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守攝諸根食知自節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09 03:4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守攝諸根食知自節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守攝諸根食知自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守攝諸根食知自節




久遠以前,有五位沙門在波羅奈國的深山中隱居修行。這座山地處偏僻,離城有四、五十里之遠,比丘們每天到城裡乞食,往往清晨出發,遲至傍晚才得以回山。由於兩地往返,費時耗力,沙門們身心疲憊不堪,累得沒有心思修習禪定,所以歷經數年,皆未能得道證果。
佛陀悲憫他們如此辛苦修行,卻為三餐所惱而不能成就道

佛教公猴的故事

業,於是,變化成一位修道人前往探視,問道:「各位道人們!你們隱居山中修行,會不會感到辛苦啊?」比丘回答:「我們在深山中修行,距離城鎮相當遙遠,為了支撐這四大假合的身體不致飢餓,必須到城裡乞食;每天往返,晨出暮歸,非常疲累,實在沒有時間和體力在道業上精進啊!」
修道人聽了他們的心聲,慈悲地說:「修行求道之人,必須以持戒為根本,攝心用功為行持,鄙棄外形而追求真道,飲食只要足夠支持身體所需,不必多求;應當收攝身心,修習止觀,息滅妄想,才能得道證果。飲食方面,應當順應自然,才能免除奔波之苦。」修道人又說:「我有個不情之請,希望你們明日不要到城裡乞食,就讓我來供養吧!」五位比丘聽了非常歡喜,於是就安下心來修行,不再為明日乞食的事情煩惱。
隔天中午,修道人送來了食物,待比丘們食用完畢,便為他們開示一段偈語:

「比丘立戒,守攝諸根,食知自節,寤意令應;
以戒降心,守意正定,內學止觀,無忘正智

尼泊尔佛教的故事


明哲守戒,內思正智,行道如應,自淨除苦。」
說完後,即現光明莊嚴的佛身相,比丘們見了非常震驚與感動,於是更精進用功,思惟戒法,終於證得阿羅漢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一》
省思
飲食之欲為人之本能需求,即使是發心修行的行者,亦不能避免。然而,要如何拿捏得當,才能使身心調和、道業增長呢?《佛遺教經》云:「汝等比丘,於

佛教故事有关生命的

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飢渴。」飲食應當攝心取用,不生好惡,知所節度,知道

释迦佛教故事全集

這是為了精進道業、利益眾生而用,如此方能調御身心,自在安詳!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28139.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守攝諸根食知自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守攝諸根食知自節;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635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