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一代高僧被逼结婚生子 译几百卷佛经流传千年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鸠摩罗什-一代高僧被逼结婚生子 译几百卷佛经流传千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一代高僧被逼结婚生子 译几百卷佛经流传千年
鸠摩罗什的塑像(图片来源:资料图)
提到这个名字,很多人头脑里可能会蹦出另一个人: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的鸠摩智,他是北宋时期的吐蕃国国师,人称“大轮明王”,武功一流,精通佛法。鸠摩罗什生活在东晋,是不是鸠摩智的原型?两个人有没有相似之处呢?
《天龙八部》里有一段情节。普渡寺道清大师合十道:“善哉,善哉!方丈师兄此举真是莫大的功德,可与当年鸠摩罗什大师、玄奘大师先后辉映。”道清把鸠摩罗什、玄奘当作两座高高的丰碑,在真实的历史中,两人的地位确实是并驾齐驱。
他的父亲叫鸠摩罗炎,对官场却没兴趣,一心向佛。在经历了犹豫和苦痛之后,抛弃了荣华富贵,和家人不辞而别。翻山越岭,千里迢迢,来到了龟兹国。
没想到他和唐僧的命运一样,被一个女孩看上了,就是国王妹妹20岁的什婆(又称耆婆),有倾城之貌。据说她身上还有一块红痣,算命的人说:凡有红痣的女人生出的小孩都绝顶聪明。周围小国家慕名求婚的王子络绎不绝,全被她拒之门外。
妹妹向哥哥求助,声称非他不嫁。国王只好出面,强迫鸠摩罗炎和妹妹成婚。鸠摩罗炎在极度痛苦中回到俗世,和什婆走到洞房。
世事变化难料,公主自从怀孕后,记忆力和理解力倍增,还对梵语无师自通。传说她有一天看到了坟墓和枯骨,突然大彻大悟:为什么人死后会如此凄惨?因为贪欲是一切苦难的根本,会把一个人烧成枯骨,零落草间。只有跳出红尘才能摆脱人世间的苦与痛,通往极乐净土。
此后,鸠摩罗炎在史书上消失了,不知道是否看破红尘,再次出家。
鸠摩罗什在童年时就随着母亲颠沛流离,接触的书籍就是佛经。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7岁时,什婆让他剃度进入佛门。他出家以后,每天能背诵1000偈言,每1偈32个字,共计3.2万字。
这一年,他才9岁。
12岁时他随母亲回龟兹。途中经过沙勒国,国内无数的僧人到国王那里请愿:这是人世间的奇才,希望能听他讲经。
不久,他又遇到名僧须利耶跋跎、须利耶酥摩两兄弟。须利耶酥摩是西域有名的大乘佛法大师,弟子众多。
盘
回到龟兹后,鸠摩罗什到西域各国讲学。许多听到的人都痛哭流涕,说自己知道得太晚了。
吕光是名武将,对佛不是太了解。等他攻陷了龟兹,找到鸠摩罗什后,见他年纪轻轻,没看到什么“三头六臂”。想到苻坚对他的尊重还超过了自己,这让吕光很不爽:自己整天拎着脑袋干活,难道还不如他?
这一年鸠摩罗什38岁,早就被龟兹人视为活佛,他讲法的时候乘坐的是金车,君王跪在两侧,王公贵族趴在地上,让他踩着脊背登上讲坛,没有僧人敢仰视他。吕光就让鸠摩罗什骑着劣马、坐着牛车穿行在闹市。
他一次请鸠摩罗什吃饭,暗中把他灌醉了。然后把他和龟兹公主关在同一间密室,就在那个迷乱的夜晚,鸠摩罗什一脚跨过了通往俗世的门槛。
一年过去了,中原已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前秦四分五裂。吕光失去了家园,割据凉州,建立了后凉。
这时吕光父子已经觉得他不是凡人,坚决不肯放行。
但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他在凉州与汉人交往,长期接触汉语,对中原文化深有领会,终于帮他完成了经天纬地的大业。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2/326790.html
以上是关于鸠摩罗什-一代高僧被逼结婚生子 译几百卷佛经流传千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鸠摩罗什-一代高僧被逼结婚生子 译几百卷佛经流传千年;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7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