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宝志大师:奇行世难知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宝志大师:奇行世难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宝志大师:奇行世难知
宝志本姓朱。少年出家。随师父修习禅业。一向恭谨勤奋。到宋泰始(公元465-471年)初年却
齐武帝萧赜见他影响日广。便以欺诈、迷惑百姓的罪名将他收在狱中。第二天。有个狱吏到闹市中游荡。见宝志在那里与人说笑。顿生疑惑。悄悄返回狱中
不久。景阳山上又出现一个宝志。与七个僧人在一起。武
宝志与朝中许多显要都有交往。卫尉胡谐之病重。请他来看。宝志端详一下病人的形色。便说:“明屈。”家人弄不清楚。宝志不作解说。第二天也不再去。胡谐之就在当天死了。事后他对人说:“明屈。不是明日尸出么?”
太尉司马殷齐之随陈显达出镇江州(江西九州)。向宝志辞行。宝志取出纸墨。画了一棵树。树枝上立着一只小鸟。说:“好好保存。事情危急了就爬上这棵树。”后来显达叛逆。留齐之镇守江州。叛军很快溃散。齐之窜入庐山。后面追兵很急。齐之走投无路。猛然抬头。见林中的一棵树与宝志所画一模一样。这不就是危急关头么?齐之顾不了许多。挥鞭赶走坐骑。匆匆爬到树叶间。稍定下神他才注意到。枝头一只小鸟瞅着他。不飞也不动。齐之当下就明白了。追兵赶来。在树林里转来转去。谁也没对这棵枝头立着安详的鸟儿的树产生疑问。齐之终于得救了。
屯骑桑偃准备谋反。悄悄地去找宝志讨主意。宝志一见他的身影。撒腿便跑。边跑边大叫:“围台城。欲反逆。砍头破肚。”桑偃心知不妙。果然。还没出一旬。事情败露。桑偃逃到朱方。被人抓住。落了个砍头破肚的下场。
到了梁代。鄱阳忠烈王曾请宝志到宅中相叙。正说着话。宝志冷不丁地要荆条。仆人四处寻找。将荆条弄来了。宝志将其放在门上。弄得一群人莫明其妙。不久。忠烈王出任荆州刺史。谜底才算揭开。
宝志在齐代。出入宫廷总是受到很多限制。到梁代。皇帝下诏说:“志公形迹虽拘挚于尘世。神思却畅游于尘外。水火不能伤虎蛇不能害。谈玄讲道。都高妙入神。怎能以俗人的常情。无谓地将他束缚呢?从今往后。志公的行动出入。不得再禁。”这样一来。宝志更随意了。天旱不雨时。他便念经求雨。皇帝问他如何解除烦恼。他便悉心讲解。
后来。法云在华林寺讲解《法华经》。招来了一种很怪的黑风。宝志问他:“黑风是有还是没有?”
“若按世俗常理说是有。若按第一义真谛说。是没有。”法云答道。法云所说。涉及到佛家“空”的观念。世俗看来。事物是实有的。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难到能说没有吗?而佛家却认为。万物都是地、火、水、风四大元素的暂时组合。所以万物没有自身固有的性质。从这点说。万物皆“空”。黑风自然也不例外。宝志往复问难三四回。便笑着说:“如果固定不变的体性是虚空不实的。这也不可能。难以理解。”他的话总让人觉得闪烁朦胧。无从把握。
宝志闻名于世、显现奇迹有四十余年。男女恭信的有无数人。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冬。忽然对人说:“菩萨要走了。”不出十天。便无疾而终。尸体柔软而有异香。面貌光亮愉悦。宝志本姓朱。金城(今甘肃兰州、青海、西宁一带)人。他的年纪推算起来。当在九十七岁上下。
来源:《历代高僧大德的故事》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2/21922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宝志大师:奇行世难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宝志大师:奇行世难知;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