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願見文殊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08 13:1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願見文殊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願見文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願見文殊








佛教说窦娥冤的故事


「慈悲的

人间佛教的故事

文殊菩薩,弟子迦羅越,懇請您現身加持,為弟子開大智慧。」

迦羅越很想能有如文殊菩薩一般的大智慧,所以,只要一到佛寺,就在身戴瓔珞、騎著獅子、拿著智慧寶劍的文殊菩薩像前至誠頂禮,一心祈求文殊菩薩現身,為他加持。

有一天,迦羅越準備了豐盛的齋宴來供養僧眾,並在宴席的最前方,放置一張高大精緻的座椅,希望莊嚴的文殊菩薩慈悲應供。不多時,在前來應供的僧眾中,有一位其貌不揚的跛腳老人,身上披掛著破破爛爛、長短不齊的衣服,骯髒的顏面益發顯得邋遢不堪。這位跛腳老人正一拐一拐的走向前方的華貴座椅,準備就坐。迦羅越看到這個情形,心想:「這高座大位是要給莊嚴的文殊菩薩、或是德高望眾的大和尚坐的,怎麼可以讓一個邋遢的乞丐坐在這上面呢!」於是,迦羅越立刻走了過去,把老人從座椅上拉下來,要他到旁邊去吃飯。不一會兒,老人又一拐一拐地上去坐。「怎麼又跑上去了!」迦羅越就又上前把老人給拉下來。可是不到一會兒,老人還是拐回到大座椅上去坐。

就這樣拉拉扯扯、上下七次,老人不再走回高座,找了一處角落席地而坐,迦羅越終於鬆了一口氣!

齋僧之後,迦羅越就到佛寺中,恭恭敬敬的禮拜,並將今天供僧的功德,祈願回向:「弟子迦羅越,虔誠祈願:願以齋僧功德回向今世即能得見文殊菩薩現身加持,令弟子得大智慧。」

佛教四大传说的故事

整整忙碌了一

佛教的真正神话故事

整天,疲憊的迦羅越從佛寺回家後,就倒頭呼呼大睡了。在睡夢中,他見到了他早也祈求、晚也祈求的的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對他說:

「你不是從早到晚的唸著,希望親眼見到我嗎?希望我去應供嗎?為了滿你的願,今天我親自現身應供,可是你卻每次都把我從椅子上拉下來,一共拉了七次,為了不讓你起煩惱,我只好到角落邊去用齋了。」

此刻,迦羅越猛然從夢中驚醒坐了起來,想到齋僧當時,一直要坐上高座的跛腳老人,原來正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慈悲的示現,自己不但未上前禮拜,竟然有眼不識泰山,將菩薩一次又一次的請下座來!

「唉!唉!」愈想愈懊惱,愈想愈後悔。想想,都是因為自己平常就習慣從外表去分別、執著的習氣,造成當面錯過大善知識的悔恨。再想想,今天文殊菩薩以這樣的外貌示現,不正是在教化自己不可以貌取人,教化自己心性才是真實可貴的;能夠面對種種外境不起任何分別執著,便是真正的大智慧。

迦羅越不禁由衷的禮拜,感謝文殊菩薩的啟發,讓他徹底瞭解不可妄從表相上分別取捨,今後要以平等心供養一切,不可以輕慢他人!

是的,文殊菩薩的大慈悲示現,圓滿了迦羅越的至心祈求,也開啟了迦羅越本具的智慧。

省思



生活中,我們常常有許多的執取,高、矮;胖、瘦;美、醜;富貴、貧賤;聰明、駑鈍……,在種種分別中產生憎愛取捨。遇到令我們憎恨的便覺得痛苦萬分,遇到我們所愛的心生歡喜,苦苦追求到了又害怕失去。如此分析,所有憎愛取捨都是痛苦的枷鎖,不得解脫的根源。

佛法云:「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只要於分別中不起憎愛取捨,就是最大的智慧,帶我們趣向解脫的要津。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2837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願見文殊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願見文殊;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612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上一篇:如是因如是果
下一篇:樹神歡喜供佛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