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出家」几位法师出家的因缘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12-17 00:4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出家」几位法师出家的因缘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出家」几位法师出家的因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几位法师出家的因缘

「出家」几位法师出家的因缘
「出家」几位法师出家的因缘

果舜行者出家的因缘果舜是吉林省哈尔滨市人。俗姓姚氏。以农为业。夙秉善根。感觉世界。万苦交煎。充满罪恶。乃萌出世之念。到处访求明师。有一天。在途中被日本兵(伪满时代)发现。认为是无业游民。强迫送到边界去做苦工。他被送到里河劳工营中。时时想逃走。可是找不到机会。因为营房的四周。用电网围绕。如有逃者。不是被守兵枪击而死。就是被狼犬所咬死。纵使侥幸逃过此二关。也逃不出电网。一定被电所烧死。这等于人间地狱一样。苦不堪言。有一天晚上。果舜在梦中。见到有位长须老人对他说:‘今天晚上是你出离樊笼的时机。在门外有只白狗。随它而去!’果舜惊醒。悄悄走到门外。果然见到有只白狗。在等着他。于是乎就跟随在狗的后边。安全走出电网。逃回家乡。他庆幸死里逃生。又看破红尘。所以决心出家修道。民国三十三年冬天。我到大南沟屯为高居士的母亲治病。第二天。全屯传遍高母病愈之奇迹。这个时候。果舜听闻了。来拜我为师。他长跪不起。我见他很诚心。所以允许他的请求。满他的心愿。对他开示:‘在家修道不易。出家修道更难。所谓“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大事已明。更如丧考妣。”修行人还要忍人所不能忍。受人所不能受。吃人所不能吃。穿人所不能穿。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这是沙门的本分。’又为他说一首偈颂:念念莫忘生死苦。心心想脱轮回圈;虚空粉碎明佛性。通体脱落见本源。又对他开示:‘现在是末法时代。出家者多。修道者少。信佛者多。成佛者少。你既然发愿出家。必要发菩提心。作疾风中之劲烛。烈火内之精金。不可辜负出家之初衷。谨之慎之!’果舜叩头顶礼。跟我到三缘寺受沙弥戒。法名为果舜。果舜出家之后。勇猛精进。严守戒律。不懈怠、不放逸。但专一其心。参禅打坐。每次入定。往往经过一昼夜的时间而出定。在定中能知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的因果。这是很不可思议的境界。民国三十四年九月。果舜在大南沟屯的西山下。龙王庙之左。自建茅蓬。作为自修之所。落成之日。我率领果能、果佐、果植等去开光。当天夜里。有十位龙神来请皈依。我对他们说:‘汝等职列水只。受人供养。天时如此奇旱。因何不雨?’诸龙神异口同声地说:‘无玉帝敕命。小神不敢擅行降雨。’我就对他们说:‘汝等代吾奏帝释(玉皇大帝)。请求明日降雨。然后再为汝等授皈依。’第二天。果然天降大雨。解除旱灾。农民欢喜若狂。感谢神恩。唱戏为酬。人神同乐。因为果舜茅蓬开光。有此一段因缘。所以。命此茅蓬为‘龙雨茅蓬’。以志纪念。茅蓬中共有三人同修。是同村人。刘居士和杨居士。随果舜做早晚功课。诵〈大悲咒〉为主课。后来刘居士出家为僧;杨居士被征。参加八路军。参军之后。常常写信回家。以后消息突然断绝。家人十分惦念。怀疑彼不在人间。民国三十七年七月某日。果舜和高居士在茅蓬中诵〈大悲咒〉。忽然听见有人叫门的声音。开门一看。原来是杨居士回来了。他一言不发。就到屋后去了。果舜继续诵〈大悲咒〉。诵毕。到屋后去看杨居士。想问他这两年到哪儿去了?一进门。就看见一只狐狸。挟尾而逃。果舜因为持〈大悲咒〉。已具威德。狐狸无法扰乱其心。乃现原形。大概是因为杨居士在战场死了。其头脑被狐狸所噬。所以现杨居士之形来引诱。岂知果舜的定力到了不动转的程度。邪不侵正。狐狸精始知难而退。所以修道人要经得起考验。不要被境界所转。民国三十四年七月十五日。盂兰盆法会。我率领弟子。在佛前燃香。我乃发愿:‘若能活到百岁。则烧全身。供养佛陀。求无上道。’当时每个弟子。都发心愿。果舜也发愿:‘弟子果舜!若遇相当机会。愿效药王菩萨。烧全身供佛。不待百岁。’我在观察中知道他宿有此愿。所以允许他发这个愿。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十八日。果舜感觉一切无常。而佛教破产。痛不堪言。悲不忍睹。乃发心烧身。以殉教难。自备油柴。端坐其上。自焚其身。次日。村人知之。大家来看。果舜全身成灰。唯心未焚化。村人敬之。将骨灰及心埋葬于殉难之

佛教冥想顿悟的故事

处。果佐行者出家的因缘我驻锡于哈尔滨南三十里平房站三缘寺时。有一天在定中观察。知道第二天有个小孩子会来出家。第二天早上。就对弟子果能说:‘今天会有个小孩子来出家。等他来了。告诉我!’在中午时。果能到我房中。用山东腔说:‘师父!您说的那个小孩子。真的来啦!’我到前边一看。是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子。五官端正。身体强壮。是比丘相。这个男孩见到我。好像见到久别的亲人。情不自禁的哭起来。所谓‘喜极而泣’。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出家?’小孩子说:‘因为我有病(他在五岁时。能替人家治病。可是自己有病。不能治自己的病)。医生检查不出病源。束手无策。无药可治。父母非常着急。到处求医。仍不见效。有一夜里。我连作三个相同的梦。在梦中有位胖和尚。对我说:“你的病。除非到哈尔滨三缘寺去找安慈法师。跟他出家修道。即能不药而愈。否则的话。是没有希望的。”我清清楚楚地记得。所以征求父母的同意了。来到这里。请安慈法师慈悲。收我为弟子。’当时。我笑着对他说:‘你认识安慈法师吗?’他说:‘我不认识。’我说:‘既然你不认识。你怎能找到他呢?我们这里没有安慈法师。’小孩子很有信心地说:‘不会吧!刚才我进门时。就看见梦中那位胖和尚坐在那里(他用手指着弥勒菩萨)。他不会骗人的。是他教我来的。绝对不会错。’我又问他:‘你所说的梦话。有什么根据令人相信?你是不是没有衣服穿。没有饭吃。没有地方住。想来出家?’他坚定的说:‘不是的!我是受肥和尚的指示。教我来找安慈法师。只有他才能医好我的病。所以。我走了一个多月。步行一千多里。(当时日本无条件投降。东北的铁路已经不通车。)有时候。走过旅店。前边没有村庄。只好在荒地上睡觉。为赶时间。不顾一切。有一天夜里。我在草坪上睡觉。忽然有狼群。很快将我包围在中间。可是我不怕。对狼群说:‘快点离开!不然。对你们不客气。给你们个弹(手榴弹)吃。这时。狼群乖乖地走了。’这是他求法的一个小插曲。他说完经过之后。用乞求的眼光看我。我要考验他是否有诚意。于是将馒头用口嚼烂。吐在地上。对他说:‘你把它捡起来。吃下去!吃完再说

佛教爱情故事动画

。’他毫不考虑。也不嫌口水肮脏。捡起来就吞到肚中。考试及格。证明是诚心诚意来出家。于是授沙弥戒。成为一个小沙弥。他受戒(沙弥戒)之后。用功修行。勇猛学习。毫不懈怠。又不放逸。不到半年的时间。便证得五眼六通。本事很高。可以说‘神通广大’。这不是夸大之词。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当时的人。皆知小沙弥有神通。可惜他后来生出贡高我慢的心、自满的心。认为自己了不起。所以神通就不翼而飞。要显也显不出来了。我们修道人。要注意!无论有神通也好。没有神通也好。千万不要生骄傲的心。执着的心。更不可自我宣传。自卖广告。要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去精进。勤加修持。才能得到真功夫。千万不可在皮毛上用功夫。听到什么音声。看到什么境界。便认为了不起。要晓得那离真道还有十万八千里!宣化老禅师出家的因缘【编按】:宣公上人是吉林省双城人氏。俗姓白。父富海公。一生勤俭治家。务农为业。母胡太夫人。生前茹素念佛。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好善乐施。有求必应。认为‘为善最乐’。乡里称赞不已。称为活菩萨。于戊午年三月十六日。在夜间。太夫人梦见阿弥陀佛降临。身放金光。照耀世界。震动天地。惊醒之后。异香扑鼻。香味非常。清澈肺腑。真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不久。宣公降生人间。连哭三天三夜而止。盖觉娑婆世界之苦不堪忍受所以。今将宣公上人自述出家的因缘。摘录如下:我在十二岁以前。脾气很倔强。倔强到什么程度呢?凡是有人惹我的时候。就会哭。一哭起来。就没有完的时候。父母的话也不听。非常任性。有时候不吃不喝。拼命地哭。令父母也没有办法。当时的想法。知道父母非常疼爱我。我若是不吃东西。父母的心会软。会向我投降。我那时就是这么样的不孝。不体会父母的辛苦。现在想起来。实在不应该这么样不乖。有一次。邻居的小孩子来到我家。那时。我刚会爬。他也是在爬的阶段。我们在炕上爬。看谁爬得快!我爬到前头。不料他用嘴来咬我的脚。愚笨的我。不知反抗。只知大哭。现在想起来真可笑!在十一岁那年。和同村的小朋友到郊外去玩。发现一个婴儿的尸体。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事情。认为小孩子在睡觉。但叫也叫不醒。看他眼睛闭着。又不喘气。我莫名其妙。所以回家问母亲:‘为什么小孩子在郊外睡觉呢?’母亲说:‘那小孩子死了。’我又问:‘为什么会死呢?怎么样才不会死?’当时。有位亲戚便说:‘要想不死。除非出家修道。才能不死。’那时候。我对死很怕。也就是不愿意死。又觉得生生死死没有意思。遂起了出家的念头。修道才能了生脱死。有一天。我对母亲说:‘我想出家修行。不知妈妈同不同意?’母亲说:‘出家是好事。我不能拦阻你。可是等我死后。你再出家也不迟。’母亲已经许可我出家。我心中非常高兴。但是不能即刻出家。当时的我。反省过去做了不知孝顺父母的事。惹父母操心。费了很多精神。怎样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左想右想。想出一个笨法子──向父母叩头。表示忏悔。遂决定发这个心愿。当我开始给父母叩头的时候。父母吓了一跳。便问:‘为什么要叩头?’我说:‘因为我以前不知孝顺父母。惹父母生气。现在知道不对了。所以从今天开始。向父母叩头。’父亲说:‘既然知道过错。能改就可以啦!不必再叩头。’我说:‘孩儿的个性一向倔强。说出的话。一定要做到。’父母亲知道我的脾气。不再说什么。默许我的愿心。接受我每天早晚叩头。从此以后。每天清早起来(家人在睡觉时)。就到院中向父亲三叩头。向母亲三叩头。每天晚间。家人上炕睡觉之后。就到院中向父母各叩三个头。叩了一个时期。感觉不够。又向天地叩头。当时不知有天主、地主、人主等名词。只知有天、地、君、亲、师。所以每天早晚。给天叩三个头。给地叩三个头。给国家元首叩三个头。给父亲叩三个头。给母亲叩三个头。给未来老师叩三个头。这样的叩头。经过一段时期。感觉还不够。又增加给天下大孝人叩头。给天下大善人叩头。给天下大贤人叩头。给天下大圣人叩头。以后又增加给全世界所有的好人叩头。也给全世界所有的坏人叩头。乃对天叩头。向天祷告。希望大恶大坏的人。改恶迁善。统统成为好人。这样的增加下去。最后增加到八百三十个头。每次要叩两个半小时的头。早晚两次。需要五小时。我在院中。无论刮风下雨。照叩不误。就是在冬天下雪。也是在院中叩头。用我的愚诚来叩头。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样叩了几年。母亲往生。我在母亲墓上守孝三年。仍然在叩头。出家之后。开始研究经典。觉得佛经是世界上最完善的经典。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经典。其他宗教的经典。简直是望尘莫及。我在未出家之前。参加各种宗教的活动。曾经参加天主教的弥撒仪式。基督教的安息会。还赴旁门左道的法会。总而言之。到处寻觅了生脱死的方法。到最后很失望。找不到根本解决的方法。各宗教的教义。都不彻底、不究竟。但是发现天主教和基督教。普遍令一般人所接受。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新约》和《旧约》。翻译成各国文字。义理浅显。容易明了。佛教的教义。虽然很圆满。但是文字太深。非一般人所能明了。所以信仰的人很少。当时。我发了一个空愿。决心将三藏十二部经典译为白话文。再翻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可是我不懂世界语言。也没有机会学习。也没有这种智慧。不知能否实现呢?一九六二年。我来到美国弘扬佛法。到机缘成熟时。美国弟子们。便开始翻译经典。完成我的志愿。经过多年的努力。翻译的成绩颇佳。可是离目标尚有一段距离。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努力工作。从事这种使命乃是神圣的、清高的、无上的。把三藏全译成英文。功德无量。今天有位弟子发愿。拟将佛经译成英文。让我想起往日所发的愿。盼望我的弟子。大家同心协力。来完成我所发的愿力!【编按】:宣公上人在南华寺亲近虚老的时候。蒙老和尚重视。特委要职。受命为南华戒律学院学监。不久转为教务主任。在传戒时。为尊证阿阇梨。以后虚老将‘沩仰宗法脉’传上人。成为沩仰宗第九代接法人。为续佛慧命。上人从香港来到美国。极力提倡‘禅、净、教’三修的法门。打破门户之见。规劝弟子们天天要坐禅。天天要念佛。天天要研究经典。三管齐下。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上人有超人的智慧。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讲经说法。事前不拟草稿。观机逗教。因时、因地、因事、因人而说。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说出来义理圆融。所谓‘辩才无碍’。令人叹为观止。上人讲《华严经》时。能闭目诵经文。一字不错。笔者认为未曾有。亲目所见。亲耳所闻。所以衷心地敬佩。在上人座下的弟子。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对上人的德望学识。佩服得五体投地。上人教导有方。弟子们循规蹈矩。认真修行。遵守佛制。时时搭衣、日中一食、夜不倒单。可以说。现在找不到第二个地方;所以万佛圣城是世界的佛教中心。对所有佛弟子有不可思议的启迪作用。上人于一九六二年。来美之后。成立中美佛教总会(法界佛教总会的前身)。又成立四大道场:万佛圣城、三藩市的金山圣寺、洛杉矶的金轮圣寺、西雅图的金峰圣寺。为培养弘法的人材。特在万佛圣城设立法界佛教大学、培德中学、育良小学。为使佛经流通于全世界。所以成立国际译经学院。现在有许多僧尼、居士。埋头苦干。把佛经翻译为英文。已出版六十余部经典。均获各界好评。在上人德高望重之号

妙吉祥佛教故事

召下。有华籍、美籍、英籍、意籍、越南籍等青年男女。纷纷皈依受具、出家修道。其中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及学士学位者。放下前程似锦的生活。入佛门求证真理。有的修苦行打饿七。或二十一日禁食。或三十六日禁食。或七十二日禁食。这种苦行在美国佛教史是空前的壮举。希有之至!恒实和恒朝两位法师。为祈祷世界和平。发愿三步一拜。二年六个月。从未间断。风雨不误。身体力行。做一切佛教徒之榜样。这种学菩萨道。为人忘我的精神。皆是效法上人而受他高蹈懿行所感动。殊值钦佩!虚云老和尚出家的因缘虚老是湖南省湘乡人氏。俗姓箫。父玉堂公。曾任福建省泉州府知府之职。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年逾四十。膝下无子。夫妇到城外观音古寺求子。心诚则有感应。回府之后。夫人果然怀孕。十月期满。夫妇同梦一位老者。长须青袍。头顶观音。跨虎而来。惊醒。胎儿降生。乃是一个肉团(八地菩萨。才有此境界)。母惊吓而气绝。翌日。来了一位卖药的老翁。用刀将肉团割开。内里有一男婴。由庶母抚育。虚老因为有善根。不欢喜读儒家的书籍。对功名视为浮云。可是对佛经颇有兴趣。所以在年少就萌起出家修道的念头。有一次。逃到福州鼓山拟出家。被家人找回。其父遣之回湖南老家去。请二叔严加管教。杜绝其出家之念。虚老是独生子。三叔很早就往生。没有儿子。所以就成为‘一支两不绝’的继承人。按照当时的风俗。可以娶两个太太。一个是父母的媳妇。一个是叔父的媳妇。使两支都有后代。可以延续香烟。这是一举两得的事。一般人求之不得。可是虚老认为是苦恼事。为传宗接代的使命。奉父叔之命。在十八岁时。和田氏及谭氏二女。同时举行结婚仪式。这二女都是名门闺秀。深明大义。结婚之夜。虚老向二女约法三章。有夫妻之名。无夫妻之实。保持童真之体。三人同居。互不侵犯。相安无事。次年。虚老决心出家修道。征求二女同意(此二女后来出家为尼)。偷偷离开温暖的家。来到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妙莲长老为师。名演彻。号德清。虚老深恐被家人再找到。所以在深山岩下修苦行。饥时吃松子和草叶。渴时喝山涧之溪水。这种苦行。非一般人所能修持的。所谓:‘穿人所不能穿。吃人所不能吃。忍人所不能忍。受人所不能受。’面临种种考验。而他受之泰然。不但不觉得痛苦。反而感觉快乐。三年之后。为了亲近善知识。为了研究佛法。于是到处参方。凡有高僧大德所在之处。无论千山万水。也挡不住他求道的心。跋山涉水去亲近善知识。得到法益。在参方的期间。处处受到歧视。可是虚老本着坚忍不拔的意志。为求法而忘己。虽然经过多次的挫折。也不灰心。不变初衷。勇猛向前。精进学习。这种精神。使人钦佩。令人效法。后来。为报母恩。发心三步一拜。从普陀山拜向五台山。三年的时间。完成志愿。功德圆满。以下述虚老在三步一拜。发生感应道交的小故事。虚老拜到黄河岸的时候。正逢天降大雪。三天三夜下得不停。他住在小草棚中。又饥又寒。已经失去身体的知觉。不省人事。醒来时。发现有一个乞丐为他做饭。吃了之后。恢复元气。于是继续朝拜五台山。后来到五台山。才知道这个乞丐原来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虚老在九华山住茅棚的时候。听说扬州高旻寺打八个禅七。就去参加。从九华山沿着江而行。当时正逢大雨季节。江水泛滥。水漫路面。不慎失足。掉落水中。漂流二十四小时之久。流到采石矶的附近时。被打鱼的网打上来。

人外有人的佛教故事

这个时候。虚老已经奄奄一息。渔夫通知附近宝积寺。抬回寺中。而被救活。可是七孔流血。病况十分严重。休息数日。为法忘躯。所以将生死置于度外。仍然到高旻寺参加禅七。不改变初衷。高旻寺的规矩非常严格。执行非常认真。如果有犯规。即打香板。毫不客气。主持月朗禅师。请他代职。虚老不答应;遂按规矩打香板。虚老接受不语。但经责打之后。他的病势加重。血流不止。病况危殆。有人在想:‘虚老这么样用功修道。为什么护法神不护持?还让他掉在水里?’其实。还是护法神在护持。不然的话。渔夫怎会用网把他打上来?所以在冥冥之中。都有佑护。这也是生死的考验。看他遭受这次的灾难。有什么感想?是不是生了退道心?‘啊!我修行多年。又读经。又拜忏。又燃指。又住茅棚。种种的苦行。我都认真去修。为什么一点感应也没有?算了吧!我不修行啦!我要还俗。过五欲的生活。’如果这样一想。就不会做禅宗五宗之祖师了。高旻寺的规矩最认真。彼此不准讲话。就是同住之人。互相不知姓名。虚老在禅堂里很守规矩。虽然病得很厉害。仍然只字不提。也不说出落水被救的事。只是一心一意参禅。二十天后。病况好转。此乃蒙佛菩萨之加被矣!有一天。采石矶宝积寺住持德岸法师。来到高旻寺。发现虚老在凳上端然正坐。容光焕发。大为惊悦。于是乎将虚老落水被救的事。向大众宣布。众人皆钦叹不已。禅堂内职。不令虚老轮值。至此。能一心参禅。直至一念不生的境地。在第八个七的第三天晚上。开静时。当值斟开水。不慎将开水溅在虚老手上。茶杯掉地。杯碎之声。闻而开悟(明朝时紫柏禅师闻碗碎声而开悟)。乃说偈曰: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歇。又说: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开悟之后。离开高旻寺。更努力精进。云游四

佛教故事布施宽容

方。勤访善知识。后来到云南。重修鸡足山的寺院。因为经费不足。所以到南洋去募款。搭船到新加坡。在船上患病。下船后。因为没有护照。英国人认为是传染病。送到传染病院;也就是说。就在该处等死。后来才被送到极乐寺闭关。不久病愈。又到泰国去募款。在某寺挂单。入定九天。似死而非死。惊动泰京(曼谷)。上自国王大臣。下至老百姓。都来皈依虚老。信徒供养。布施钜金。汇回云南。作为建寺之需。一九四七年春。南华寺传戒。我才和虚老第一次见面。现在还记得。当传完戒之后。虚老受点刺激。喉咙发炎。不能说话。当时不便详问。经过医生的治疗。才开始慢慢痊愈。虚老一生。所受困苦艰难。真是一言难尽!我相信没有任何人能够经得起这种的折磨。他老人家在这一世纪中。自度度他。自利利他。许多出神入化、祥瑞之事。不胜枚举。今天简单向各位介绍虚老一生的事迹。希望各位学习他老人家忍苦耐劳的精神。现在的出家人。坐了几天的禅。就想有感应。就想开悟得大智慧。这未免贪心太大了。虚老一生之中。舍生忘死。才把本来面目认识清楚。我们受了什么苦?做了什么功德?就妄想开悟。简直是幼稚的想法。修道人。要志不退。愿不退。行不退。一心一意向前精进。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管成就如何。只要发菩提心。努力修行。不要有所企图。什么五眼六通?什么神通妙用?这不是修行所究竟的成果。切记!不要一天到晚。想神通。想开悟。那是修道的绊脚石。

 

原文出处:http://www.xuefo.com/nr/article24/236889.html

以上是关于「出家」几位法师出家的因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出家」几位法师出家的因缘;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148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