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阿难生生世世护持世尊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阿难生生世世护持世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阿难生生世世护持世尊

文化-阿难生生世世护持世尊
阿难生生世世护持世尊
发愿度众生,此时就应照顾好身、语、意业,结好众生缘。凡事都要多用心!
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欢喜或满腹烦恼,需看过去是否和对方结了好缘。有所付出,彼此互相关怀、互相照顾,即是好因缘。佛陀常常教导弟子要时时与人结好缘,曾讲述了一段他与阿难的往昔因缘,希望弟子重视因缘,多结善缘。
在久远劫前,有一位老师父带着一群年少沙弥在一间古寺里修行。他的教法很严厉,严格要求沙弥要精进用功,勿自我放纵、浪费时光。
老师父常对小沙弥们说:「大家要精进用功,不管是行、住、坐、卧,一定不离经文。哪怕是在外托钵,走在
佛教劝人少发脾气的故事
路上也同样要
佛教故事视频电影大全
时时背诵经文。」
其中有一位小
有没有关于佛教的爱情故事
沙弥,他谨记老师父的教法、依言奉行。有一天,他托钵出门乞食
佛教故事白蝴蝶
,眼睛专注地看着钵,直直地向前走,口里朗朗地背诵经文。
那时,有一位长者看见他,打开大门要让他进去,可是由于小沙弥背诵得很入神,而忘记了要托钵,一户户地走过去。
长者看到小沙弥从他家门口经过,嘴里还一直念诵经文,没有注意到周围的情形,觉得这位沙弥很可爱!他就向前叫道:「来,来!这位年轻的沙弥,你的钵还是空的,怎么走过我家门口而不进来呢?」
小沙弥说:「长者,我太专心背诵经文了,所以走过头而不自知!」
长者又问:「你为何这么专心,乃至于对周围的环境都没有感觉呢?」
小沙弥说:「我师父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教我们要守住一念心,不能放纵,要时时精进。所以我们每天都要背诵很多经文,而且要背会才可以回去。」
长者就说:「你这么用功精进,不如以后每天都来我家,我供给你满钵的食物,那你就不用再费心沿路托钵了。」
从那开始,日日、月月、年年,都是由长者供给他基本的生活所需,让他无后顾之忧的修行。年轻的沙弥很感恩,更加专心精进、深入经藏。
佛陀说完这个 故事 ,告诉弟子:「当时的沙弥就是我,而那位长者就是现在的阿难。阿难生生世世都护持我,我则引导阿难入正知见,这都是因为过去种种好因缘的结果啊!」
人与人间的相处,有「因」必有「缘」。有了因缘,才有互相对待的结果和彼此感受的回报,这是日常生活中不曾远离的。人无法离群索居,人群中要相互依存才能生活,所以要「安处于群众」,需与人结好缘。
释迦牟尼佛离开皇宫到处参访、求道时,虽然有一段时间是在苦行林静修,但是他成道之后,为了教化众生,还是必须回归人群。所以修行不能离开人群。
总之,与人结好缘,将来有朝一日有所成就,才有办法、能力及因缘度化众生。所以善缘是很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语默动静都需很用心、谨慎,比如说话,要为对方设想,说了这句话会让对方安心,或是让他烦心?不要逞一时之「口快」而去伤人,让人起烦恼,那就结了恶缘。恶缘不只在今生会有障碍,让对方心中产生怨恨;即使来生来世也会变成障碍,阻碍我们的道心、道行。
中国佛教故事网 佛教经典故事 因果报应故事 感应故事 智慧故事
恭请十方善信转载、分享功德无量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41698.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阿难生生世世护持世尊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阿难生生世世护持世尊;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13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