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孝順的鸚鵡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08 09:3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孝順的鸚鵡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孝順的鸚鵡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孝順的鸚鵡

孝順的鸚鵡
孝順的鸚鵡


■子弦
這隻鸚鵡很有孝心,每天都會

60个佛教故事动画

採集食物給他的爸爸媽媽吃。

■傳皈居士
「垃圾桶的悲哀」
某日在公車上,聽到三位少婦的埋怨傾吐聲……。
甲婦問乙婦:
「你家有幾個垃圾桶?」
乙婦回答:
「還有兩個,真煩,嘮叨得要命!」
甲婦又問丙婦:
「那你剩幾個?」
丙婦嘆了一聲後回答:
「還有一個,這舊垃圾桶還挺嚕囌的!」
甲婦淡然一笑,言:
「我現在最輕鬆無憂了,

佛教道教真实的故事

兩個垃圾桶全埋進了黃土堆了。」

本人聽了心覺納悶,便問某甲何為垃圾桶。
其回答:
「您真是LKK了!連現代的老人(公、婆)叫垃圾桶都不曉得。」(因本人已年過半百)此刻我恍然明白,並且反問她:
「倘若你和先生都去上班、或外出訪友,是否要將小孩暫時託付垃圾桶照顧?當你上了年紀,也會變成老舊的垃圾桶,彼時請誰來修護呢?」
她們聽了我這LKK伯伯的話,方才有點歉意的說:「伯伯,我們只是無聊談天而已,請勿見怪。」

佛教故事经典版全集

後來,我作了油詩與她們分享:
望子成器,年邁無棲。
養兒防老,如今難保。
僅供餐餼,與獸何異。
盤纏裝飽,以免煩惱。

「今生逆道,百事難造。當下行善,萬象稱讚。」
「老人似兒吵,問候要記牢。」
老化、健忘、嘮叨……,請多體諒!








昔日,
佛在王舍城說法期間,曾告訴比丘們:
「有二種惡行,其果報之快如球反彈,能令人速墮地獄。
是那兩種呢?
一、不知道奉養孝敬父母;
二、在父母的住處,作奸犯科,造種種不善之行。
世間也有兩種正行,能速令人升天享福,
一、能奉養孝敬父母;
二、於父母的住處,廣修善法。」
接著,世尊又說了一則故事……

在久遠劫前,雪山有一隻鸚鵡,
牠的父母眼睛失明不能外出覓食,
所以牠每天都會採集好的果實回來供養雙親。
當時有一個農夫在田裡播種,
他發願將來這些稻穀成熟後,要與所有的眾生一同分享。
鸚鵡聽了農夫的誓願,以後便經常至此採集穀子。

一日,
農夫到田裡巡視作物時,
發現很多稻穗被啄斷了,
於是 他起了懊惱之心,在田裡設下網子。

鸚鵡再度來採食的時候,
正好被網子給纏住了,動彈不得。
牠見農夫從田埂走來,即說:
「地主啊!你先前發願要將稻穀布施給大眾,所以我才敢到這裡覓食,現在你怎麼反悔了呢?
而且,
田地就像母親般蘊育著萬物;
稻種就如父親一樣養育他的孩子;
實語,就像小孩子那麼天真無邪,不欺騙別人;
農夫就像

佛教 奇异故事汇

是國王那樣地愛護子民。
作為子民的我,心存感恩的擁護著你。」

農夫聽了這一番話,心生歡喜的問鸚鵡:
「你採這些稻穀要給誰用?」
鸚鵡回答:
「要奉養我的父母。」
於是,農夫告訴鸚鵡:
「日後你可以自由地到我的田裡採穀,我願意布施給你。」

當時的鸚鵡就是佛陀的過去生,
農夫是舍利弗,
盲父、盲母即是淨飯王與摩耶夫人。


改寫自《雜寶藏經》


省思


俗云:「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國固有的美德,隨著新世代的來臨,孝養父母的觀念似已逐漸淡薄,禽獸尚且如此孝順,而我們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呢?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28431.html

以上是关于孝順的鸚鵡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孝順的鸚鵡;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606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上一篇:佛教-平分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