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船筏譬喻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09 15:5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船筏譬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船筏譬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船筏譬喻



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開示,為比丘說船筏之譬喻,告

佛教冲动的故事

訴大眾要用心思惟,謹記在心,比丘們皆恭敬受教。
佛陀說:「如果你們在路上遇到盗賊,不要起惡念,應當心生善念,令此善心遍滿十方。我們的心猶如

我国早期佛教故事发展

大地,無論清淨、骯髒,乃至臭穢不堪的屎尿皆能容受,而不起一絲一毫歡喜或厭惡之心。因此,若為惡賊所捉,當以善念取代惡念,亦如地、水、火、風,不僅能堪

佛教与生活的故事

受於惡,亦能堪受於好,沒有增滅之心;對於一切眾生,應起慈、悲、喜、捨之心。所以,善法尚不能執著,更何況是惡法。例如有人遇到災難,希望能趕快找到一安全之所,突然看到大

佛教自律故事

河對岸十分安穩平靜,卻沒有船也沒有橋可渡。於是,他想辦法收集到木材、草葉,並且做成一艘竹筏到達彼岸。這個人心想:『這個竹筏將我從恐怖之處帶到安全之所而免於厄難,所以我要將它帶在身邊。』」
佛陀問比丘:「這個人需不需要把竹筏一直帶在身邊呢?」比丘們回答:「不需要,他已如願到達彼岸,即不需要竹筏,何必帶著增加麻煩?」佛陀告訴比丘們:「所以,善法都應捨除,更何況是惡法?」比丘問佛:「為何要捨除善法,我們不都是因為善法而來學道?」佛陀說:「修行應當依於憍慢,而滅除憍慢,滅除慢慢、增上慢、自慢、邪見慢、慢中慢、增上慢,以無慢而滅除慢慢,滅除無慢、正慢,滅除邪慢、增上之慢,盡滅此四慢。我在未成道前,於菩提樹下如是思惟:『欲界之中誰最豪貴,我當去降伏!』於是次第降伏欲界之中一切憍慢豪貴之諸天及人民,進而降伏魔王波旬,震動魔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三十八》


省思
《金剛經》云:「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如來所說法皆是幫助我們脫離生死苦海至涅槃彼岸的方便,一旦達到目的,法門亦須放下,方得契悟實相。因為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當體皆空,了不可得,修行無別法,唯「捨」而已!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27942.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船筏譬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船筏譬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655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