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花开见禅 花不开也见禅

  • 佛教故事-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3-05 05:1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花开见禅 花不开也见禅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花开见禅 花不开也见禅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花开见禅 花不开也见禅

花开见禅 花不开也见禅


人对事物的认知有三个境界。要想提升生活的境界,就要先提升认知的境界。
桂琛禅师去参访玄沙禅师。
玄沙问:“三界唯心,你是怎么体会的?”
桂琛指着椅子,问:“

藏族佛教故事藏语版

你叫这个是什么?”
玄沙回答:“椅子。”
桂琛说:“

禅意佛教故事

那你还没有领会三界唯心的真义。”
玄沙于是改口说:“我叫它作竹木,那你叫它什么?”
桂琛说:“我也叫它竹木。”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最初仅止于表象或名相,譬如说那是“椅子”或“床铺”,这是第一境界。但椅子和床铺即使外观、功能有别,却都是“竹木”所造,能看出事物表象背后的共通本质,是认知的第二个境界。
六祖慧能在抵达法印寺时,正值黄昏时刻。晚风习习,吹动着寺里的一刹幡。他听到两个和尚在争论:
一个和尚说是“幡在动”,另一个却说是“风在动”,彼此争论不休。
慧能说:“能不能让我这个俗人参加两位

佛教比道教高深的故事是什么

的高论?我觉得这既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风吹幡动,说“幡在动”,这是只看到表象,是认知的第一境界。但不只幡动,附近的柳枝也在动,说“风在动”,点出它们共通的原因,是认知的第二境界。但归根究底,看到幡动、柳枝动,知道风在动,都来自心的观照,也就是“心在动”,这是认知的第三境界,也是认知的最终本质,所谓“三界唯心”是也。
不同的认知境界,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解释,更进而左右我们的应对和处理方式。当你觉得不对劲,而想要有所改变时,如果你认为那是“幡在动”,那你就会想去改变幡;如果你认为那是“风在动”,那你就会尝试去改变风向;如果你认为

佛教民间小故事大全

那是“心在动”,那你就必须去改变你的心。
禅,直指本心,告诉我们应该认识什么、知道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0/23/341815.html

以上是关于花开见禅 花不开也见禅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花开见禅 花不开也见禅;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gus/11291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