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舍利弗-佛說四念處觀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09 18:4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舍利弗-佛說四念處觀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舍利弗-佛說四念處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說四念處觀



過去,佛陀住在摩偷羅國跋陀羅河邊的傘蓋菴羅樹林中,不久前,舍利弗尊者與目連尊者才入涅槃。適逢十五日誦戒時

锁麟囊为什么是佛教故事

,佛陀為比丘們開示:「我聲聞弟子中,善能說法、教誡、教授佛法及辯才無礙的舍利弗與目連

佛教关于死亡的传说故事

已入涅槃。這世間上有兩種財,一是錢財,一是法財。錢財是從世間人乞求而來,法財可從舍利弗與目連處求得。至於如來,則已捨離世財及法財。
你們不需因舍利弗與目連入涅槃而感到愁憂苦惱。就像一棵大樹,有茂盛的根、莖、枝、葉、花及

不计其数的佛教故事

果實,而大樹枝會先折斷;亦如一座寶山,大石會先崩落。如今如來的弟子中,舍利弗與目連這兩大聲聞弟子先入涅槃,你們不用感到愁憂苦惱。
這世間有什麼法是不會生滅、敗壞的嗎?如果想要使其不壞滅,是不可能的!這世間一切可愛事物終將離散,不久之後我亦會入涅槃,所以你們應當要以自身為洲、以法為洲、不異洲。精勤修習四念處觀,依靠觀察自己的身心修證佛法,依靠正法的教導修證佛法,不必外求。對於外在境界及自身,要以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來精勤觀照思惟,以正智、正念調伏世間上的貪著、憂惱。這就是以自身為洲、以法為洲、不異洲。」比丘聞佛所說,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二十四》
省思
佛陀藉舍利弗尊者與目連尊者入滅的因緣來

动画片佛教故事

開示大眾,這世間上的一切萬法終將敗壞,並非常存不變。想想,當我們執著某人、某事,一旦無常變異到來,還是會陷入愁悲苦惱之中。想要真正離苦得樂,就要修持自身,而非依靠外在境界來尋求解脫。透過四念處觀,讓我們時時反觀自照,如實了知一切萬法的真實相貌,是無常、苦、空、無我,如此才能捨離貪著、愁悲苦惱,得到真正的解脫安樂。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27894.html

以上是关于舍利弗-佛說四念處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舍利弗-佛說四念處觀;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660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下一篇:孔雀王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