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清辨欲见弥勒(清辨比丘)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05 15: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清辨欲见弥勒(清辨比丘)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清辨欲见弥勒(清辨比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辨欲见弥勒(清辨比丘)

清辨是南印度株刺耶山人,刹帝利种姓,曾至中印度学习大乘佛教的各种经典,尤其偏好龙树的中观学说。学有所成,便回南印度传教,弘场中观思想,曾做过南印度五十馀所寺院的住持。然而,清辨生活的时代,无著、世亲的唯识学说是印度佛教的主流,门风之盛,传播之广,绝非其他各宗各派可比。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唯识学说已代表了佛教思想发展的最高水平,无出其右者。然而,清辨以龙树的中观考究唯识学说,却发现了这一理论有许多难通之处。为了弘扬中观,清辨便想寻找唯识学者护法进行讨论。
护法是当时唯识思想的最高代表,也是有名的高僧,我国的玄奘曾经在其门下受业。
护法当时住在摩揭陀国旧都波吒厘城,清辨打听到确信後

佛教里正道的故事

,便带领弟子北上万里,来到此地。他派人送信给护法说∶「久闻护法菩萨宣扬佛陀遗教,化导迷徒,声名早著,为人仰赞。今有清辨前来请教,与你讨论几个疑难问题。而且必要在这番讨论中得到个结果,以不负相见一场。」语气虽然委婉,清辨却藉此表明论辩的决心。
但不知是何缘故,护法并不愿与清辨面决高低,他对清辨的来使说∶「人世如幻梦,才醒便无;身命若浮云,过眼成空。人应抓紧有生之年,勤奋修习才是,哪有闲工夫争来辩去,徒费口舌呢?」遂不与清辨相见。
清辨无奈,只好返回南印故里,但心中的疑问仍不能忘,时刻都在想著与唯识学判明是非。然而,护法不愿与自己辩论,自己又能怎麽样呢?清辨心中抑郁不已。
有一次,他静下心来想∶我的疑问,只怕除了弥勒,再也无人能解决了。弥勒是佛教传说的未来佛,将於後世来人间成佛传教,救渡众生。清辨想到此处,立即有了主意。心想∶就等弥勒成佛时再解

佛教故事慈禧

决自己的问题好了。他於是来到一尊观音菩萨像前,虔诚诵念《随心陀罗尼》咒,历时三年,绝食饮水,至诚祈祷,终於感动了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问∶「你有

佛教故事白清平

什麽志愿吗?」清辨回答∶「愿留此肉身,以待弥勒成佛出世。」观音菩萨说∶「人命危脆,世间浮幻,你留肉身有什麽好处。不如努力修行,转生兜率天宫。在那儿不但可以见到弥勒,还可见得更早呢。」清辨说∶「我早就发了誓,必要以现在的肉身面见弥勒。此志不可夺,此心不可动。就请你将办法告诉我吧。」观音菩萨於是告诉他说∶「既然如此,你可以到驮那羯磔迦国南山的执金刚神处,虔诚诵持《执金刚陀罗尼》,必能遂你心愿。」
清辨於是来到执金刚神所,虔诚念咒。一晃又是三年,执金刚神出来对他说∶「你这样精勤念咒,有什麽请求?」清辨说∶「我欲留此肉身,待见弥勒。观音菩萨指示我前来你处,望你予以帮助。」执金刚神说∶「此山岩路之中有一座阿素洛(译作非天,佛教宣称的一种恶魔)宫,如按一定办法祈请,石壁自开。石壁一开,你就进去,便可待见弥勒了。」说完,又将祈祷的办法教给了他。清

佛教故事 视频

辨又问∶「我幽居洞中,怎能知道弥勒佛出世与否呢?」执金刚神说∶「届时我自会通知你。」
於是,清辨依法祈祷,精勤不怠,一晃又是三年。三年之後,清辨以神咒之力,运芥子撞击石壁,石壁洞开。他跨在洞口对围观的人群说∶「进入此洞,便可於来世见弥勒佛了。有愿意者,可与我同入洞中。」观众惊骇不已,以为是毒蛇之窟,不敢同入。只有六人比较大胆,随之而去。清辨等人一进洞内,石壁自然关合,与原来一般无异了。清辨经过九年的努力,终於实现了他的志愿,可以肉身待见弥勒出世了。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2953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清辨欲见弥勒(清辨比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清辨欲见弥勒(清辨比丘);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500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