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婆羅門除慢心證阿羅漢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09 13:2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婆羅門除慢心證阿羅漢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婆羅門除慢心證阿羅漢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婆羅門除慢心證阿羅漢



一日,佛陀來到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行化。此時,國內住了一位出名的憍慢婆羅門,不但父母為貴族,上推七代皆是貴族,家世顯赫。身為婆羅門的他,不僅容貌端正、聰明無礙,且廣學多聞,通曉萬部典籍諸論,卻也因此趾高氣揚,仗著家世、外貌、才智、財富高人一等,不敬

佛教中情执导致堕落的故事

父母、長輩及師長。他聽說佛陀在附近行化,心想:「我應當去佛陀那裡,若有說法,我即可與他辯論;若無所說,我再默默回來。」
這時,憍慢婆羅門乘著白馬車,前後跟了一群年少婆羅門,有的持金柄傘蓋,有的手持金瓶,一行人浩浩蕩蕩前往祇樹給孤獨園。到了門口,憍慢婆羅門下車走了進去,佛陀正好在為大眾說法。這時,憍慢婆羅門心想:「沙門瞿曇根

佛教传入中国历史故事视频

本就沒有注意到我,還是回去吧。」佛陀知道他的心念,便說了一首偈子:
「憍慢既來此,不善更增慢,
向以義故來,應轉增其義。」

真实佛教故事因果故事


聽到佛陀所說,憍慢婆羅門心想:「沙門瞿曇已經知道我的來意。」便想頂禮佛陀。此時,佛陀對憍慢婆羅門說:「停止!不須作禮,只要你內心清淨已經足夠。」在座大眾看到此景,同聲讚歎:「真是奇特呀,佛陀!您實在是具足大威德、大智慧。這位婆羅門平日憍慢,仗著家世、外貌、才智、財富高人一等,而不敬父母、長輩及師長。今天卻能對佛陀

佛教狗救主的故事

謙虛卑下,還欲頂禮佛陀。」
憍慢婆羅門恭敬地請示佛陀:「什麼是不起慢?什麼是起恭敬?什麼是善慰諭?什麼是善供養?」佛陀以偈語回答:
「父母及長兄,和尚諸師長,
及諸尊重者,所不應生慢。
應當善恭敬,謙下而問訊,
盡心而奉事,兼設諸供養。
離貪恚癡心,漏盡阿羅漢,
正智善解脫,伏諸憍慢心。
於此賢聖等,合掌稽首禮。」
隨後,佛陀為憍慢婆羅門開示種種妙法,並且次第說布施、持戒、生天功德、愛欲過患與遠離煩惱的種種方法,使其清淨自心。憍慢婆羅門即於座上體解四聖諦――苦、集、滅、道之理,證阿那含果。
婆羅門從座上起身後頂禮佛陀,並且合掌請求:「佛陀,我能出家、受具足戒嗎?」佛陀隨即慈悲應允。
婆羅門出家後獨自思惟:「善男子剃除鬚髮,身著袈裟,應以正信出家而學道……。」由於這念心已解脫憍慢的束縛,便證得阿羅漢。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四》


省思
所謂「我慢高山,法水不入」,驕慢往往障蔽了自性智慧。如果我們能清淨這念心,念念都起善念,恭敬長上,盡心供養;對下謙卑,善加安慰勸導。消除了我慢山,智慧法水才得以流通無礙。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27984.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婆羅門除慢心證阿羅漢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婆羅門除慢心證阿羅漢;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651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