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鸚鵡請佛一宿住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09 16:4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鸚鵡請佛一宿住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鸚鵡請佛一宿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鸚鵡請佛一宿住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夏安居竟,便帶領比丘們前往其他國家遊化。當時摩竭提國頻婆娑羅王帶著群臣出城遙望佛陀,心想:「世尊,您此刻在哪裡呢?唯願世尊慈憫,和比丘們前來接受弟子供養

爱情故事 佛教一只眼

。」佛陀遙知頻婆娑羅王心生渴仰,便帶著比丘們漸次遊行,前往摩竭提國。
這時,鸚鵡王遙見佛陀一行走來,立即飛到空中,迎上前去,請求佛陀:「懇請世尊及比丘們慈悲愍念,能接受到我林中住宿一晚的邀請。」佛見鸚鵡王懇切祈請,便答應其邀請。鸚鵡王知道佛已許可,便飛回林中,告訴鸚鵡群前去迎接。
佛陀帶領比丘們來到鸚鵡林,各各於樹下敷上坐具,靜坐思惟。鸚鵡王見到佛陀及比丘們寂然宴坐,心生喜悅,整夜都飛繞在佛陀和比丘們的周圍,又向四處環顧,恐有獅子、虎、狼等禽獸或是盜賊前來擾害佛陀等一行人。
次日清早,佛陀便離開森林,繼續向王舍城前進,鸚鵡們則在空中一路護送。鸚鵡王先飛到王舍城對頻婆娑羅王說:「大王,世尊及比丘們快到這裡了,懇請大

佛教故事里面的词语有哪些

王準備佳餚美膳供養佛陀及諸比丘,並起身前往城門迎接。」頻婆娑羅王聽了鸚鵡王的話,立即敕令準備種種幢幡、香花

不丹佛教故事

及佳餚美膳,與群臣們來到城門外迎接佛陀。
當天晚上,鸚鵡王壽盡命終,往生忉利天,很快地長大,猶如八歲小兒。天子思惟著:「我修了什麼福報,得以投生天上呢?」便專注觀察,得知自己由於請佛一宿止住的功德,所以得生忉利天。天子心想:「我應當要回報世尊恩德。」於是頭戴天冠、身著瓔珞,手持香花來到人間供養佛陀。佛陀慈悲為天子開示四諦法門,天子心開意解,即得須陀洹果,繞佛三匝後返回天宮。
隔日清晨,比丘們請示佛陀:「昨夜光明遍照,難道是釋提桓因,或是梵天、四大天王,或是二十八部鬼神將前來供養世尊、請示佛法嗎?」佛陀告訴諸比丘:「並不是帝釋、梵天,或是諸鬼神王。昨夜大眾所見的光明,是之前迎請我們到牠們樹林住宿一晚的鸚鵡王,牠命終後,往生忉利天,昨夜特別前來供養,聽聞四聖諦,即得須陀洹果。」
比丘們又問:「這位天子

佛教龙星故事大全

過去生造了何業,投生為鸚鵡?又修了何福,得以聞法證果呢?」佛陀告訴比丘:「賢劫中,波羅奈國有佛出世,號迦葉佛。當時,有一位受持五戒的長者,因曾毀犯一戒,所以墮入畜生道中,而為鸚鵡。又因他持守四戒,所以可以值遇佛陀,聞法得道。大眾當知,過去那位受持五戒的優婆塞,就是這位鸚鵡天子。」

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卷六》


省思
「如是因,如是果」,因果定律是人生不變的法則。以受持五戒中四戒之清淨功德,即使墮入畜生道,善根亦不減,得以清淨心請佛供養,以此福德往生天道,聞佛說法而證道果。但是,這位優婆塞墮入畜生道的果報,也提醒我們「勿以惡小而為之」,造惡業必自招苦果,不可不慎。因果是最光明、積極的人生觀,因為凡事都掌握在自己手上,只要在因地上努力修善、斷惡,必定會有光明的未來。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27926.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鸚鵡請佛一宿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鸚鵡請佛一宿住;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657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