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教法师开示:没有分别的爱(图文)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3-17 23:1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教法师开示:没有分别的爱(图文)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法师开示:没有分别的爱(图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法师开示:没有分别的爱(图文)

佛教-佛教法师开示:没有分别的爱(图文)
佛教-佛教法师开示:没有分别的爱(图文)

凡夫心有如野马、猿猴,因为没有任何依靠、目标,所以容易有妄想杂念;有了妄想杂念,行动往往会有错误,有时一念之差、一步之错就造成终身的遗憾。
学佛的人,心要有依靠,就要经常系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依靠、归命之意,将凡夫心归向于圣人的清净境界;时刻以归依为

佛教故事学会弯腰才能低头

念,可以返妄归真,所以要常念佛。但是,念佛不光在口头上念,更要念佛的心,使佛心成为我们的心,将凡夫心换成佛心。人人的念心如有佛心,则时时刻刻看到的境界,都会是美好、祥和的境界——彼此相互扶持,处处充满了爱。看看外面的草木,随着岁月季节彼此循环相让。春天来了,大地草木就生长出茂盛的花叶;如夏天,就换成夏季的花朵盛开;秋冬也是一样。四季之间,连草木都能更替如仪,在该茂盛时茂盛,该落叶时就叶落纷纷。我们如果用心,就能体会这种无声的法则。
树木的茂盛与凋零就像人生的过程,可以启悟人生无常多变的真理。心静时,则一草一木无不是清净之境,无不是美好的世界。所以,要时时刻刻将心守于专一、无欲无争,多为人群奉献自己的力量。若能如此,就是最美好的人生。对人生奉献的大小,不在于年龄。有时童子的清净之心,反能无分别地奉献爱心,让人觉得纯真可爱。台中有两位小朋友,从小就常被委员妈妈带来见我,所以兄弟俩对于慈济的一切非常清楚。他们为了响应我所呼吁的大陆赈灾,小小年纪竟然拿出大毅力,和母亲约法三章:“一年内不吃糖果,请妈妈代捐一万元给师公救人。”
然而,有一位教授和我见面时,特地问起:“你为什么要去救大陆的水灾?”他讲了许多理由反对我去救灾。我告诉他,台湾的贫病者,只要我们知道的,都会尽力照顾;而且,我们的社会较富足,人情温暖,

佛教中的故事 娶母

政府也设有社会服务机构,还有其他慈善机构会关心贫病者。而大陆则不同,尤其乡村偏僻地方的人民,普遍过着穷困的生活,他们自顾不暇,哪有能力去照顾别人?
再说,大陆地面辽阔,即使有爱心的人士想济助贫困的人,也不知如何察访?因缘俱缺,他们真的很缺乏获得济助的因缘。我们生活富足,若能把不致影响生活的力量奉献出来,将这股爱的力

佛教七个饼的故事

量汇集起来,到那里就能为二十多个乡镇的灾民盖间简单的房子,帮他们复耕、重建家园。
我解释了好久,那位教授还是不能打开心结。学识渊博的学者反对我救灾,而五

佛教开心故事大全集

岁、七岁的孩童却各拿一万元来救灾,这其中的差异,只因为在稚子单纯的心念中,“爱是没有分别的”——救援没饭吃、没衣穿、没得住的人,是很自然的事啊!
学佛,要学得真正的“慈悲喜舍”,佛陀不忍众生受苦,学佛者也应如此。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3692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法师开示:没有分别的爱(图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法师开示:没有分别的爱(图文);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1779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