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佛化愚子報親恩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09 10: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佛化愚子報親恩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佛化愚子報親恩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化愚子報親恩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說法度眾時,有一天早晨進城乞食。就在同時,也有一位年老的婆羅門,一手拄著柺杖,一手持缽,挨家挨戶地乞討。

佛教故事300首


佛陀看見這位婆羅門,便向前詢問:「這位長者,為什麼你如此年邁,卻還要挨家挨戶地乞食呢?」


婆羅門回答:「我將所有的財物都交付給兒子,還為他娶妻。沒想到他成家之後,竟然不願意撫養我,要我離開。我現在一無所有,只好沿路乞討。」


佛陀告訴婆羅門:「我現在為你說一首偈子,你能不能將它記起來,然後回到村族中,向你的兒子重說一遍呢?」婆羅門回答:「可以。」佛陀便說了一首偈:

佛教故事这本书


「生子心歡喜,為子聚財物,亦為娉其妻,而自捨出家。
邊鄙田舍兒,違負於其父,人形羅剎心,棄捨於尊老。
老馬無復用,則奪其[麩-夫+黃]麥,兒少而父老,家家行乞食。
曲杖為最勝,非子為恩愛,為我防惡牛,免險地得安。
能卻兇暴狗,扶我闇處行,避深坑空井,草木棘刺林。
憑杖威力故,峙立不墮落。」
婆羅門將這首偈語背下來後,便返回村族中,在族人及兒子的面前,將這首偈子完整地背誦出來。
聽完父親所誦的偈語後,婆羅門的兒子對自己不孝的行為感到十分慚愧與惶恐,隨即攙扶父親回家,幫他沐浴更衣;從此之後恭敬地奉養父親,並尊為一家之主。
這位婆羅門心想:「我今日得到兒子的孝養,恢復過去尊貴的身份,都要感謝佛陀的恩德。經書中說:『對自己的師長,應當以奉事師長的禮節供養。』因為有佛陀的幫助,我才能獲得現在享有的一切事物,因此佛陀就是我的師長,我應當用最好的衣物來供養佛陀。」
於是婆羅門捧著上妙好衣,來到佛陀的精舍,誠懇地向佛陀問訊,並且說:「佛陀啊!經書中說:『對自己的師長,應當以奉事師長的禮節供養。』我現在又得到兒子的孝養,並且成為一家之主,這都是因為您的幫助,所以您就是我的師長。我現在以最好的衣物供養您,希望您能接受。」
此時,佛陀慈悲

佛教mp3故事

地接受了婆羅門的供養,並且為他開示佛法的道理,婆羅門聽聞開示後歡喜離去。


典故摘自《 雜阿含經‧卷四 》


省思
飲水,當思源頭;為人,當念從何處所生。父母親咽苦吐甘,劬勞辛苦,將子女養育成人,讓子女接受教育,乃至協助成家立業。子女的任何成就,莫不從父母生身啓始。《詩經》中言:「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父母的深重恩

佛教和九有关的故事

德,為人子女者應銘記在心。除了奉養雙親,讓父母衣食無憂外,更應供養三寶、受持齋戒、布施修福,乃至清淨自心,轉凡成聖,將種種功德回向累世父母,使父母得到究竟的解脫自在,才是知恩、感恩、報恩的表現。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28034.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佛化愚子報親恩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佛化愚子報親恩;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646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