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生死極苦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09 04:4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生死極苦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生死極苦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生死極苦



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中,佛陀正在為人天四眾說法。當時,城中有一大富長者託人四處尋訪,終覓得賢良之女為妻。長者以重金禮聘,婚禮當天更以熱鬧喧天的鑼鼓、花車迎娶進門。夫人懷胎十月後,順利產下麟兒,頗得人緣;奇特的是,這孩子能自憶宿命,不待人教,即能說「生死極苦」四字。父母對他疼愛有加,為他取名為「生死苦」。
生死苦很孝順,性情柔和,從不與人爭執,言常含笑,絕不口出惡戾粗暴的言語;年紀長大,仍是逢人就說:「生死輪迴真正很苦!」勸人即時修善,莫擅造惡。
一日,生死苦和親友們一同出城遊行,到了佛說法處,不自覺地往裡面走;見到佛陀面似滿月、目如蓮花及身放諸光的相好歡喜不已,恭敬地五體投地禮拜後旁坐聽法。世尊見狀,便為他宣說佛法的基本諦理:苦、集、滅、道;生死苦一聽,心開意解,即證初果聖位──須陀洹。確信自己找到終身依止處的生死苦,回到家中,跪求父母聽許自己隨佛出家,愛子心切的長者夫婦於是同意請求。出家後的生死苦,人如其名,畏生死之苦,精

佛教历史故事素材图片

進行道,很快便漏盡煩惱,成就四果聖位──阿羅漢

佛教劫难的真实故事

,不僅能通曉過去、未來多生累劫的因緣,亦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脫,天上人間咸皆恭敬。
比丘們以此事問佛,佛說:「在此賢劫中,當人壽兩萬歲時,波羅奈國有佛出世,號迦葉如來。當時有一沙彌隨一位和尚修行,有日正逢城中盛大集會,沙彌朝外觀望後便進來稟白:『師父,外頭好熱鬧,我們今日早些出門托缽乞食,一定可以滿缽而返!』師父回答:『現在時間還早,先靜坐吧!』就這麼一請一答三次,師父都沒有准許沙彌提前托缽。此時,年少氣盛的沙彌火從心生,衝口便說:『你怎麼這麼頑固,不如早死早好!』說完頭也不回地自行入城乞食。
乞食途中,沙彌想著剛才的惡口因緣,心生惶恐,急忙回到寺中,匍匐在地向師父悔過;因為惡口辱罵師長的業緣,五百世墮入地獄之中,飽受極苦,今世才得以解脫。也因過去值佛出世,出家修行的功德,今世能憶知宿命,並隨如來出家修行,得證道果!」
佛陀告訴大眾:「當時的惡口沙彌,就是今天的生死苦比丘啊!」諸

佛教故事众人皆拜观音

比丘聞佛所說,精進行道,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卷十》
省思

饿鬼道还有什么佛教故事


善惡昭然,果因不差。敬順師僧、父母、同學,是調伏自己驕心慢幢最有效的良方。孝順之法是名「制止」,亦名為「戒」;做到身形和心體的孝順敬養,即能清淨三業,成就無上的功德和福報。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28122.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生死極苦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生死極苦;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637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下一篇:佛教-捕鳥人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