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养生-养生袪病法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3-16 13:2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养生-养生袪病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养生-养生袪病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养生袪病法

人生无量苦恼,百苦交煎,只缘不得安心法。纵使一切享受满足,他那苦恼反越来越炽,因为思想不搞通,贪心不息,总没有满足的时候。凡人身由病而老死,总不出这个原因。
‘安心法’三个字,谈是容易,做却甚难,但肯做亦不一定是难。人既无心,便无乱,既无乱,却又安个什么,这便是安了。这是最上乘法,不是根器大利的人不能明白。初学人何能做到呢?只有借一点方便法来作个过渡。先把身体维持好,请有病人细细听我下面所说的办法,不是空谈,却要实做肯做。兹先把下手做功夫以前的主要条件说明如下:
一、做功夫时不得著一点意,在功夫上最忌求功求速,扣定日子求何种境象凭证,只如平常一样依法去做,不计它有效无效,做得好坏且不去管它,见效在下月或百日之后。
二、在做功夫时,不会有何功效可见,不要疑心。第一要耐心,身上有了功效感觉种种舒适,也不要高兴而贪做,须知自然而致是正常事,不是奇特事。
三、须恒心,勿间断,照所指示法而行于室内,设备须周密。
四、做功夫时或有其他旧病复发或忽感酸痛时,系内部血气由阻而通时的反应,不必生疑而停止,如因外感身热不能起坐时,暂停一时亦可。
五、坐功时有时忽身体动摇,开目即可制止,勿任之而成习惯。此不一定是坏,但亦勿执取,以为是好现象。总之以勿理为主,一理即著,著即成魔,但非外魔也。
百病都由血气失调所致,所谓血阻气滞二病。但血阻由于气滞,由于心意识的冲动,遂失正常。因此调气应先调心,而初期调心法,还须借气以为用,气以息心,心以调气,心是督饬全身组织的主宰,亦是扰乱各部沸腾的首恶。它可以使高级神经系统紧张起来。大脑皮层不得安静,引起了许多慢性病,如神经衰弱、胃下垂、胄和十二指肠溃疡、高低血压病、痰咳、月经不调、便秘、关节炎、贫血等病。若要怯除以上诸病,恢复正常,先须息心调气去抑制那紧张的局势,勿使越出范围。心能制气,自然呼吸不急促,血液循环也合度,脑细胞获得更多的氧和养料,促进大脑皮质指导内脏各部组织的功能,如生理上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因不去扰乱它,同时发展正常,各种病症自然消化于无形。因为生理上有四种本能:(一)自然生长的本能

佛教故事视频夺宝传奇

,如肺坏了,胃割去一块,它自然会结好长足。(二)排除疾病的本能。(三)强制习气的本能,如戒烟、戒酒、戒愤怒的恶习。(四)求长寿或短命可自由的本能。但如一

佛教故事爱情的力量

去扰乱它,那本能就不能发展了。初则不足再则亏损,继则勉强维持,到不能维持时便倒了,此名慢性自杀。
心属火,肾属水,心肾相连。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济则蒸气内发,各部机体运动,可求得健康。此可于舌上察知。舌无水则不活,故活字以三点水加舌字。舌上可以报告内部各种病状深浅,以断生死。凡人身上水分,如涕泪、汗水、小便,无一不是碱昧。

佛教故事图片朋友圈背景图

独有口内涎沫是淡的,口无津涎则渴,渴即是病,以水为药而治之。胃内空虚则饥,饥即是病,以食为药而医之。盖火气上升而水不济也,以此调之。人身骨肉坚硬者为地,死后化归为土,血液油汗为水,暖气为火,气分呼吸流动为风,

佛教说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此名四大。四大不调即成为病,不调者失去正常也。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37459.html

以上是关于养生-养生袪病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养生-养生袪病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1725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