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3-14 02:5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

感动,是多么美好的心灵交感。
一感一动之间,可以是不同的乾坤,全新的宇宙。
当弟子问信相宗显禅师“什么是佛

佛教深度故事

性”时,黄檗惟胜下二世的性相禅师往往把拂尘东一挥、西一挥,提醒发问的人:
“感动!感觉佛在你心

藏传佛教故事有什么意义

里!感觉你的一举一动都是佛。”
遇到根器好的弟子发问,他就用仰山的公案来点拨,让问者自悟,迷人自醒,他不作唤醒工夫,他会说:
“你知道仰山曾经向中邑禅师问过同样的问题吗?”
“仰山问:怎样唤醒我心中的佛性?
“中邑回答:譬如房间里有一只沉睡的猴子,外屋的猴子出声招唤,叫它醒醒,房里的猴子会被唤醒,发出共鸣的回音,跳出房子相见。
“仰山就听到自己内心的回声,觉醒了。”
说完,信相禅师会用炯炯的眼光望定弟子,看他心里的佛性醒来没,看他还是不是好争辨、闹意气、贪多得、怨别人……
有个弟子追问:“后来呢?”
信相禅师就继续说下去:
“仰山提出疑问:如果房子里的猴子正睡觉,叫也叫不醒,屋外的猴子怎样能够见到他呢?”
“中邑禅师二话不说,起身,走下禅床,拉起仰山的手,说:猴子与你相见了。”
信相禅师望望大家,开示:
“若有人不能醒悟,受世间污尘、知识蒙蔽,那么,你就以身说法,显现佛性给他看:给他欢喜

佛教的故事第三集视频

,给他慈悲,给他信心,给他包容,给他感动,一切成全他、成就他。如同,你唤山,山不来,你就走向它……”
殿角的铜铃在秋风里“叮铃铃”地摇晃着,随着信相禅师的声音在飞扬:
“禅是生命共感、共振的感觉。譬如有个卖金的人,拿着一块金子向你兜售,让你出价;你出了价钱,他卖了,就在交易快完的时候,他忽然拿出秤子,当着你的面秤金给你看,秤得分毫不少,说明货真价实,你虽然心里高兴,却也不免怀疑那秤准不准。禅师传法,是分厘不少的真金;传给你了,你还得接受世间秤量,看你是不是真接受了禅法。所以要在彼此生

佛教拜佛小故事

命中印证——你慈悲,慈悲在哪里?在灾民面前施舍放赈时的一脸笑容?还是更深夜静时感受内心的无限悲悯?你有禅法,禅法在哪里?是法会升座里的滔滔口舌?还是处处清净无贪无嗔?世间一切形相都是虚假,一切事物转眼成空,要觉醒呀!”
檐角的铜铃又“叮叮叮”地响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3838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1633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下一篇:差不多先生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