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让-妙绝!一砖头打出来的旷代宗师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怀让-妙绝!一砖头打出来的旷代宗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妙绝!一砖头打出来的旷代宗师
图片来源:资料图
这个创作,固然由慧能六祖开其先河,但继之而来的,应该便是怀让禅师的杰作了。他用一块砖头塑造出一个旷代的宗师——马祖。
怀让禅师退居到南岳以后,看到山中一个年轻的和尚,天天在坐禅——那个时候,并没有什么参话头的事。所谓坐禅,是小乘禅观的传统方法和止观法门的流绪。
他看了这个年轻和尚一表人才,专心向道的志气可嘉,认为他就是可造之才了。因此拿了一块砖头,当着他打坐的地方,天天去磨砖。
“磨砖为了做个镜子用。”老和尚答。
老和尚说:“噢!你在这里做什么啊?”“打坐。”年轻的马祖,很干脆地回答。
马祖说:“打坐为了要成佛。”
老和尚说:“你既然说磨砖不能做镜,那么打坐怎么可以成佛呢?”
老和尚说:“譬如一辆牛车,要走要停的时候,你说:应该打牛?应该打车?”
身子等于是一部车,心里的思想等于是拖车的牛。
在这里,附带说一个同样性质,不同作用的故事,也便是怀让禅师磨砖作镜的翻版文章,在中国的花边文学上,也是一个著名的公案。《潜确类书》记载:李白少年的时候,路上碰到一个老太婆,很专心地磨一支铁杵。他好奇地问她作什么用?老太婆告诉他是为了作针用。李白因此心有所感,便发愤求学,才有后来的成就。俗话所谓:“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便由此而来。
马祖的悟道,真的只凭这样一个譬喻就行吗?不然!怀让大师这一作为,只是点醒他当头棒喝的开始。接着,他更进一步,要唤醒他的执迷不悟,便又向马祖说:“你为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法无住,不可取舍,何为之乎(你要怎么办)?汝若坐佛,却是杀佛。佛若执坐相,非解脱理也。”
让大师说:“你学心地法门,犹如下种。我说法譬如下雨。你缘合,故当见道。”
让大师说:“心地法眼,能
让大师说:“若契于道,无始无终,不成不坏,不聚不散,不长不短,不静不乱,不急不缓。如果由理会得透彻,应当名之为道。”
新语云:自汉末、魏、晋、南北朝到盛唐之间四五百年来的佛教,无论哪个宗派,只要注重实证的佛法,唯一的法门,都是以“制心一处”、“心缘一念”的禅观为主。
马祖的出家学佛,也是从学习禅静而求佛道,那是正常的风规,一点没错。但一涉及融汇大小乘佛法的心印,就需要有让大师“点铁成金”的一着而后可。让大师力辟以静坐为禅道的错误,完全和六祖的作风一样,这是对当时求道修证之徒的针砭,可是后世的学者,一点静坐工夫都没有,便拿坐禅非道的口头禅以自解嘲,绝对是自误而非自悟。俗语说“莫把鸡毛当令箭”固然不错。但把令箭当鸡毛的结果,尤其糟糕。
另有一位大德问怀让大师说:“如果把铜镜熔铸成人像以后,镜的原来光明到哪里去了?”
又问:“那么,何以铸成了人像以后,不如以前那样,可照明了呢?”让大师答:“虽然不会照明,但一点也谩他不得!”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2/326888.html
以上是关于怀让-妙绝!一砖头打出来的旷代宗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怀让-妙绝!一砖头打出来的旷代宗师;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7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