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妙觀察 善分別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波斯-妙觀察 善分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妙觀察 善分別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波斯匿王前往頂禮佛陀。當時,園中還有長髮梵志、裸形外道及一衣外道,七人身形都很高大。波斯匿王看到這些外道,便一一向外道們恭敬合掌地自我介紹。
佛問波斯匿王:「大王,你為何對長髮、裸形及一衣這些外道如此恭敬呢?」波斯匿王回答:「世尊!他們是最殊勝難得的阿羅漢啊!」佛告訴波斯匿王:「你無法知道他們的心靠在哪裡,又怎能判斷他們是不是阿羅漢呢?如果經過長期相處,仔細觀察,才能夠真正了解他們。而是否持戒清淨,也唯有有智慧的人才能知道,愚癡之人就算和他們長久相處,也無法看清楚。再者,若是遇到他的父母、親眷往生,也可從他們的反應中看出實際行持,如果沒有這些因緣,是很難明白了解的。如果遇到困厄、危難,為人逼迫殺害眾生或和女人行淫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佛说因果
,還能夠不犯戒,才知道他們的道心、修持非常堅定。修行的程度,必須透過每個因緣的逐步觀察,才知道他們的梵行是否清淨。再者,如果想知道他們是不是智者,一樣需要有智慧才能夠分別他們所說的真假!只有有智之人才可以在長期觀察下,清楚明白地判斷!」
波斯匿王聽完佛陀的開示,歡喜讚歎:「大智慧的世尊!如同佛所說,要長時間相處、觀察,才
佛教关于情爱虚假的故事
能夠知道是持戒清淨、還是破戒之人。遇難緣時所表現出的行為,才知道他們是否道心堅固;聽他們講說議論,才能分別他們是凡是聖。這些要長久相處且有智者才能如實分別,愚癡之人是無法辨別,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妄下定論。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我曾派遣使者至其他國家中,不但穿著當地服裝,亦觀察其風俗民情,經過八到十個月的時間,完成種種交代的事情回國後,這些使者的五欲煩惱和習氣乃至行為,都和出使前一樣,沒有任何改變,並不會因為換了裝扮而有不同,可見不能只憑相貌就妄作評斷。由此得知,佛陀所說是真實不虛的道理!」波斯匿王又說:「世尊!我雖已知這樣的道理,
佛教传说背景故事
但一看到他們的外相,還是會不懂得加以觀察,立即恭敬起迎。」世尊便為大眾說偈:
「不以見色貌,而可觀察知,
若卒見人時,不可即便信。
相貌
佛教故事大全灵幻道士
似羅漢,實不攝諸根,
形貌種種行,都不可分別。
如似塗耳鐺,亦復如塗錢,
愚者謂是金,其內實是銅。
如是諸人等,癡闇無所知,
外相似賢善,內心實毒惡。
行時多將從,表於賢勝者。」
比丘們聽聞佛的開示,歡喜讚歎,並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別譯雜阿含經‧卷四》
省思
我們是否常常犯這樣的錯誤:明知道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卻往往在眼根對色塵的一剎那就有了成見、有了偏見?因此,修行唯有遠離分別取捨,不起貪愛、執著、冤憎,保持清楚明白的心,才能轉識成智,如實了知!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27896.html
以上是关于波斯-妙觀察 善分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波斯-妙觀察 善分別;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6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