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书法-写好你一生的每一笔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3-19 19:0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书法-写好你一生的每一笔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书法-写好你一生的每一笔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写好你一生的每一笔

著名书法家姜东舒先生不久前因病辞世。姜老先生工篆、隶、楷、行各体,尤以小楷见长,曾担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姜东舒先生师承书法大师、西泠印社社长张宗祥。他的拜师经历,颇为传奇。
1958年,解放战争时期就参加

佛教大智慧故事

革命,曾为战地记者的姜东舒被打成右派,连工作都失去了。为了养家糊口,走投无路的姜东舒最后在浙江图书馆找到了一份临时工,每天的工作就是搞搞卫生,打打杂。看他平时喜欢写写画画,管理人员将图书馆内的指示牌、标语什么的书写任务也交给了他。正是这个额外的差使,改变了他的命运。
在那个标语盛行的年代,墙上、路旁,甚至山坡上,到处都是标语,这些标语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美术体。与这些标语不同,张贴在图书馆内的标语,都是诸如“请不要随地吐痰”、“请爱护报刊图书”、“请勿大声喧哗”之类的提醒语,虽然图书馆内人才济济,但是大手笔们谁也没有兴趣书写这些张贴在墙上的标语,所以以前都是一般工作人员随手写几张,应付应付了事。现在,这个任务落在了临时工姜东舒的身上。
姜东舒从小就爱好书法,接到任务后,姜

佛教中关于老鼠的故事

东舒领来了纸、笔和墨水,一份一份,认认真真写起来。一笔一画,周周正正;一撇一捺,尽显锋芒。仅“请不要随地吐痰”这个标语就写了几十份,楼梯口、过道、阅览室,都要张贴。每一份,姜东舒都像对待一幅书法作品一样,极认真,极细致,偶有一两个字写得不如意,一定重新书写。管理人员见他太过认真,写得太累,就劝他:“标语反正是贴在墙上的,大家看明白意思就行了,没必要写那么好。”姜东舒笑笑,仍然坚持一笔一画,埋头认真地书写。写完了,再一张张小心地张贴在图书馆各处的墙上。
没有人注意这些标语,写得再好,它不就是条“请不要随地吐痰”的标语吗?只有每天打扫卫生的姜东舒,偶尔会停下来,琢磨一下自己写的这几个字,还有什么缺陷。
有一天,“请不要随地吐痰”却吸引了一双锐利的目光。
那天,兼任浙江图书馆馆长的张宗祥大师偶来图书馆,主持建馆60周年大庆,在楼梯口,张大师时走时停,目光一次次落在墙上的那些标语上。在二楼阅览室门口,挂着的一则手书《阅览规则》前,张大师驻足,他惊讶地问身边的工作人员,这些字都是谁写的?他对身边的人说,自古以来,字的好坏,要看有没有神韵,是不是有书卷气。这些字秀丽飘逸,笔墨纯正,说明写字的人有学问。但字里行间的不足之处,也未能逃脱张大师的慧眼,他认为,此人是可造之才,只是用笔尚有不合法度之处,显然是缺乏名家指导。
言谈之间,张宗祥大师竟然忘记了自己是来主持馆庆大典的,他急不可待地吩咐身边人,立即将写字的临时工找来。
面容瘦削,头发纷乱,穿着清洁服的姜东舒,匆匆来到了张宗祥大师的面前。
就这样,姜东舒有幸成了一代大师张宗祥老先生的关门弟子,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向一位临时工敞开了。
如果说,姜东舒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和所有成功人士一样,源于他的勤奋、执著和天赋。那么他作为临时工所书写的那些“请不要随地吐痰”标语,就是他打开这扇机遇之门的钥匙。
“请不要随地吐痰”,在有的人眼里,它

佛教故事 鼓励

只是一则随手涂写的标语,而在另一些人眼里,它是有血有肉的字,有情有感的书法作品。有的时

美国哈佛教授讲鬼故事

候,写好“请不要随地吐痰”,也就是写好你一生的每一笔。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36174.html

以上是关于书法-写好你一生的每一笔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书法-写好你一生的每一笔;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1849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