大军攻打襄阳,只为抢夺一位和尚。(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道安大师是佛图澄的弟子,俗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正定)人。由于道安大师的手上,有一个隆起的肉瘤,世人又以“印手菩萨”称之。

佛教视频真人故事视频


道安大师是东晋时代中土佛教的中心人物,曾经在湖北的襄阳城弘法讲说达十五年。前秦的君主苻坚因为相当仰慕道安大师的德行、学问,于是以十万大军征讨襄阳,为的就是能够得到道安大师。苻坚曾说,襄阳一役,吾得士才“一人半”,其中的“一人”指的就是道安大师,“半人”则是名士习凿齿,可见苻坚对道安大师的敬重,而道安大师也曾多次劝谏苻坚休战,以避免百姓再遭涂炭之苦。


苻坚口中的“半人”习凿齿,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不但学问广博,而且辩才滔滔,可谓名满士林。其实,在道安大师未到襄阳城之前,习凿齿便已听闻道安大师的盛名,心里早就想与道安大师辩论一番,一较高下,于是特意修书一封,表达希望登门拜访之意。


这一天,习凿齿终于来到道安大师所驻锡的寺院。道安大师见到有居士来访,于是请问对方尊姓大名,习

唐代佛教 道教 故事

凿齿一看眼前的这位僧侣貌不惊人,不知道他正是道安大师,于是趾高气扬地回答:“你就传报:‘四海习凿齿!’”


“请问仁者的法名上下?”

佛教三户人家的故事

接着,习凿齿又傲慢地反问。


只见道安大师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回答:“弥天释道安!”


乍听此针锋相对的回话,习凿齿一时间为之语塞,不知如何回答。


【养心法语】在道安大师之前的中土出家人,都依其师父的姓氏为姓氏,或者姓康、或者姓竺等等,例如师父是来自安息国的就姓安,来自天竺的就姓竺。但是,自从道安大师说出“弥天释道安”一词之后,所有的出家僧人便都以“释”为姓氏了。名士习凿齿所说的“四海习凿齿”,意思是四海之内多闻我习凿齿之名;而道安大师则以“弥天释道安”回应,表示普天之下,只要有道、有佛法就能够平安。两人的机锋相对,可说是饶富禅意了。(中华书局新版《星云禅话·

佛教中喝茶的故事

养深积厚》)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2/326724.html

以上是关于习凿齿-为了争夺一个僧人,两个国家兵戎相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习凿齿-为了争夺一个僧人,两个国家兵戎相见;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776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