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读书-故事四则 (十)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3-18 01:1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读书-故事四则 (十)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读书-故事四则 (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故事四则 (十)


(三七)杀群牛喻
昔有一人。有二百五十头牛。常驱逐水草随时餧食。时有一虎啖食一牛。尔时牛主即作念言。已失一牛俱不全足。用是牛为。即便驱至深坑高岸。排着坑底尽皆杀之。凡夫愚人亦复如是。受持如来具足之戒。若犯一戒不生惭愧清净忏悔。便作念言。我已破一戒。既不具足。何用持为。一切都破无一在者。如彼愚人尽杀群牛无一在者
(三八)饮木筒水喻
昔有一人。行来渴乏见木筒中有清净流水。就而饮之。饮水已足即便举手语木筒言。我已饮竟。水莫复来。虽作是语水流如故。便嗔恚言我已饮竟。语汝莫来。

佛教电影的故事

何以故来。有人见之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汝何以不去。语言莫来即为挽却牵余处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死渴爱。饮五欲碱水。既为五欲之所疲厌。如彼饮足。便作是言。汝色声香味莫复

儿童听佛教故事

更来使我见也。然此五欲相续不断。既见之已便复嗔恚。语汝速灭莫复更生。何以故来使我见之。时有智人而语之言。汝欲得离者当摄汝六情闭其心意。妄想不生便得解脱。何必不见欲使不生如彼饮水愚人等无有异
(三九)见他人涂舍喻
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见他屋舍墙壁涂治。其地平正清净甚好。便问之言。用何和涂得如是好。主人答言。用稻谷[麸-夫+戈]水浸令熟和泥涂壁故得如是。愚人即便而作念言。若纯以稻[麸-夫+戈]不如合稻而用作之。壁可白净泥始平好。便用稻谷和泥用涂其壁望得平正。返更高下。壁都劈裂。虚弃稻谷都无利益。不如惠施可得功德。凡夫之人亦复

佛教故事神秘大佛

如是。闻圣人说法修行诸善。舍此身已可得生天及以解脱。便自杀身望得生天及以解脱。徒自虚丧空无所获。如彼愚人
(四○)治秃喻
昔有一人。头上无毛。冬则大寒夏则患热。兼为蚊虻之所唼食。昼夜受恼。甚以为苦。有一医师多诸方术。时彼秃人往至其所语其医言。唯愿大师为我治

关于佛教的故事及道理

之。时彼医师亦复头秃。即便脱帽示之而语之言。我亦患之以为痛苦。若令我治能得差者。应先自治以除其患。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闻有沙门婆罗门等世之良医善疗众患。便往其所而语之言。唯愿为我除此无常生死之患。常处安乐长存不变。时婆罗门等即便报言。我亦患此无常生老病死。种种求觅长存之处终不能得。今我若能使汝得者。我亦应先自得。令汝亦得。如彼患秃之人徒自疲劳不能得差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36888.html

以上是关于读书-故事四则 (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读书-故事四则 (十);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1782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