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施食獲五福報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10 01:0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施食獲五福報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施食獲五福報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施食獲五福報


過去,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裡。當時,佛陀為比丘們開示:「比丘當知,眾生因飲食而得以生存。一旦沒有飲食,就會體力不支,甚而形枯氣竭。」
佛陀又開示:「如果有人以飲食布施他

佛教故事睡前语音

人,將會獲得五種福德,了達這個道

人人知道的佛教故事

理的智者,一定會樂於施食於人。這五種福報分別是:一、壽命延長;二、身相端嚴;三、氣力增盛;四、快樂安隱;五、成就辯才。」
「何以布施飲食會獲得長壽的福報呢?因為一切眾生都依靠食物而維持生命,如果不吃不喝,最多不超過七日,終將死亡。所以,布施食物給予他人,就如同幫助他人生存下來。如是善行,將生生世世於人間、天上,都能獲得長壽的福報,命不中夭,健康無惱,且衣食無缺、財富無量。」
「何以布施飲食會獲得相貌端嚴的福報呢?因為眾生會因飲食而氣色紅潤、光澤,如果得不到食物,會因飢渴不適,面目槁枯憔悴。因此布施飲食的人,就如同助他人氣色潤澤。這樣的善行也將令自己生生世世於天上、人間,都能獲得儀表端正、容顏明麗的福報,人人見之歡喜,乃至恭敬作禮。」
「何以布施飲食會獲得氣力增長的福報呢?因為一般人如果吃了食物,身體氣力即可增盛,動作舉止皆無留難。相反地,如果沒有飲食的補給,將飽受飢渴熱惱之苦,而氣虛羸弱。所以布施食物給他人,就如同幫助他人獲得健康與體力,自己也將因此善行,生生世世獲得健康與充沛的體力,無論處在人間、天上,體力強健,行步自在。」
「何以布施飲食會獲得快樂安隱的福報呢?因為一般人在獲得食物後,身體會因而安穩,而不致憂慮、困愁。如果無法取得食物,心中就憂愁苦惱,身體也不安穩,無論行住坐臥都無有依靠,不得安寧。所以布施食物的人,就如同幫助他人獲得身心的安定,自己也將因此而世世安穩,心安體強,在人間、天上皆不逢災難。所到之處,常遇賢師、良友,財富無數,不會短命早死或受到傷害。」
「何以布施飲食會獲得辯才無礙的福報呢?因為一般人獲得食物後,氣力充足旺盛,頭腦清楚明白,思緒清晰敏捷,言語表達自然通達流利。若沒有食物的補充,身體因此虛弱無力,思緒紛亂遲鈍,語言表達也就無法通暢。所以布施食物給他人,就如同幫助他人增長智慧與辯才,自己也因此生生世世獲得聰明才智,無論生在人間、天上,皆得口才便給、思辯通達,能令聞者歡喜信受,推崇敬仰。」
佛陀接著又開示:「若以無上法布施一切眾生者,既能獲得這五種福報,所生之處更得見佛,聽聞甚深妙法,修四無量心、四恩、六波羅蜜、三十七助道品,以法身現相,壽命無窮,相好分明,成就三十二相,具足十力,乃至究竟成佛。為令眾生獲得安樂,普濟危厄,具無量智慧辯才,廣說妙法,度脫十方一切眾生。」
佛說此經時,諸比丘眾、天龍鬼神、四眾弟子,莫不歡喜,作禮而去。
典故摘自:《施食獲五福報經》

省思
修行學佛,欲了脫生死煩惱,乃至成就無上佛果,必須具足福慧資糧

佛教传奇故事图片

。布施供養,即是積集福慧資糧的首要行持。布施是一種付出,發心為了利益他人,令受施者因此得到利益。在布施的同時,既能放下內心的慳貪、執著,亦能藉此長養慈悲心、平等心、廣大心。律云:「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以利他的心布施,在付出的當下,心中自然清涼、法喜、快樂,這是修善積福的無上法門,也是在利他中完成自利的菩薩行。
佛陀教示,修善積福之福田,以供養佛、法、僧三寶為最。三寶為眾生的依怙,流布教法教導大眾悟入正見,令眾生得以轉凡成聖、解脫生死。所以是布施、供養、修福的無上福田,如能清淨供養,則生生世世與三寶結清淨法緣,功德無量無邊。所以在佛門中,於早、午齋前皆會合掌虔誠默念偈語:「供養佛,

佛教故事小说排行榜

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施者、受者俱獲五常——色、力、命、安、獲無礙辯」。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2779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施食獲五福報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施食獲五福報;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670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