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状态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最佳状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最佳状态
庄子在《达生》篇里,讲了一个木匠的故事:
鲁国木匠梓庆削木做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上面雕饰着猛兽。他做成的柱子,看见的人都惊讶不已,以为鬼斧神工。
鲁侯召见梓庆,要问一问他其中的奥秘。梓庆对鲁侯说:我准备做这个的时候。不敢损耗自己丝毫的力气,而要用心去斋戒。斋戒的目的,是为了“静心”。
斋戒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庆赏爵禄”了。斋戒到第五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非誉巧拙”了,也就是说。大家说我做得好也罢,做得不好
哈佛教授解说中国神话故事
也罢。我都已经不在乎了,也就是忘记名声了。到第七天的时候,达到忘我之境,我可以忘记是在为朝廷做事了。大家知道。为朝廷做事心有惴惴。有杂念就做不好了
佛教传奇故事视频
。
这时,我就进山了。静下心来,寻找我要的木材,观察树木曲质地,看到形
佛教动画片五台山的故事
态合适的,仿佛一个成型的就在眼前。我就把这个最合适的木材砍回来,顺手一加工,它就成为现在的样子了。
木匠斋戒七天,其实是穿越了三个阶段:忘记利益,不再想着用我的事情,去博取一个世间的大利;忘记荣誉。不再想着
十八罗汉佛教故事
大家的是非毁誉对我们有多么重要:忘记自己,人其实只有达到忘我之境,才可以做到更好。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32478.html
以上是关于最佳状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最佳状态;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2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