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调服修行中瞋忿之心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如何调服修行中瞋忿之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如何调服修行中瞋忿之心
如何调服修行中瞋忿之心
佛世时,比丘们也要遵循生活规律,作息整齐,也要有人负责叫唤大家起身,人人轮流担任此一职司。比丘们精进修行,一天之中,什么
佛教中有什么故事写怨憎会
时刻做什么事都有规则,到了晚间,大家还要背诵佛陀今天的教育。因为佛世时不像现在有计算机,人人手中一本簿子、一支笔可做笔记,完全是靠记忆覆诵佛陀每天所说的教法。
有的人比较用功,到了中夜,也就是接近凌晨的十一、二点,才去睡眠休息,直到负责叫唤的比丘开始叫唤,听到叫声就醒来了,赶紧再用功复习昨天的法,那时候没有时钟,都是凭经验靠感觉。有一位发心随佛出家的比丘,出家不久就轮到此一职务
佛教释迦牟尼的故事
,他无法拿捏准确的时间,不论初夜、中夜、后夜,只要他醒了就开始叫唤,乱了大众的作息,到了白天听佛陀说法,难免精神不济。
一天早上,大家实在筋疲力倦,心里就起了忿怒,聚在一起议论纷纷。经佛陀询问,比丘们就向佛陀报告,新来的比丘乱了时分,令大家作息紊乱,没有精神听法。
佛陀微笑地说起过去的因缘,在久远以前,有一个婆罗门修行团体,团体中的婆罗门教师颇有名望,带领五百位学生修行,他们的生活作息就依照团体所饲养的一只公鸡鸣啼而始。然而有一天,这只鸡往生了,学生们无法早起,团体的生活就乱了次序。
有一位学生在坟冢间发现一只公鸡,就将它带回,饲养在原本的鸡笼里,期望它如先前的公鸡一样,准时啼叫。但是这只公鸡无法分别时间,无论白天、晚上,想
佛教中观世音的故事
叫就叫,恼乱了这群学生,使他们白天没有精神听讲。后来,它又在胡乱啼叫的时候,就被其中一位学生扭断脖子往生了。
婆罗门教师听到学生諠哗,走出来一探究竟,得知事情始末后叹道:“这只鸡生长在坟冢间,没有受过豢养与训练,所以它不知道何时该啼、何时不该啼,竟然因此而死。”感叹学生因为无法压制恚怒之心,就这么杀死了无辜的鸡。
佛陀说,当时的婆罗门教师就是自己,五百位学生就是现在的五百比丘,那位不按时叫唤的比丘则是那只被杀死的鸡。这位比丘才刚来到僧团,还没受过丛林团体的教育,不知道规矩;大家如今也因为他
佛教故事来处不易
的不知规矩乱了生活秩序,心生嗔忿。
大家学佛,发心修行,必定要制伏嗔忿的心念,要以爱相处,相互教育。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4178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如何调服修行中瞋忿之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如何调服修行中瞋忿之心;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1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