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非何必争人我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是非何必争人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是非何必争人我

佛教-是非何必争人我
佛教故事:是非何必争人我
星云大师
昭化道简禅师追随云居道膺禅师学道很久,虽已得到老师的印可,仍继续留在云居山分担寺务,因其戒腊最高,人称堂中首座。
道膺和尚将圆寂时,侍者请示说:「老师,有谁可以继嗣您的法脉?」
禅师回答:「堂中简首座也。」侍者没有听懂,误以为是从堂中拣选,就与众僧商议,推举其他人为堂主。
当时昭化禅师已经密承师命,并无谦让推辞的意思,当仁不让的就持具登上方丈法座,开堂说法。其他人等心生不满,昭化禅师知道后,毅然下山离开。
当天晚上,山神号泣,声贯如雷。
佛教度人故事
大众这时才知道犯了大错,赶紧连夜赶路,追回昭化禅师,向他忏悔罪过,祈求禅师归院领众。此时山神又连声欢呼:「和尚
佛教故事大全小视频
回来了!和尚回来了!」
有位学僧向昭化禅师问:「维摩居士就是金粟如来吗?」
昭化禅师答:「是的!」
学僧疑惑地问:「既然维摩诘居士就是金粟如来,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时,已是如来的维摩诘,还要来听法呢?」
昭化禅师大喝说:
魔幻化成马夫佛教故事
「因为他不争人我!」
「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成圣者也是「佛佛道同,光光无碍」。金粟如来到佛陀处听法,无非是为了弘法、护法、兴盛法场,并没有你我、大小之分。一般人因为我执未破,所以才有你我、男女、好坏、高低的分别相。
学禅,要学心里的富贵,对
赵一澄佛教小故事
于世间上的功名富贵,荣辱毁誉,不要太认真,要「提得起,放得下」,才能有开阔的人生。尤其在大众中,要树立慈悲、道德、忍辱、牺牲的道风,在生活中不争人我,才不失修道者的形象。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4118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是非何必争人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是非何必争人我;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1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