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五陰纏縛乃眾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五陰纏縛乃眾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五陰纏縛乃眾生
過去,佛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摩拘羅山時,有一日,佛的侍者羅陀比丘請示佛陀:「世尊,所謂『眾生』者,何以名為『眾生』呢?」
佛陀告訴羅陀比丘:「於『色』愛染執著、纏綿不捨,名為眾生;於『受、想、行、識』愛染執著、纏綿不捨,名為眾生。所以,眾生就是對於『
佛教网智慧故事大全
色、受、想、行、識』五陰境界,有所分別執著、愛纏糾結,無法擺脫五陰的束縛。」
佛陀繼續開示:「當知『色、受、想、行、識』五陰境界,終將壞散、消滅。若能了達五陰假有終將壞散、消滅,就能斷除對五陰的愛欲之心;當愛欲心除盡之時,就是苦的盡頭。
譬如聚落之中,有許多小男孩和小女孩在一起遊玩,他們以土沙堆成城堡、房舍。當他們完成後,對這些土城堡、土房舍產生了貪愛、執著的心。由於心生貪愛、執著,當愛著之心、欲愛之心、愛念之心、渴愛之心仍未盡時,就會守護這些土城堡、土房舍,不忍捨離;甚至還會認假為真,聲稱:『這是我的城堡、這是我的房舍。』
如果孩子們不再對土城堡、土房舍有愛著、欲愛、愛念、渴愛之心,知道這些都只是土沙做成、都是假有的,認清真相以後,便以手撥動、以腳踏踩,使之消失、壞散。因
佛教故事真实存在吗
為孩子們已了知土城堡、土房舍是虛妄不實的,所以不會再起愛執之心。 羅陀!如果知道『色、受、想、行、識』五陰境界終當散壞、消滅,對其愛著之心必會終止;無有愛著之心,便不會受苦;不再受苦,便能遠離諸苦。」羅陀比丘聽完佛陀的開示後,心開意解,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第六(一二二)》
省思《楞嚴經》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
佛教福报故事大全
,此想不真,故有輪轉。」眾生貪、瞋、癡等煩惱,皆源於自心的妄想,不了解
佛教梁武帝造寺庙的故事
五陰是幻有,而產生種種貪愛、執著,由此貪著而造作種種惡業,於六道中頭出頭沒,無有出期。若能如理思惟「五蘊皆空」,時時智慧心回光返照,不攀緣、不顛倒,就能破除無始以來的執著,得到真正的解脫。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27818.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五陰纏縛乃眾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五陰纏縛乃眾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