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為長者說四種施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08 23:1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為長者說四種施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為長者說四種施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為長者說四種施





昔日,在舍衛國有一富可敵國的婆羅門長者,名叫藍達。為了彰顯自己的名聲,連續五年,不惜竭盡家財,以外道祈福之法,設大齋會,廣行布施,供養五千多位婆羅門無數珍貴的寶物、醫藥及飲食衣具。接受供養的婆羅門在這五年裡,亦為長者祭祀諸天、山嶽與星宿等地衹神靈,以持咒作法,希望為長者祈求無量之福。

到了圓滿五年大供養的最後一天,藍達長者更行廣大布施,除了以金銀打造的精緻食器盛滿金粟、銀粟外,更準備了七寶服飾、鹿皮大衣、牛馬羊車、奴婢及日常所需物品,共八萬四千件供養大眾。莊嚴無比的會場,令與會的鬼神、國王、大臣、梵志、貴族等,無不歡欣喜悅。

此時,佛陀正在精舍為天人說法,見到如此情景,喟然嘆言:「藍達真是可憐的愚痴者!布施這麼多珍貴的財物,卻只能得到微薄的福報。若不立即教示,將永離勝妙法門,無法得到

中国的佛教故事

真實的利益。」於是世尊特地前去度化藍達長者,並以神通力從地湧出,放大光明,普照與會大眾。

藍達長者及大眾立即至誠頂禮佛陀。世尊見眾人皆有恭敬之心

佛教故事爱情经典

,於是為大眾說偈:

「月千反祠,終身不徹,不如須臾,
一心念法、一念造福,勝彼終身。
雖終百歲,奉事火神,不如須臾,
供養三尊,一供養福,勝彼百年。」

佛陀說:「布施有四種層次,就像農地有肥沃貧瘠之別,收成自然就會不同:一者、施多得福少,也就是愚痴之人花費大量錢財,卻以殺生的方式祭祀鬼神,並且還喝酒跳舞,不僅無法增長福報,亦沒有智慧。二者、施少得福少,即是以慳貪惡心,布施給心外求道的修行者。由於二者都是愚痴之人,所以沒有福報。三者、施少得福多,就是以善心供養精進、有德行的修道者。布施雖少,福報卻很大。四者、施多得福多,是指覺悟到世間無常的賢者,以清淨心布施錢財建造塔寺,供養三寶衣食、臥具、

佛教感悟故事

醫藥等。這種清淨圓滿的布施,具足無上福德,如五河流入大海,生生世世長流不斷。」

此時,藍達長者及與會大眾聞佛開示,皆大法喜。諸天人神心開意解,即證須陀洹果,五千多位婆羅門發心隨佛出家修行,與道相應。藍達長者全家亦受持五戒,發願勤修正法,廣積福德。國王及眾臣也歡喜地受持三皈依,明瞭佛法真理。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二》

省思
六度萬行,「布施」為首。布施如同在田地播種,因緣和合時,就會開花結果。然而,發心布施要有智慧,若能以清淨心供養三寶,如同在沃土播種,果實必定豐碩肥厚。三寶,是度脫眾生捨離老病死海之堅牢船,以清淨心、恭敬心、歡喜心供養三寶,令

石头禅佛教故事

正法久住,必能為自己及大眾開創光明的未來。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2821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為長者說四種施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為長者說四種施;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628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